第六届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俄罗斯经济论坛开幕式与主旨演讲
来源:俄罗斯与世界观察
转载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uAlg4-UHGh_nyYr7wW0ow
开幕式
开幕式由俄罗斯经济论坛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院长、俄罗斯研究中心曲文轶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潘靓书记作为主办方代表致辞。他首先热烈欢迎各位嘉宾莅临参会,希望专家学者能继续支持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及俄罗斯欧亚研究院,并一如既往关心和帮助俄罗斯经济论坛。主办方也将与各位专家学者保持长久联系,为与会者搭建长期交流与互动的平台。最后,他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院长、俄罗斯研究中心曲文轶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潘靓书记
主旨演讲环节
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研究员主持。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唐朱昌教授以《俄罗斯金砖支付系统的约束与选择》为题,分析了当前制裁背景下金砖支付体系存在的合理性与后续推行面临的难题。唐教授从俄罗斯“金砖支付系统”构想入手,认为金砖支付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现行国际金融架构,以金砖国家规模经济为依托,创建了替代支付结算机制,构建公平和无歧视、透明和去中心化、共同管理和监管、可直接跨境交易的数字货币或稳定的代币,而无需改变成员国货币政策。在此基础上,确保成员国货币主权基础上的跨境结算系统,以期减少对美元和SWIFT系统的依赖。然而,金砖支付系统不同于创建单一主权国家范围内的结算平台或结算机制,其面对来自成员国的多种政治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约束。金砖支付系统成员国利益诉求约束方面,则包含对金砖支付体系需求的迫切度差异、已有支付系统与金砖国家支付系统的重叠问题、成员国通货膨胀水平差异大、没有统一的货币锚四个因素。金砖国家应选择加强协调与合作、强化金砖支付体系运行的基础设施、培育市场并扩大市场深度和广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唐朱昌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建民研究员以《美俄经贸快速增长下的隐忧及其应对》为题作报告。李建民研究员分析了制裁下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当前中俄经贸合作成为支持俄罗斯战时经济的重要支柱,在高科技产品、工业供应、油气能源等多领域为俄提供替代性解决方案。俄乌冲突下中俄经贸态势向好,但仍受到一定挑战,随着俄罗斯市场空白的补齐、中俄经贸依赖有所降温,逐步回归贸易正常化,中俄面临新的合作转型。在此过程中,美俄关系回暖,美国对俄罗斯政策调整,如部分结束对俄制裁、恢复贸易往来、推动双方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将改变中国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地位,为中俄合作带来影响,特别是能源、技术、北极、本币结算、工业品供应,以及物流运输领域的合作。最后,从完善内部发展、多元化合作以及增强互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解决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建民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院长、俄罗斯研究中心曲文轶教授以《国有化:俄罗斯战时经济动员与治理转型》为题目作报告。她首先解释了战时经济、国有化、私有化、去私有化和废除私有化概念,然后描述了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的国有化现象。国有化根本原因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经济动员与治理转型。国有化行动是特别军事行动的伴生现象,确保军工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稳定的需求推动多个国防工业综合体及其配套企业收归国有,而一些违法和涉腐企业(资产)的国有化有利于国家集中资源并支持战争的需要。部分企业收归国有后再分配给特别军事行动的参与者与赞助者,确保了政治忠诚。冲突也成为俄经济政策调整的契机,国有制再次扩张,既是对市场化转型初期私有化的反动,也折射了俄文化中对于私有制的深刻的不信任。国有化为强化政府控制、推行军事凯恩斯主义奠定了产权基础,为维持高压下的经济稳定发挥了积极效用,与此同时,形成的法律困境也削弱了俄经济长期发展的制度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院长、俄罗斯研究中心曲文轶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研究员对主旨发言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发言内容非常精彩、丰富,也从不同层面引发大家的思考。关于俄罗斯在冲突与制裁高压下的经济韧性,他认为主要指的是俄罗斯经济适应性很强,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支撑因素:一是通过国家刺激军工企业发展,机器制造业增速快,带动了其他部门发展;二是刺激了国内消费增加,以及人民收入增加;三是能源产品价格稳定,特别是战争第一年油气价格高企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为稳定经济奠定了较为有利的基础。然而俄罗斯经济也面临结构性挑战、军工消耗过多,人力短缺,以及通货膨胀难以控制等难题。因此,要客观全面看待俄罗斯战时经济表现,看到俄罗斯经济韧性与脆弱性共存的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研究员
文稿|贾鹏悦
审核|曲文轶
编辑|杨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