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青松接受南方周末采访 评俄乌谈判倡议
来源:俄罗斯与世界观察
转载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X_KnTx3KUdg181lBlCZ_w
5月15日,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万青松接受南方周末采访,评俄乌谈判倡议。
“伊斯坦布尔2.0”:土耳其斡旋下的俄乌谈判
这场隔空喊话迅速成为国际焦点,也被外界称为“伊斯坦布尔2.0”谈判。但看似乐观的外交辞令背后,是双方在停火条件、战略诉求与国际博弈中的激烈角力。
从克里姆林宫到基辅,从华盛顿到布鲁塞尔,各方围绕停火条件、谈判议程与地缘利益的博弈,“都还没有准备好”,和平前景仍然成谜。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4日,在乌克兰南部梅利托波尔市,一名女性走过一处遭军事打击后的市场。(视觉中国/图)
一场隔空喊话,迅速成为国际焦点。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1日凌晨,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提议于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重启俄乌直接谈判。他强调“不设任何先决条件”,目标直指“消除冲突根源,建立历史性和平”。
数小时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已准备好接受任何形式的谈判”,并表示将亲自前往土耳其“等候普京”。
5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透露,即将举行的俄乌会谈中,包括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内的美国代表也将前往。
距2022年俄乌伊斯坦布尔直接谈判已经过去3年,这场隔空喊话也被外界称为“伊斯坦布尔2.0”谈判。但看似乐观的外交辞令背后,是双方在停火条件、战略诉求与国际博弈中的激烈角力。
不少受访专家学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克里姆林宫到基辅,从华盛顿到布鲁塞尔,各方围绕停火条件、谈判议程与地缘利益的博弈,“都还没有准备好”,和平前景仍然成谜。
倡议,“不设任何条件”背后
这一倡议的提出时机耐人寻味。
此前一天5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等欧洲四国领导人联合泽连斯基向俄方施压,要求其接受“5月12日起实施30天无条件停火”,否则将面临“大规模制裁升级”。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指西方意图:“30天停火只是为乌克兰重整军备争取时间。”
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全面升级以来,俄罗斯多次提出谈判意愿,但始终以乌克兰承认俄对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的主权、承诺“中立化”等为条件。
然而,此次普京的提议却罕见地放弃了预设门槛。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这一决定展现了俄方“对和平的真心实意”。
“俄方所谓的‘无条件’背后,核心条件并未改变。”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万青松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即便开启谈判,俄方也可能进一步提出要求,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