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润宇接受《新民晚报》采访,评特朗普对俄发出的“最后通牒”
来源:新民晚报
转载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journal/getMobileArticle.htm?id=451327
特朗普称把俄乌达成协议期限缩短为10天
美国“最后通牒”能唬住俄罗斯吗?
充满期待却又百般无奈,这似乎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前的心态。眼看俄乌局势未朝预期推进,放出大话的特朗普有点急了。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9日称,他把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的最后期限设定为10天,从当天开始计算。如果俄方没有就此取得进展,将面临美国新的制裁。
在专家看来,特朗普的最新表态体现他的焦虑,制裁升级对俄不会有实质伤害,更无益于俄乌冲突的解决。
美为何又急了
本月14日,特朗普曾威胁称,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50天内没有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28日,在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会晤前,他对在场记者表示,对俄总统普京“十分失望”,考虑缩短此前设置的50天内的期限,并称“没有理由再等下去了……我们根本看不到任何进展”。
半个月来,特朗普多次表态又多次修改。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学者郑润宇认为,特朗普以及西方世界面对俄乌冲突时,始终停留在短视的战术层面,没有稳定的战略思考,不考虑安全的整体性,不寻求解决问题根源。“美方的推动更多浮于表面,尤其是忽视各方整体利益的‘无条件停火方案’,显示出对国际安全极不负责的态度。”
俄方“无所畏惧”
一边是特朗普的焦虑,另一边则是俄罗斯展现出更大的耐心。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特别军事行动正在进行中,俄罗斯仍致力于通过和平进程解决乌克兰危机,并在这一进程中维护自身利益。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特朗普在和俄罗斯玩“最后通牒”的游戏,每次“最后通牒”都是一种威胁,是迈向战争的一步。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也表示,用“最后通牒”的语言与俄罗斯对话毫无用处且适得其反,美国的呼吁或威胁应该针对的是乌克兰。
郑润宇指出,美方威胁对俄影响极其有限,制裁倒是可能误伤友邦,对国际经济产生消极影响,最后令美国自身遭到反噬。
另一方面,俄罗斯早已做好长期应对当前局势的准备。对于特朗普的施压,俄方政界和学界整体反应显得“无所谓”。
和平目标还远
值得注意的是,乌军近来的失利和乌政局变化打乱了特朗普的计划。
郑润宇分析,特朗普原先设置的50天方案,是预计俄罗斯夏季攻势结束,俄乌激烈冲突可能告一段落,美国再介入。从战场情况看,俄军推进速度更快,优势更加明显,而乌克兰处于非常不妙的状态。同时,近来乌克兰内部反对泽连斯基声音越来越大,一旦产生质变,可能对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特朗普因此被迫对原先的方案作出修改。”
对于俄乌局势的前景,郑润宇认为,无论特朗普持什么态度,俄乌双方恐仍将延续消耗战态势,短期内实现和平的可能性极低。
本报记者 王佳烨
本文刊于2025年7月30日新民晚报10版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