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今日欧亚”云端讲座第二期成功举办
来源:俄罗斯与世界观察
转载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FBDSIEfgGSY8cKoHVn38w
活动回顾
2025年8月27日下午,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教育部俄罗斯联合研究院、上海市一类高校智库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发起的“今日欧亚”讲座第二期以线上方式举办。本期聚焦“2025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前瞻”主题,邀请上合组织研究领域的四位优秀中青年专家分享研究成果,吸引了来自校内外的90余名听众线上参与。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万青松主持。
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曾向红教授担任本期讲座主讲人,他指出天津峰会备受各方期待,习近平主席将阐述中方对上合组织弘扬“上海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回应人民期待的新思考新主张;将宣布中方支持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合作的新举措新行动;将提出上合组织建设性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方法新路径,这“六新”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议题。随后,他重点分析了上合组织未来发展需要把握的“四对关系”:一是“内外关系”,既要协调内部成员间的分歧,也要应对域外大国的战略压力;二是“大小关系”,既需平衡大国影响力与小国利益诉求,又要避免地区力量失衡;三是“左右关系”,推动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金砖机制等协同发展,形成多边合作合力;四是“前后关系”,总结25年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未来定位与发展方向。
与谈环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副所长韩璐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上合组织24年的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国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不断丰富合作理念,构建上合组织价值体系;二是推动组织机制和制度建设,确保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三是做好战略规划,引领上合组织发展方向;四是促进安全、经济、人文合作,确保上合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自2024年接任轮值主席国以来,中国举办了百余场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的工作口号,为地区国家稳定和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天津峰会必将是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盛会,将树立上合组织发展进程中新的里程碑。
华东师范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姚远梅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印度总理莫迪出席天津峰会将是重要看点之一,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印度宣布莫迪总理来华参会的时间节点,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增加25%对印关税(共达50%)的时间高度一致;二是莫迪总理8月29-30日先去日本访问,而后来华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并且准备借此与多个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三是这是时隔7年与中印边境对峙后莫迪总理访华,并在访华前表示中印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因此,从上合组织自身发展、中印关系、美国关税战、二战历史认知、印度崛起等不同角度来看,莫迪总理此次来访值得关注。
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合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崔珩老师提出,上合组织通过扩员为其赋予非西方国家代表的生态位,这是上合组织今天仍具强大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未来进一步巩固上合组织独特的生态位是强化其影响力的关键。然而,内外环境变化以及欧亚大陆层出不穷的多边国际机制的竞争,对于上合组织的生态位构成挑战,要求上合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组织定位并且加强机制建设。
点评环节,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副研究员高度评价四位发言人的智识分享,为观察上合组织的发展进程和展望未来前景提供了不同视角和维度,他特别提出上合组织在新的地缘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发展定位问题,迫切需要学界开展深入研究。
互动环节,四位发言人还就提升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命题的能力、将上合组织放在国家总体外交和周边布局中深化认知、从印度的上合外交剖析其对外行为逻辑、新形势下上合组织未来发展场景的预测等话题交流了看法,并回答了线上听众提出的关于上合与金砖扩员的区别及其与全球南方的关系、上合与中国—中亚机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问题。至此,第二期“今日欧亚”云端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赵卢钰
编辑:李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