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Andrei Prokhorov:斯拉夫国家的历史——传统与发展
来源:华东师大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转载:https://mp.weixin.qq.com/s/kn8Y7TsbgMrDlZLlJf_ihg
10月22日下午,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历史系教授Andrei Prokhorov应邀在我院普陀校区理科大楼A416室作“斯拉夫国家的历史:传统与发展”专题讲座。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军、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贝文力主持,2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历史系教授Andrei Prokhorov作专题讲座
Andrei Prokhorov教授首先讲述了斯拉夫民族的概况,包括地理、人口、语言等方面。他指出,斯拉夫民族绝大多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国家中,但也有大量斯拉夫人散居世界各地,而且几乎所有斯拉夫语言都有自己的国家作为载体,这在欧洲政治中具有重要意义。他针对斯拉夫民族、宗教和文字的起源作了梳理。他提到,斯拉夫民族的早期历史缺乏明确记载,现有研究多表明其可能原居于森林地带并向其他地区广泛迁徙。基督教对斯拉夫世界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深刻影响着斯拉夫民族的文化与政治格局。
Andrei Prokhorov教授分别介绍了基辅罗斯、莫斯科公国、波兰、立陶宛大公国、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等斯拉夫政权的兴衰演变及其在斯拉夫历史中的地位。他强调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文明的摇篮,奠定了后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文化与政治基础。莫斯科公国则通过继承东正教传统与对抗蒙古统治,逐步崛起为俄罗斯帝国的核心。而波兰与立陶宛大公国的联合体现了西斯拉夫与波罗的海地区的复杂互动,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则在巴尔干地区延续了南斯拉夫的东正教传统与帝国博弈中的自主追求。
Andrei Prokhorov教授认为,对于许多年轻的斯拉夫国家(如白俄罗斯、斯洛伐克、北马其顿等)而言,一个核心挑战是构建清晰的国家身份和历史叙事。它们常常面临“农民民族”或“缺乏持久政治精英”等刻板印象的困扰,并需要在复杂的历史遗产中寻找自身定位。
互动环节中,Andrei Prokhorov教授与在场师生就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关系、中国与斯拉夫国家历史和文化异同、斯拉夫国家历史对其走向现代化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交流。
文|赵卢钰
图|胡苏琳
核稿|张昕 鲁静
编辑|吴宗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