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之后的俄罗斯总统候选人之谜
冯绍雷 华东师大 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院长
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12月10日,当普京总统正式向俄罗斯媒体代表宣布:“被找寻中的这个人物已经出现”之时,两年来围绕着俄罗斯总统继任人选的种种猜测和预言终于尘埃落定。近一百多年来俄罗斯历史上最为年轻的一位总统、来自圣彼得堡的德米特里·麦德维杰夫即将走马上任。
德·麦德维杰夫是与谢尔盖·伊万诺夫一起于2005年11月被普京总统任命的两位副总理之一。从那个时候起,这位不太为外人所知晓的“来自圣彼得堡的律师”便成了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的可能的未来总统人选。事实上,这两年多来人们一直在关注着:普京总统是否会真正按照现行的宪法,坚持不再留任当“第三任总统”;以及是否会采取不同于他的前任叶利钦总统的做法,不是采取暗箱操作的做法,而是比较公开透明地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来选拔总统继承人。两年当中,围绕着总统候选人问题的争论和猜测一直不断。特别是最近的半年多来,先是在今年春夏,传出将由谢尔盖·伊万诺夫继任总统的信息;然后,则是现任总理弗拉特科夫被解职,以及9月13日突然任命年已66岁的祖布科夫担任新总理。就在这一天,笔者与各国学者们一起在莫斯科友谊宫接受谢·伊万诺夫接见、以及次日前往索契参加瓦尔达论坛受普京总统的亲自接见。从当时的气氛看,差不多祖布科夫几乎已经是被认定的总统人选。但是,现在的情势表明,人们是既出乎意料、但同时又不太出意料地回到了这一过程的起点:人们完全可以回想起,两年前的麦德维杰夫曾经是呼声最高的总统候选人之一。
回顾这一段经历,大概今后的总统选举史上多少会写上一笔:普京总统是如何在恪守法律程序的同时,又巧妙地领着人们走过这一大圈,最后还是推出了这位既是为大家有所了解,但同时又使其免遭身处舆论第一线经受风霜雨雪冲击的继任者。
麦德维杰夫之所以受到普京总统的悉心推举,是有着一系列的理由的。有不少评论认为,麦氏的入选,在于麦德维杰夫是来自圣彼得堡,而且与普京总统本人相交十七年,迄今为止的整个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政治历程,普京和麦德维杰夫几乎始终是在一起并肩战斗。我认为,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问题可能并不仅限于此。
首先,麦德维杰夫在这一次是被四个政党:也即“统一俄罗斯”、“公正俄罗斯”、“俄罗斯农业党”以及“公民力量”同时推举作为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的。按照俄罗斯评论家的观点,这四个政党两个属于“中左”,两个属于“中右”,也即基本上是代表了俄罗斯的多数舆论和民意。仅这一点就确保了总统候选人能够在第一轮就一举成功。
其次,一般认为在普京总统享有极高威望的情况下,麦德维杰夫是一个能够与之紧密合作,而不会发生任何意外的政治家。从今年春夏以来的舆论变化情况来看,麦德维杰夫远比伊万诺夫低调。当时的舆论估计,俄罗斯总统必须象伊万诺夫那样关注国家的对外战略大计,而不能象麦德维杰夫那样,言论所及仅仅是关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现在的结果表明,常识是最容易犯错误。恰恰是后者的专注守拙,避免了人们的过早的关注。事实上,有不少熟识麦德维杰夫的人认为,麦氏不失个性,他在继承普京既定方针的同时,会显示出自己的特点和意志。
更为重要的是,多年以来,麦德维杰夫始终把落实普京总统发展国内经济的四项工程作为他的主要任务,而他本人在近乎于就职演说的简短讲话中明确地表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稳定、改善生活质量、以及长期和谐发展的期望”,而为此“必须保持为人民已经接受了八年的方针的可持续性”。可见,一个不是把对外战略、或者是与西方对抗的方针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国计民生问题置于首位的政治家是能够得到民众支持的。从这两日的反映来看,不光国内右翼的反应平静,而且国外投资者也基本表示认可,连俄罗斯天然气总公司的股票也连日上升,这多少反映了民意的走势。
另外,也应该把这位俄罗斯第一、国际排行第五的大企业------俄罗斯天然气总公司的总裁就任总统视为是国内利益集团组合以及国家发展重点的一种展示。饶有意趣的是,未来的俄罗斯总统将不再是一位来自强力部门的官员,而是来自于俄罗斯最为关键的产业部门的领袖。看来,人们不能再以过去的眼光来看待未来俄罗斯的走向。特别是当麦德维杰夫还建议,在他当选之后由普京接任俄罗斯总理之时,人们又可以设想,这将是一种延续性和适度调整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