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普矛盾被夸大的背后
来源:东方早报
转载链接: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1-09/27/content_534819.htm
梅普矛盾被夸大的背后
冯绍雷 华东师范大学 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舆论越是怀疑梅普之间关系将要崩盘,越是预言梅普之间必有一争,甚至于表现出对于梅德韦杰夫的同情和支持之时,我们越是应该从相反的方面来考虑梅普‘矛盾’被故意夸大的可能性。
在梅德韦杰夫正式提名普京作为2012年总统候选人以及普京提名梅德韦杰夫担任新内阁总理的信息公布之后,一场争议多时的政治安排总算有了着落。今后少则6年多则12年的时间里,俄罗斯有可能在一个政治强人的统帅之下,朝向国家构建和复兴之路推进。因为修改后的俄罗斯宪法规定,原来四年一届的总统任期,已改为六年一任,并且规定可以连任两届。
此时细细回想最近这三四年中,梅普两人是如何在媒体众说纷纭的包围之中,就他们自己的政治前途进行复杂的计算与安排,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过去有关梅普两人政治前途的猜测和预判,事实上表明的是扑朔迷离的俄罗斯政治前景。
大概除了梅普本人以外,还没有人敢说自己已经掌握了近三四年中有关梅普政治安排过程的所有细节。迄今为止,所有事件表明的只是以下这样的几种可能性。
其一,根据过去的这三四年当中梅普两人的政治表态,可以排除曾经被预言的这样的一种可能性:梅普之间的政治歧见将无法调和,俄罗斯将面临巨大政治风险。
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每当梅普两人出现比较明显的话语差异之时,总有一些表明两人亲密政治关系的官方报道出现,以否定任何政治危机的可能性。尤其是在9月24日,梅德韦杰夫和普京两人的正式讲话中,表明了当前宣布的关于由普京担任总统候选人的安排乃是几年之前两人的商定。可见,梅普两人完全可以就最为敏感和核心的政治问题进行直接讨论和交流,并得出意见一致的结果,而且不违背两人当年的“约定”。
其二,在上述背景之下如何理解梅普之间确实存在过的对于一些重大政治问题的歧见呢?比如,对于俄罗斯政治改革问题,再比如,对于尤格斯公司事件的处理,还有对于利比亚事件的完全不同的两种反应立场。笔者认为这里也还是存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是,两人之间确实在一些重大政治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是,梅普两人完全可以通过或者是长期以来的个人私交情谊、或者是通过作为国家领导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经过协商而得出共识。而另一种情况,则是梅普两人可能并不像媒体上所渲染的如此“不同”,实际上是出于“理性考虑”的一种政治安排。
客观地说,在过去三四年中,梅德韦杰夫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普京理念的思想路线,并没有超越梅普两人同属于自由主义思想阵营这一界限。从两人的表现来看,普京比较倾向于“保守的自由主义”。普京曾经几次亲口表白,他是“自由主义者”;而2008年以后在“瓦尔代会议”上的一次表白,他明确地称自己是“保守主义者”,而梅德韦杰夫更多地强调自己属于“民主的自由主义”。
作为强国主义者、坚持保守自由主义路线的“中右”的普京,未必不能够接受梅德韦杰夫的“中左”立场,特别是当俄罗斯社会上确实存在着对于自由、民主和现代化的普遍向往和追怀,梅德韦杰夫路线的存在有可能是这一社会意向得到宣泄的通道和空间。普京深知,这一空间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有利于政局的稳定,而有所控制之下的政治争论比较符合转型中的俄罗斯社会的自然状态。从行事风格来说,普京对于不同政治思潮的接受程度可能要超出我们的想象,多年来他所从事的内部工作要求注重实际效果、减少意识形态趋向的惯性,也进一步造成了普京的思维定势。普京完全可以与一个看似意识形态立场与己有所不同,实际是自己老同事、老朋友的国家元首一起工作,他具有这样的心理基础和掌控能力。
但是,作为一个强国主义者,普京的底线则是对于政治威权和多年动乱之后稳定状态的坚定维护;同时,这也是他不愿触及若干敏感问题的背景之所在,例如,普京非常不愿意为贺德尔科夫斯基事件平反;不太同意在当下的俄罗斯推进“政治现代化”;包括对于苏联解体,普京说过,“如果有谁对此无动于衷,那是没心没肺”。事实上,正是由于普京对于强国主义立场的坚守,才使得他依然有着更高的民意拥护,多半,这种支持不光来自于精英,更多是来自于民间的政治认同。
其三,舆论越是怀疑梅普之间关系将要崩盘,越是预言梅普之间必有一争,甚至于表现出对于梅德韦杰夫的同情和支持之时,我们越是应该从相反的方面来考虑梅普“矛盾”被故意夸大的可能性。
当普京在三年多前完全有可能轻而易举地通过修宪而延续其总统任期的时候,他却坚定地推选梅德韦杰夫继任总统,应该说,他对于梅普两人未来关系的各种可能性是有着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的。苏俄历史上,在先后相继的政治领导人之间历来存在着政治反对关系的政治文化背景之下,普京也不可能不顾及这种情况是否会在自己身上重演。
在法律许可和职权范围之内,梅德韦杰夫独立性和影响力一定程度的体现,对于普京来说,有可能反而是其政治家气度显示的机会;而既然是已经同意让梅德韦杰夫成为一个行事独立的总统,普京的合理表现应该是更为放手,越是这样的表现真切,越是能够达到两人原本需要的超乎常规的密切配合的目的。包括上述若干普京本人不再愿意提及的话题,其中一些也并不排除可以通过他所认可的某些其他人,比如梅德韦杰夫,来说出或者做出普京他自己作为一个过来者有所不便或者不能够再改变的事。
从体制选择的角度来看,根本上说还是以西方为师的俄罗斯,一直在追求二元政治格局的实现,哪怕这种二元政治是人为安排的赝品。客观上说,俄罗斯并不具备西方经过几百年的磨炼而形成的二元政治体制的客观条件:俄罗斯并不存在西方式的市民社会,也不具备二元式的议会和政党制传统。但是,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来看,俄罗斯政治家深知,一种哪怕是经过安排的“中右”与“中左”立场的同时存在,甚至表现出有控制的“竞争”状态,将会有利于俄国政治形象的塑造,有利于俄罗斯接近于西方的长期努力目标。
1990年代转型以后的俄罗斯,实际上已经有过多次建立“二元政治结构”的冲动和尝试。近三四年中梅普政治立场的分歧,非常有可能不过是以往努力的一种延续而已。
以上所有分析只是为了表明,今后一段时间内,即使是普京一统天下,俄罗斯依然会经受若干超出意料的严峻挑战。但即便如此,即使起用梅德韦杰夫一类干部,普京仍有着掌控和调度大局的空间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