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政治经济学
正在在墨西哥南部海滨城市坎昆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对推动多边合作、健全贸易规则、振兴世界经济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国,相当一部分的国民收入仰赖国际贸易,因此会议的成败与否也格外令人瞩目。
政治经济学认为,国际经济贸易与国际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贸易谈判看似由经贸关系推动,但背后真正起作用的往往是政治的博弈。今天,大概很少有专业人士会怀疑美国在乌拉圭回合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而正如著名政治经济学者罗伯特·吉尔平所指出的:如果不是出于对当时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担忧,如果不是担心正在崛起的欧洲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对多边体制、更深层次上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美国就不会大力促成乌拉圭多边体制。
乌拉圭回合协定生效后,最大的成就无疑是世贸组织的诞生。虽然从表面上看,世贸只是替代了关贸总协定并吸收了它的许多规则与做法,但其法律授权与组织结构使它较前身更规范有效。值得一提的是,世贸组织强化了争端解决机制,使原本久拖不决的问题可能得到有力裁决。然而即便在世贸的框架中,贸易规则也不能裁定一切,“政治”往往才是最终定因。坎昆会议或许就是一个新的例证。
鉴于1999年西雅图会议的失败,坎昆会议被称为“发展回合”一点都不奇怪。人们需要在全球化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机会的同时,反思国际贸易体制是否还要作出修补,检查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协议是否都已落实。
世贸组织成立之日,发展中国家代表全体起立鼓掌,欢欣期待之情溢于言表。过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双边贸易谈判时,往往顶不住强势对手的压力;悬殊的政治、经济压力决定了这一点。而在世贸的框架下,弱势谈判者则可能借助多边形式获得更多保护。并且,不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不以各国出资多少决定投票权,实行一国一票,形式上保护了成员国的平等地位。
然而成立近十年,世贸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强者制规”的局面:绝大部分的谈判议题仍由发达国家提出;它们在各理事会提出正式议题后,通常先在内部协调立场。当议题付诸表决时,发展中国家往往发现尚无机会对议题作出深入研究,也无法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反应。就此,发展中国家代表在多哈会谈上提出了强烈抗议,但局面并没有改变。本次会谈的草案也是会议临近才艰难推出,几乎没有时间供全体成员讨论、修改。有分析认为,这将给坎昆宣言的出台在操作上留下余地,届时真正有决定权的将是发达国家。可见,世贸规则无法遏制大国政治间的“暗箱操作”,所谓“发展回合”,也还只是一个争取中的议题。
就当前的国际局势而言,最微妙的无疑是美欧关系。“9·11”后渐行渐远,正在调整中的大西洋两岸关系表现出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双方政治上的互动相当清晰地表现在贸易关系之中。一方面,由于共同面临着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压力,双方在农产品问题上的分歧有所调和:欧盟同意削减农业补贴以缓解贸易扭曲,美国也暂缓要求欧盟取消所有产品的出口补贴。在欧盟的坚持下,美国还同意按比例减少出口信贷和食品援助项目。另一方面,美欧在其他问题上依旧相持不下:在转基因食品问题上,美国8月18日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指欧盟始于1998年的转基因食品禁令是非法的,要求世贸下令其解除禁令。在美国加征钢材进口税的问题上,欧盟也指美国为违法,并向世贸组织提出起诉。今年7月,世贸争端解决机构作出有利欧盟的裁决;一个月后,美国正式上诉。坎昆会议前夕的美欧贸易关系似非美欧间紧密经贸往来的体现,倒正是其尴尬政治关系的写照。
坎昆会谈还面临着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即应对区域化进程对多边贸易机制的挑战。在理论上,区域化与全球自由贸易之间究竟相生还是相剋,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在事实上,作为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型态重要内容之一的自由贸易,却常受制于区域化乃至双边的经济安排;欧洲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等都不同程度的干扰了以自由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进程。其真正动因恐怕未必尽在经济利益,而更在于对地缘优势的营建。
载于《东方早报》200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