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财富与智慧——伊拉克战争后的美欧关系
实力、财富与智慧
——伊拉克战争后的美欧关系
作者:戴维·P·卡莱欧 *(美国) 译者:李海兵 张毅*
在国际关系领域,很难看到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水准的著作问世。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的《天堂与权力——21世纪的美国与欧洲》便是这样一部扛鼎之作:其虽短小精悍,但极具可读性。在遣词造句上,也显示出其天赋——深邃的洞察力[1]。与其他作者一样,卡根在书中将其渊博的知识渗透于字里行间,而且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同时,他也为布什政府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积极辩护。当别人在议论他是否变得心怀叵测、居心不良的时候,他总是显得温文尔雅、思路清晰。这本书的确是值得一睹,至少是那些想对美国聪颖儒雅的新保守主义的世界观有深刻了解的人士。客观的讲,这部书将极大引发对处于未来秩序之中的跨大西洋关系的争论。
卡根在对其论点进行论证,其过程就像一枚火箭:在同一轨道上,却有着不同的飞行阶段。起点就是美欧在世界观上的巨大分歧。美国认为其自身就是处于霍布斯(Hobbesian)所言的无休止的无政府主义的相互冲突的世界之中。这是一个火星人(Mars)为王的世界,唯有超强的力量才能够维持其中的秩序。而欧洲则认为其自身处于一个靠理性的协商来解决国家间纠纷的世界之中。国家之间是避免诉诸于武力。在欧洲人的眼中,金星人(Venus)才是万物之主宰。欧洲人常以其拥有高尚的爱好和平之历史传统而骄傲,又常常沉浸于对美国的道德优越感之中。不过,卡根认为,欧洲人之所以沉溺于虚幻的世界而不能自拔,正是因为其对美国尚武的习气的依赖。由于美国的实力和对使用这种实力的嗜好,才把欧洲和霍布斯式的社会环境给隔绝开来。总之,是火星人保护了金星人的生活方式。
作者接下来就解释为何跨大西洋关系之间存在着分歧?为什么美国人对“硬实力”(hard power)津津乐道,而欧洲人对此却噤若寒蝉?原因就在于欧洲人他们自己并不拥有这种“硬实力”。他们更喜欢“软实力”(soft power)——因为在文化力上,他们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2]。但是,欧洲大国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以及历史上曾经雄霸天下的军事力量,欧洲人为何能够容忍其自身在军事上如此的弱小呢?作者对此的回答是:两次世界大战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使欧洲人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模式。欧洲人认识到,在这块战场星罗棋布的大陆上,彼此之间大动干戈无异于同归于尽、自取灭亡。欧洲国家已经创造了政治上的奇迹,相互合作的理性将昔日的战争魔鬼从其大脑中驱除出去。
卡根承认欧洲人在道德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但是,他认为这样就会使欧洲大陆置身于危险脆弱的不利境地。他认为,欧洲人对他们联盟的持久性并不是显得信心十足。如果他们伟大的设想最后证明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之的真理的话,他们就会担心这个联盟自身在欧洲不能延续很长时间。这种担忧使他们转而反对美国。正如19世纪初实力弱小的美国极力把自己与肮脏的马基雅弗利式(Machiavellian)的帝国欧洲孤立开来一样,今天的康德式(Kantian)的欧洲也极力远离穷兵黩武的美国,更不要说再把美国的思维方式灌输到欧洲内部的关系中来。
卡根认为,美国形成当前世界霸权地位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了。这段时间的确“为四百年以来的较好时期”。现在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了,“美国……极力维持其在东亚和欧洲的占主导性的军事力量”。卡根相信,虽然美欧之间的军事力量差距很大,但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差距会消失的。由于存在着差距,所以就对当今世界上是否需要强权存在着分歧。卡根的建议是:美国人和欧洲人都应该认识并承认他们之间已存在的差距。美国人应该欣赏欧洲人所取得的成就,并且感谢和平——主要是和平破坏了已往发生世界性战争的温床。但是,同时美国人也要认识到,今天以自我为中心的欧洲是不可能与其共同肩负维持世界秩序的重担。美国人对此不要介意,他写道,欧洲是“没有能力来约束美国的”。虽然毫无疑问,欧洲在道义上和政治上对美国的支持是有益的,但这种支持并不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欧洲的支持,美国能对来自全球的战略挑战提前做出应对吗?”。答案很明了:事实即是如此。
卡根认为,欧洲人应该接受其已经衰落的现实。他们应该认识到假如“欧洲在行动上总是软弱无力的话,那么美国就别无选择,只好单打独斗”。欧洲应该“摒弃恐惧和焦虑,对无赖集团采取行动”;而且应该认识到,“一个强大的甚至是占主导性地位的美国,对世界尤其是对欧洲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总之,欧洲人应把美国的强权视为“通往天堂之路所必须付出的可以接受的代价”。
但是,卡根最后还是希望:一个更加自信的美国将更好显示出对“人类观念的体面的尊敬”,保持美欧之间的友好关系无疑是对传播他们共同的西方价值观是有帮助的。“他们对人性的期望是一致的”,他写道,
“即使实力上的巨大悬殊已使他们分道扬镳了,但或许相信只要他们存在一点共识就可以携手一路同行的想法并不是盲目的乐观。”
在大篇幅的坦率而自信的论述之后,卡根得出的类似于镇痛药式的结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他给欧洲在新的美国世纪里的定位,或许会受到华盛顿和伦敦的欢迎。但这看上去似乎不论是在巴黎或柏林,还是在莫斯科或北京,都是不受到欢迎。
卡根的结论在国内似乎相当有市场。但这不是由于他的结论胜过前提。这些前提反映了大量相互关联的假设——这些假设广泛存在于美国政策制定者和分析者身上。卡根对这些假设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并告诉我们这些假设在哪里是处于主导地位。对此,我们应该感谢卡根。那些对他的必胜论感到惴惴不安者,可能因此借重新验证其这些假设之机而开始有所行动。这意味着不仅决定了如卡根所言的那样,相互冲突的跨大西洋间关系能否得到妥协?而且也决定了世界是否真的如他所描述的那样?这样,三大问题立即凸现出来:第一,美国是否真的如卡根所说的那样强大?第二,欧洲是否真的衰落?第三,哪一方的政治哲学的定位与未来可能的世界更多的保持一致?
美国强权
自从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军事力量天下无双。这也促使在美国对外政策集团内部萌发了不可一世的信念。这种信念认为,美国全球力量的发挥主要是受其自身政治顾虑和人道主义的自我约束的制约。对美国拥有如此势不可挡的力量的坚信,促使了美国领导者产生了高度的责任感。对其自身力量的崇拜,使他们觉得在全能的上帝面前有一种仄仄不安的道德愧疚感。如果这世间有恶魔的话,那么美国不去铲除恶魔就是美国的错。这种被拔高了的国家责任感使在美国处于占支配性地位的新保守主义处于相对有利的特殊地位。不要对自我过多的批评或怀疑,他们相信美国霸权不仅是无可匹敌的,而且也是天经地义的。
新保守主义的这种思维,容易使他们对美国在最近的历史上的那些时期——为其他国主宰世界事务的时期,提出尖锐的批评,对此我们也不要大惊小怪。在他们看来,美国领导者经常辜负众望。在近几十年以来的这几任总统中,只有里根总统才能符合他们的标准——正确地使用美国的力量。新保守主义者认为,其所产生的令人鼓舞的结果就是搞垮了苏联。同时,他们还坚信,如果我们继续积极地采用军事力量手段,我们有能力让当今世界少一份邪恶与危险。相反,第一届布什政府在除掉萨达姆问题上犹豫不决,而且克林顿政府又使美国故态复萌,进一步陷入自我否定的怪胎之中去。新保守主义批评跨大西洋联盟有强化自我怀疑、自我限制的倾向。对此,欧洲人视之为小心谨慎、自我克制,而有新保守主义倾向的美国人认为这是优柔寡断、缺乏自信的表现。
大多数国家都相信自己是道义的化身,但现在除了美国之外没有别的国家相信自己是全能冠军。新保守主义的判断:缺乏自信是功能紊乱的表现。因为美国赖以支撑的信念是植根于这个国家占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之中。但是美国的军事实力与因新保守主义的过分自信而诱导我们去想象的实力相比,或许没有那么绝对,也没有那么有效。例如,我们轻而易举地赢得了1991年海湾战争的胜利,但是随后我们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已往的战争——越战——我们打的一败涂地。朝鲜战争我们也只是打个平手。当然,新保守主义更喜欢引用苏联灭亡的例子。但是,苏联的灭亡不是靠战争而是因为他们自己“过度扩张”——在追求超强军事力量的过程中,极度膨胀的地缘政治欲望导致了其毁灭性的经济政策。因此,更确切地说,是苏联被自己打败了。[3]
在“单级”时代,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动用了其军事力量来对付弹丸小国——如格林纳达和巴拿马;或者是对付相对而言失道寡助的“无赖国家”——如叙利亚、阿富汗或伊拉克。尽管有时候战果辉煌,但是后续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占绝对的空中优势打击,来对付几乎没有防空能力的对手。他们有点和19世纪初的炮舰外交相似。美国的空军扮演的是当年英国海军的角色——在国外“另类”国家中维持秩序,而在国内则是大搞沙文主义。但是只有到了伊拉克战争,这些霸权主义的远征军才因他们彻底厌恶或对美军地面部队拖延撤离而名声大噪。直到最近这种厌恶感似乎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美国的军事欲望。大概一个称霸全球的帝国必须有能力做比靠空中打击来惩罚“作恶者”更多的事情。尤其是如果它想把对方改造成为一个民主国家——这就是新保守主义给伊拉克和除此之外的其他国家安排的命运。达到此目的,就要求军队不仅仅有能力打败敌军,而且要长期占领其国土。
大量的美军地面部队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其卷入的深度和所取得成功是没有人怀疑的。但是,仍须汲取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教训。美军在伊拉克取得了胜利,但是要长期保住胜利的果实可能更多的依靠的是政治上和外交的因素,而不是单纯的军事因素。最终的胜利有赖于正确的处理占领以及使占领合法化这一因素。这同时也有赖于美国自身的公众的支持。这里,经济因素可能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诚然,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所付出的高经济成本,引起大众广泛关注。在 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民主党很可能在国家每况愈下的经济形势上大做文章,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不过,到目前为止,民主党还没有对新保守主义的地缘政治学说提出尖锐的批评。与其说他们抛弃美国的“必胜主义 ”(triumphalism),还不如说他们在提供不同版本的必胜主义。
正如可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那样,克林顿政府比哪一届布什政府都缺乏“单极”意识。因此,回想到休伯特•弗德朗(Hubert Vedrine)把美国称之为这样一个超级大国:即现任政府在执政之前需要好好的平衡一下。克林顿政府的胜利仅仅是在经济上而不是军事上。美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在新高科技领域,也毫无疑问,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这是美国第二此向欧洲发起挑战。但是克林顿政府“增长”其超级经济实体的第一步是大幅度削减军费开支。借苏联解体,恢复美国的金融秩序——在里根政府时期,金融秩序被沉重的军事开支破坏殆尽。[4]重返先前财政优点产生了古典经济学家所一直语言的效果。随着政府借贷数量的大量削减,利息率和私人投资提相应的增加。政府为一种新的安全观——包括地缘政治学和宏观经济学,所鼓舞着。新一轮技术创新的浪潮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伴之而来的高投资。
但是,过了十年,这种繁荣就成了泡影。克林顿单极世界的构想所带来的是其自身过渡扩张模式。尽管克林顿政府治愈了从里根政府就遗留下来的顽疾——财政赤字。但是它没有解决的好里根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其他顽疾——对外贸易的严重失衡。里根经济学极大的恶化了美国的老大难问题。对外贸易赤字在克林顿繁荣的经济之中就恶化,而且现在比以前更加严重了。赤字意味着什么呢?与美国的军事力量的关系又是怎样?
长期的巨额财政赤字仅仅说明美国经常性消费和投资高于生产。差距不得不靠进口来弥补,这就需要从国外得到资金支持。从国外得到资金支持,这在克林顿时代——欧洲人蜂拥而至投资于蒸蒸日上的美国经济,这是没有问题的。尽管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但工资和价格的上涨都被强势美元和来自亚洲廉价的进口商品所遏制住了。但是尽管如此,通货膨胀最后还是显示了其自身“资产膨胀”的一面——靠古典方式进行过度投资,导致了经济由胜而衰。更不必说,伴之而来的泡沫经济的爆发,欧洲投资者再也没有信心把大把大把的钞票投在美国。低靡的国外投资,更加剧了经济的衰败,并继续削弱美元的地位。[5]美国强权又意味着什么呢?
当然,战后大部分时期美国都存在着贸易赤字。当一种弥补赤字的方法不能奏效的时候,我们总有能力找到另外一种方法。美国政府对此有两大优势:一是冷战,二是美元。苏联的威胁为美国提供了与其大量的保护国——如欧洲、日本等讨价还价的筹码。同时,美元的国际地位也使后继政府有充足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一种新的货币。现在这两大优势已经在蚀减。冷战的结束,使美国丧失了已往的地缘政治杠杆。欧元的诞生,威胁到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垄断地位。既然克林顿政府时期的投资热已过,那么弥补美国未来财政赤字的方法就显得捉襟见肘、代价高昂。美国将提高利息率以吸引外国存款。而高利率有可能使美国政治陷入到两难的境地——在黄油和大炮之间,或者生产和消费之间,不知如何抉择。即使克林顿时期的政策仍然有效,这种难以抉择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布什总统的地缘政治学和财政政策有可能使这一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尽管克林顿的政策没有消灭美国的超额分配和持续的对外赤字,但他们至少消灭了财政赤字。
现任的布什政府一上台就对克林顿的财政政策不屑一顾。与里根时代一样,布什政府增加军事实力的欲望强于平衡预算。布什有能力利用9.11来大幅度增加其军费开支。与此同时,其政府还建议,把冷战时期的新保守主义所熟悉的财政政策——减税,与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一起并行实施。与里根一样,布什模式意味着巨额的联邦财政赤字。从克林顿时期积累下来的财政盈余成为隐患[6]。与此同时,巨额的财政赤字雪上加霜。实际上,美国又回到了克林顿政府的“双赤字”时期。当前的计划预计美国2003年的经常帐户赤字为5000亿美元,[7]即将到来的财政年度预算赤字为2460亿美元——还不包括该年额外的军事开支,这又需要747亿美元。[8]对伊拉克占领和战后重建的费用的估计有较大的出入,但这笔费用无疑是惊人的。[9]
世界大国2001年度的国防开支(以2000年的不变美元计算)
总数(单位:10亿美元)
人均(单位:美元)
占GDP的百分比
俄罗斯
$64
$440
4.3%
中国
$46
$36
4.0%
日本
$39.5
$310
1%
英国
$34.7
$583
2.5%
法国
$32.9
$553
2.6%
德国
$26.9
$328
1.5%
美国
$332.4
$1128
3.2%
对政府新的战略学说而言,有必要考虑到预算的预期值。该学说于2003年9月正式提出,并警告说,现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加上“无赖国家”和恐怖主义组织的丧心病狂的倾向,使美国“对正日积月累的威胁不能熟视无睹、无所作为”。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战争表明,该学说很被看好。但是,这学说的逻辑和语言上却隐含其拓展其适用范围之意。不仅仅要对无赖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而且在一个敌对国家或敌对联盟威胁到美国在全球主要地区的军事利益的情况下,进行预防性的打击。这有可能使拥有大规模军队的潜在对手形成可怕的军事联盟。的确,如果把该学说的逻辑性看的重一点,美国最终可能与中国、俄国或欧洲之间发生战争。与此同时,还存在程度小但威胁更直接的挑战——例如北朝鲜和伊朗。即使小范围的挑战也意味着在军事力量上进行大的投资,势必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困难。
这些靠地缘政治学说驱动的财政预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新保守主义的全球议案能否维持住。和在美国有个“里根经济学”的回复一样,似乎不久也有个“衰落主义”的回复——其对霸权主义“过渡扩张”的警告。低靡不振的经济似乎是对这一回复的潜在的、加强的补偿。
这一政策有可能导致经济衰败。但是支撑布什政府地缘政治学议案所带来的全球经济负担,意味着要对这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来一个质变,使美国成为比已往更具权威的国家。美国公众可能会否决布什的议案,让这个国家回到不同的政府有不同的地缘政治观的时代。否则布什政府必须做到自我改变。但是,当今的地缘政治学议案拖的时间越长,其对世界其他地方的敌意的预期就越大。这些预期将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对美国而言,返回去就越难。美国和全球经济受高额赤字和不稳货币的影响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恢复的时间也就越长。就像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与经济间接联系的社会和政治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欧洲的脆弱
当在评估、比较欧洲军事实力的时候,这些考虑必须牢记。卡根发现欧洲军事的势微是由于他们的国防开支与美国相比少的多的缘故。但是,他的这种比较法似乎是不可靠的。任何对军事实力的评估,很明显要与其所要服务的地缘政治目标联系在一起。欧洲没有维持世界军事霸权的计划,也不希望美国的军事入侵,那么,如何拿欧洲的军事开支与美国的相比呢?为什么说这种比较表明了欧洲的开支是否是恰到好处了呢?
况且,美欧有着非常不同的政治建筑,首先是在军事领域,在欧盟内结合的最为松散。欧盟内部有三个独立的军事大国——英国、法国和德国。比较国防开支是有一些意义的,但是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得出卡根的结论。在2002年,三个欧洲大国的国防开支分别为350亿美元、320亿美元和230亿美元,与之相对地是美国大约是3500亿美元。[10]考虑到人口或GDP的因素,这三个国家的军费开支总和约为美国的一半。但是,三国总和是超过俄罗斯、中国和日本。这些数字说明什么问题呢?是不是说其他大国的军费开支太少了,还是说美国的太多了?
另外在一个存在研究方法上的问题是:数字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反映到质上的差别。有人认为,欧洲不仅仅国防开支少,而且在军事科技上也落后于美国。但是,尽管欧洲不能在量上与美国相比,但它的不足并不是技术上的。比如在空中投送或卫星智能上,与其说是欧洲技术上的落后,还不如说是他们对花钱更小心翼翼……由于他们是相互竞争的经济联合体,开发大的武器计划就牵扯到对如何分摊工业成本和分享利润等问题的复杂谈判。这经常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在军费开支上,吝啬一点也不一定是坏事,不希望让军费打破财政平衡的愿望或许可以看作是一件好事。这主要是受一下因素制约:第一:有效的军事力量从内部可以保护欧洲,第二:在世界上能符合欧洲对理想和责任的理性界定。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在南斯拉夫的问题最能说明欧洲在军事上的无能。正如卡根所强调的那样,直到美国人部署了大量的军队,并控制了混乱的局面,才使大屠杀得以停止。但是欧洲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下降,且军事上的影响力比政治上还小。早在1992年欧洲部队第一次部署于该地区的时候,欧洲三个军事大国之间就几乎没有达成共识。尽管德国在外交上支持克罗地亚,但也极不希望自己也卷入到军事冲突之中去。英国和法国都投入了大量的军队,但他们却存在着分歧:尽管法国希望借此来显示欧盟和欧洲在独立自主上的成功,但英国却担心北约因此而可能会变得多余。伦敦方面努力限制欧洲部队的部署和调动。这些限制很奏效,以致欧洲部队差点成为人质。
欧洲人从他们在波斯尼亚和科索沃的经历中吸取了各种教训——有人美军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有人认为不能指望其他国家的力量来为欧洲利益服务。欧洲拙劣的表现的确是刺激了他们建立一支欧洲共同部队的愿望。这些建议中最主要的是1998年的圣马洛方案——该方案是由英国向法国和德国提出来的。这个计划的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到2003年中期建立一支60000人的欧洲部队。另外,还建议制定欧洲武器一些条例,提高彼此之间的工业合作,甚至是跨国间的企业兼并。现在该计划仍在进行,但是苦于欧洲各国间缺乏共识。现在他们在英美对伊拉克的入侵和占领问题上有出现分歧,使该计划的前景黯淡。欧洲始终不能有效的集中他们所实际拥有的军事力量。
这种状况可能要一直持续到欧洲国家发现他们再也不能忍受这种日趋严重的不和为止。当德国或许英国最后发现,为了欧洲自己的共同利益,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而付出的政治代价是惨痛的。更多的是要依靠其共同利益观。无论如何,第二次海湾战争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看出这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最初,这似乎使法德走得更近,而与英美走得更远。可以预见,这样的对抗在较长时间内是不会消失的。
但是,新保守主义提出,欧洲军事上的弱小不是因其政治上的分歧,而是因其共有的政治文化——对“软实力”或文化力之如此偏好以至于对“硬实力”的否认。但这种观点部分是错误的。德国可能还是对“硬实力”反感,但是英国和法国并不是如此。不过,欧洲人喜欢“软实力”,这一点是对的。换句话说,他们更喜欢通过经济上的献媚和制裁,外交上的说教,文化的亲和力以及反对黩武的声誉来稳定和塑造世界秩序。许多人贬损欧洲人的这个嗜好,指出欧洲人喜欢借美国的“硬实力”来制止恃强欺弱和流氓强盗式的行径。毫无疑问,他们确有这一点。但是,他们对“硬实力”的信仰也是他们忽视了几十年冷战对限制这种霸权所做的战略性思考。
从冷战式战略学说中得出的最主要地缘政治结论是:核武器不应该成为他们建立世界性的霸权体系的工具。[11]相互确保摧毁战略认为,不仅仅是两极下的美苏之间是不能消灭彼此,而且相对较小的核力量-—有向主要大城市投送氢弹的能力,能够为其主人提供积极的保护。尽管他们的对手是超级核大国,其有能力在报复的时候发射几千个核弹头。新保守主义厌恶这些相互确保摧毁战略和不对称威慑战略,但是没有理由相信冷战的结束打乱了他们的逻辑。当然,这些学说为不同国家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衡杆。他们建议世界秩序——如果必要的话,应该靠大国相互合作平衡来维持。换句话说,要靠大家多数协商而不是霸权体系或单极体系。
由此推测,同样的逻辑思维适用于其他绝大部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布什政府对防止这类武器扩散的重视表明他还没有忘记这个逻辑。北朝鲜当前的情况很显然使布什政府恢复了其记忆。因此,我们要发动一场运动-—限制对小圈子范围内的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以便使这些国家免受美国“硬实力”的滥用。
但是,这场运动冒着很到的风险,有可能被自己打败的。相对弱小的国家——尤其那些被视为“无赖国家”,其不断地遭受军事攻击,很自然而然地拼命地得到只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能提供的威慑效应。如果经济发达而人口众多的西方国家不希望看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那经常靠超级军事力量来威胁弱小的非西方国家的做法看上去很不明智的。在所有类型的实力中,“硬实力”是最脆弱的,也是最容易被无赖国家打败。与之相对照的是,西方国家的“软实力” 对世界其他地方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安全的保护。今天对恐怖主义的关注使人们对“软实力”的各种争论变更加引人注目。恐怖主义是绝望者和弱势群体天然的避难所,也是对抗超级大国的“硬实力”的自然归属。强国越强硬地使用其“硬实力”,弱小国家就越多的以恐怖主义为庇护所。相反,“软实力”,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来对待,束缚弱小国家的手脚。或许幸运的话,可以促进他们的变革。
因此,为何要批评欧洲人过分强调和发展他们的“软实力”呢?当然,主要大国也不是完全不需要“硬实力”。欧洲无疑是需要更多的“硬实力”来制止在其内部发生的骚乱。但是很显然,“软实力”能够为形成今天的世界提供更多的有效的手段。毫无疑问,为了在阿富汗建立一个对恐怖主义不友好的政府,用军事手段轰炸塔利班部族是又帮助的。但80年代俄罗斯在阿富汗的悲惨遭遇就说明了:军事优势并不能保证自动建立一个强大的而又稳定的政府,且这个政府要对恐怖分子仇视。如果恐怖主义扩散,更不用说其更加容易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对弱小国家不断的采用“硬实力”似乎注定是要落个自我失败的下场。
权力的未来
“软实力”的优点在美国自由主义的圈子里成为一个很时髦的话题。但是那些谈论此话题的人,一般是主张美国不单在“硬实力”上占优势,而且在“软实力”上也占优势。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拥有受人尊敬和给人好感这一资本,全世界都要感谢其半个世纪以来开明领导。只要苏联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实实在在的威胁,那么这个资本就似乎是完好无损。但是最近的事件表明美国的“软实力”正在快速蚀减。自从二战以来,美国第一次不能组织一个令人信服的国际联盟来支持一个大规模的入侵。的确,我们发现美国在伊拉克的行动遭受来自欧亚大陆上的大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的强烈谴责。我们明目张胆的对小国进行勾引、贿赂甚至是威胁,也没有在安理会上形成相对的多数。在安理会,我们的欧洲的两个主要的盟友——法国和德国,带头来反对我们。欧洲可能被金星人统治,但是,很显然,金星人也不是软柿子。
从政治上讲,没有人能够预测伊拉克战争的最后结局。这对跨大西洋关系而言,是个生死攸关的时刻。几乎没有人认为这是有望巩固西方联盟的好时机。除非布什政府孤注一掷,决意要破坏大西洋联盟关系,否则,正如一些人所半信半疑的那样,很显然是对至少2/3的我们欧洲的主要盟友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这说明新保守主义的观点在对我们而言是最亲近的最重要的那部分世界里遇其大众的想法是严重的脱离。与法国和德国关系的破裂,表明美国政治构想遭受严重的挫折。卡根赞赏欧洲人,但或许他没有真正理解它。
卡根把欧盟视为启蒙运动的产物——卡根式的解释为,爱好和平的民主力量与强权彻底决裂之后,就产生永久的和平。从这方面来看欧洲,就容易低估其活力。康德的抽象的、去自然性的政治观是不适合解释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欧洲的民族政权已形成了一个大陆共同体。他们的联盟是扎根于比康德和平理论更好更丰富的理念之中——这种理念可深深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这时形成的欧洲实际上是老欧洲——为但丁、阿奎奈、蒙田和孟德斯鸠、马基雅弗利、塔里朗德、贝克、黑格尔、李斯特的欧洲。像任何一部有活力的宪法一样,它同时包含反对与恭维的原则——共识与分歧,共同利益与个别利益,社会与个人,共同行动与平衡权利。
正如低估新欧洲的活力一样,认为欧洲对实力漠不关心的说法也是不对的。相反,多亏它有一段悲惨的历史,今天的欧洲对实力更是小心谨慎——首先担心的是可怕的欲望和没有平衡的实力的危险。所以,欧洲有这种倾向——建立国家间对共同控制实力平衡,是很自然的。当面临冲突——不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欧洲的本能的反应就是调解,找到共同的立场。欧洲在集中“软实力”来推动相互斗争的政党间的一致性上,逐渐显得游刃有余。
美国新保守主义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来避免“绥靖”政策,对欧洲这种主张调和的倾向感到厌恶和恐惧。欧洲认为世界为任何人都是潜在的朋友的世界,而尚武的美国处于每一支独立的力量都是潜在对手的世界。如果似乎不可避免要崛起的亚洲大国,不要说俄罗斯和欧洲自身,在财富上,新老两个大国间的分歧是巨大的。美国对维持考军事手腕来维持世界的秩序似乎是没有什么前途。21世纪不是欢迎全球霸权的世纪。欧洲的方式似乎更加高明。或许火星人须要向金星人俯首称臣。
与此同时,在美国公众议论中对欧洲,尤其是法国进行不断的毁誉,这令人感到非常不安。当然,卡根与这个粗糙版本的美国沙文主义相比,显得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思维缜密、风趣儒雅。他在书中也不停的督促美国和欧洲人要求同存异,为向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进。但是,卡根的分析使跨大西洋合作变得只有一个选择——全能的美国,而不是把合作看成是必须品。假如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时间越长,他的观点似乎十分危险,自鸣得意。
当然,美国与老欧洲大陆之间关系的不断疏远,可谓是两败俱伤。相反,现在急需的是全球间的协商,来处理世界上日益增多的问题,首先是以平静地心态接纳亚洲大国的崛起。为达此目的,美国人与欧洲人需要彼此的力量与智慧。我们也需要彼此来平衡我们各自的大陆体系。卡根正确地指出,美国在欧洲的表现已经悄悄地使法德有可能在欧盟内更加紧密地合作。但是,同样地道理,在美国政策制定中,一个更加强大地欧洲对遏制我们巨大的 军事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借此,才维持我们自己的政体。一个好的政体总是需要在实力、智慧和价值之间寻求平衡。今天胜利了的美国拥有太多的实力,并认为自己拥有太多的道德价值。或许这是需要更多智慧的时候——要召集的既不是火星人也不是金星人,而是密涅瓦。[12]
--------------------------------------------------------------------------------
*戴维·卡莱欧(David P. Calleo)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院的迪安·艾奇逊教授和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1] New York : Alfred A. Knopf, 2003.
[2] 卡根的“硬实力”,我认为很可能指的是军事力;反之,其“软实力”指的是外交力和经济力。这种定义与约瑟夫·耐()Joseph S .Nye的定义有别。约瑟夫·耐的“硬实力”既指军事力也指经济力,而“软实力”指的是文化力。See Nye,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8-12.
[3] For elaboration and references see my Rethink Europe’s Fu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115-27
[4] 在1988年,美国的国防开支是4030亿美元;到1998年降到了2590亿美元(以1998年不变美元计算)。英国和法国的军费预算本来就很小,结果又被大量的削减掉。从占GDP的百分比来看,从1985年到1995年,英国的国防开支从5.2%降低到3.1%。法国的国防开支从4%降低到3.1%。美国降低的幅度更大,从6.5%降低到3.8%。Se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1998-1999(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16, 306.
[5] 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统计,对美的外国直接投资金额已经从2000年的3000亿美元减少到2002年的230亿美元。美国《经济学家智囊团》在其提交的国家报告中指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仍大的让人担忧,在2002年超过了5000亿美元,占GDP 的4.8%……这一高度的赤字是让人担忧的,因为这需要从世界其他地方输入大量的资金。吸引这些资金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元在2002年贬值了。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现在只把其资金的很小的一部分投在美国,表明私人界已经对美元资产的兴趣蚀减”(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Country Report United States ----Online Version”, April 1, 2003, available at db.eiu.com.)
[6] 在2000财政年度,布什政府从上一届政府承继了约2364亿美元的财政盈余。国会预算局计划允许有3000多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预算的变动幅度居然超过了5360亿美元。See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Monthly Budget Review”, May 9, 2003, and “Historical Budget Data, Table 1: Revenue, Outlays, and Surpluses, Deficits, and Debt Held by the Public, 1962---2002(in billions of dollars)
[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4年度经常账户赤字保持在占GDP的4%——大约是5000亿美元。See IMF Country Report NO. 02/166, August 2002。其他报告预测的情况更加糟糕。例如,英国《市场战略和经济分析》杂志认为,美国当前的经常账户赤字约占GDP的5%——大约是5750亿美元。See www.macro.--dev.com.
[8] 740亿美元包括伊拉克战争开支6个月所需的626亿美元,伊拉克战后重建和恢复需要78亿美元,与战争相关的国内安全的开销为42亿美元。See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Press Release”, March 25, 2003.
[9] 早期官方估计,部署在伊拉克的军队每月的开销为10亿美元至40亿美元,直到战争结束。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Budget and Economic Outlook, 2004—2013”, January 2003, Box 1-3。This figure does not include any reconstruction costs.
[10]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02—2003(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p,. 243, 248—9, 252—5.
[11] See Lawrence Freedman, The Evolution of Nuclear Strategy(London: Macmillan Pres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1983); General Pierre Gallois, Strategie de lage nucleaire(Paris: Calmann-Levy, 1961),translated as The Balance of Terror: Strategy for the Nuclear Age(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1; and General Andre Beaufre, Dissuasion et stratedie(Paris: Armand Colin, 1964), translated as Deterrence and Strategy(New Yoke: Praeger, 1965).
[12] 【罗神】密涅瓦(掌管智慧、工艺和战争的女神, 即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 Athene 女神)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院的迪安·艾奇逊教授和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1] New York : Alfred A. Knopf, 2003.
[2] 卡根的“硬实力”,我认为很可能指的是军事力;反之,其“软实力”指的是外交力和经济力。这种定义与约瑟夫·耐()Joseph S .Nye的定义有别。约瑟夫·耐的“硬实力”既指军事力也指经济力,而“软实力”指的是文化力。See Nye,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8-12.
[3] For elaboration and references see my Rethink Europe’s Fu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115-27
[4] 在1988年,美国的国防开支是4030亿美元;到1998年降到了2590亿美元(以1998年不变美元计算)。英国和法国的军费预算本来就很小,结果又被大量的削减掉。从占GDP的百分比来看,从1985年到1995年,英国的国防开支从5.2%降低到3.1%。法国的国防开支从4%降低到3.1%。美国降低的幅度更大,从6.5%降低到3.8%。Se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1998-1999(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16, 306.
[5] 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统计,对美的外国直接投资金额已经从2000年的3000亿美元减少到2002年的230亿美元。美国《经济学家智囊团》在其提交的国家报告中指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仍大的让人担忧,在2002年超过了5000亿美元,占GDP 的4.8%……这一高度的赤字是让人担忧的,因为这需要从世界其他地方输入大量的资金。吸引这些资金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元在2002年贬值了。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现在只把其资金的很小的一部分投在美国,表明私人界已经对美元资产的兴趣蚀减”(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Country Report United States ----Online Version”, April 1, 2003, available at db.eiu.com.)
[6] 在2000财政年度,布什政府从上一届政府承继了约2364亿美元的财政盈余。国会预算局计划允许有3000多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预算的变动幅度居然超过了5360亿美元。See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Monthly Budget Review”, May 9, 2003, and “Historical Budget Data, Table 1: Revenue, Outlays, and Surpluses, Deficits, and Debt Held by the Public, 1962---2002(in billions of dollars)
[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4年度经常账户赤字保持在占GDP的4%——大约是5000亿美元。See IMF Country Report NO. 02/166, August 2002。其他报告预测的情况更加糟糕。例如,英国《市场战略和经济分析》杂志认为,美国当前的经常账户赤字约占GDP的5%——大约是5750亿美元。See www.macro.--dev.com.
[8] 740亿美元包括伊拉克战争开支6个月所需的626亿美元,伊拉克战后重建和恢复需要78亿美元,与战争相关的国内安全的开销为42亿美元。See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Press Release”, March 25, 2003.
[9] 早期官方估计,部署在伊拉克的军队每月的开销为10亿美元至40亿美元,直到战争结束。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Budget and Economic Outlook, 2004—2013”, January 2003, Box 1-3。This figure does not include any reconstruction costs.
[10]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02—2003(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p,. 243, 248—9, 252—5.
[11] See Lawrence Freedman, The Evolution of Nuclear Strategy(London: Macmillan Pres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1983); General Pierre Gallois, Strategie de lage nucleaire(Paris: Calmann-Levy, 1961),translated as The Balance of Terror: Strategy for the Nuclear Age(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1; and General Andre Beaufre, Dissuasion et stratedie(Paris: Armand Colin, 1964), translated as Deterrence and Strategy(New Yoke: Praeger, 1965).
[12] 【罗神】密涅瓦(掌管智慧、工艺和战争的女神, 即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 Athene 女神)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院的迪安·艾奇逊教授和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1] New York : Alfred A. Knopf, 2003.
[2] 卡根的“硬实力”,我认为很可能指的是军事力;反之,其“软实力”指的是外交力和经济力。这种定义与约瑟夫·耐()Joseph S .Nye的定义有别。约瑟夫·耐的“硬实力”既指军事力也指经济力,而“软实力”指的是文化力。See Nye,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8-12.
[3] For elaboration and references see my Rethink Europe’s Fu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115-27
[4] 在1988年,美国的国防开支是4030亿美元;到1998年降到了2590亿美元(以1998年不变美元计算)。英国和法国的军费预算本来就很小,结果又被大量的削减掉。从占GDP的百分比来看,从1985年到1995年,英国的国防开支从5.2%降低到3.1%。法国的国防开支从4%降低到3.1%。美国降低的幅度更大,从6.5%降低到3.8%。Se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1998-1999(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16, 306.
[5] 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统计,对美的外国直接投资金额已经从2000年的3000亿美元减少到2002年的230亿美元。美国《经济学家智囊团》在其提交的国家报告中指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仍大的让人担忧,在2002年超过了5000亿美元,占GDP 的4.8%……这一高度的赤字是让人担忧的,因为这需要从世界其他地方输入大量的资金。吸引这些资金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元在2002年贬值了。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现在只把其资金的很小的一部分投在美国,表明私人界已经对美元资产的兴趣蚀减”(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Country Report United States ----Online Version”, April 1, 2003, available at db.eiu.com.)
[6] 在2000财政年度,布什政府从上一届政府承继了约2364亿美元的财政盈余。国会预算局计划允许有3000多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预算的变动幅度居然超过了5360亿美元。See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Monthly Budget Review”, May 9, 2003, and “Historical Budget Data, Table 1: Revenue, Outlays, and Surpluses, Deficits, and Debt Held by the Public, 1962---2002(in billions of dollars)
[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4年度经常账户赤字保持在占GDP的4%——大约是5000亿美元。See IMF Country Report NO. 02/166, August 2002。其他报告预测的情况更加糟糕。例如,英国《市场战略和经济分析》杂志认为,美国当前的经常账户赤字约占GDP的5%——大约是5750亿美元。See www.macro.--dev.com.
[8] 740亿美元包括伊拉克战争开支6个月所需的626亿美元,伊拉克战后重建和恢复需要78亿美元,与战争相关的国内安全的开销为42亿美元。See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Press Release”, March 25, 2003.
[9] 早期官方估计,部署在伊拉克的军队每月的开销为10亿美元至40亿美元,直到战争结束。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Budget and Economic Outlook, 2004—2013”, January 2003, Box 1-3。This figure does not include any reconstruction costs.
[10]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02—2003(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p,. 243, 248—9, 252—5.
[11] See Lawrence Freedman, The Evolution of Nuclear Strategy(London: Macmillan Pres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1983); General Pierre Gallois, Strategie de lage nucleaire(Paris: Calmann-Levy, 1961),translated as The Balance of Terror: Strategy for the Nuclear Age(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1; and General Andre Beaufre, Dissuasion et stratedie(Paris: Armand Colin, 1964), translated as Deterrence and Strategy(New Yoke: Praeger, 1965).
[12] 【罗神】密涅瓦(掌管智慧、工艺和战争的女神, 即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 Athene 女神)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院的迪安·艾奇逊教授和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1] New York : Alfred A. Knopf, 2003.
[2] 卡根的“硬实力”,我认为很可能指的是军事力;反之,其“软实力”指的是外交力和经济力。这种定义与约瑟夫·耐()Joseph S .Nye的定义有别。约瑟夫·耐的“硬实力”既指军事力也指经济力,而“软实力”指的是文化力。See Nye,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8-12.
[3] For elaboration and references see my Rethink Europe’s Fu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115-27
[4] 在1988年,美国的国防开支是4030亿美元;到1998年降到了2590亿美元(以1998年不变美元计算)。英国和法国的军费预算本来就很小,结果又被大量的削减掉。从占GDP的百分比来看,从1985年到1995年,英国的国防开支从5.2%降低到3.1%。法国的国防开支从4%降低到3.1%。美国降低的幅度更大,从6.5%降低到3.8%。Se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1998-1999(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16, 306.
[5] 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统计,对美的外国直接投资金额已经从2000年的3000亿美元减少到2002年的230亿美元。美国《经济学家智囊团》在其提交的国家报告中指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仍大的让人担忧,在2002年超过了5000亿美元,占GDP 的4.8%……这一高度的赤字是让人担忧的,因为这需要从世界其他地方输入大量的资金。吸引这些资金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元在2002年贬值了。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现在只把其资金的很小的一部分投在美国,表明私人界已经对美元资产的兴趣蚀减”(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Country Report United States ----Online Version”, April 1, 2003, available at db.eiu.com.)
[6] 在2000财政年度,布什政府从上一届政府承继了约2364亿美元的财政盈余。国会预算局计划允许有3000多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预算的变动幅度居然超过了5360亿美元。See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Monthly Budget Review”, May 9, 2003, and “Historical Budget Data, Table 1: Revenue, Outlays, and Surpluses, Deficits, and Debt Held by the Public, 1962---2002(in billions of dollars)
[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4年度经常账户赤字保持在占GDP的4%——大约是5000亿美元。See IMF Country Report NO. 02/166, August 2002。其他报告预测的情况更加糟糕。例如,英国《市场战略和经济分析》杂志认为,美国当前的经常账户赤字约占GDP的5%——大约是5750亿美元。See www.macro.--dev.com.
[8] 740亿美元包括伊拉克战争开支6个月所需的626亿美元,伊拉克战后重建和恢复需要78亿美元,与战争相关的国内安全的开销为42亿美元。See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Press Release”, March 25, 2003.
[9] 早期官方估计,部署在伊拉克的军队每月的开销为10亿美元至40亿美元,直到战争结束。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Budget and Economic Outlook, 2004—2013”, January 2003, Box 1-3。This figure does not include any reconstruction costs.
[10]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02—2003(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p,. 243, 248—9, 252—5.
[11] See Lawrence Freedman, The Evolution of Nuclear Strategy(London: Macmillan Pres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1983); General Pierre Gallois, Strategie de lage nucleaire(Paris: Calmann-Levy, 1961),translated as The Balance of Terror: Strategy for the Nuclear Age(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1; and General Andre Beaufre, Dissuasion et stratedie(Paris: Armand Colin, 1964), translated as Deterrence and Strategy(New Yoke: Praeger, 1965).
[12] 【罗神】密涅瓦(掌管智慧、工艺和战争的女神, 即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 Athene 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