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蜜月阶段的美俄关系
后蜜月阶段的美俄关系(附照片)
作者:冯绍雷 日期:2003.12.31 版次:15(新民晚报)
后蜜月阶段的美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
如果说,2001年是美俄之间双方相互试探对方的情感投向,然后,在“9·11”事件的共同利益与意向的基础上取得情感突破;如果说,2002年春,俄罗斯以“罗马宣言”确定的“20机制”参与北约合作,美俄间以《俄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正式联姻;那么,2003年则好比是美俄间初结良缘经过了一段短暂蜜月之后,马上就进入了一个“情感挫折”、麻烦不断的新时期。
伊战分歧关系降温
2003年对于美俄关系来说,第一桩麻烦就是伊拉克战争。俄罗斯相当明确地站在法、德一边,坚决地抵制美国以单边主义方式解决伊拉克问题。不仅美俄在中东不同的战略利益,而且俄与法、德联手制约美国称霸全球的多边战略都使得美俄间产生深刻分歧。虽然,普京总统竭力避免因伊拉克战争问题而在与美抗衡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布什政府注意到俄罗斯有所节制的表现,在战后伊拉克事务中基本上也对俄持宽容态度,但是,美俄间的“情感冷淡”已是众所周知。
格鲁吉亚两强争控
格鲁吉亚事件是美俄间情感纠葛的第二大问题。本来,“潘基西峡谷”问题美俄已有不睦。因为,格俄交界处的潘基西峡谷成了车臣匪徒流窜于境内外的一个重要据点,普京绝不甘愿车臣态势就此失控,也不愿独联体内部进一步发生不利于俄的分化。而格鲁吉亚对于美国来说,是连接阿塞拜疆里海油气通往土耳其并由此折向西方的唯一交通要道,因此,能否控制格鲁吉亚态势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事关重大。于是,在11月的格鲁吉亚“天鹅绒革命”中,美俄两家实际上是暗中角逐争夺对格鲁吉亚事态的主导权,迄今仍未停止。
寡头风波再添心结
年末的“尤科斯”事件虽是俄内政,而且美方大体上也是作出了有节制的表态,但鉴于普京近年来所打击的寡头都是俄国内影响最大的富商,并且有海外专家认为,无论是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与霍多尔科夫斯基皆属犹太人势力范围,因此,此事对美国朝野的影响深远。与此相关的是2003年12月上旬俄议会大选结束,拥戴普京的中间势力占据三分之二优势,而美国所看好的自由政党未能进入议会,美国参院甚至出现了要把俄逐出西方八国集团的提案。
摩擦虽多“联姻”稳定
虽然2003年美俄间事端不断,但双方“联姻”的基础尚未消失。反恐、能源、军控与防扩散等各个领域中的相互需求,仍主导着美俄关系的走向。对美国来说,为掌握欧亚大陆全局的稳定,俄罗斯仍是关键因素;而俄罗斯方面,普京曾下过很大决心不使美国与俄为敌,这对于俄罗斯的复兴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因此,尽管2003年美俄关系一波三折,而且从长期看,也未必“幸福美满”,但是当前美俄“联姻”仍有着稳定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