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用多边机制
学习运用多边机制
——谈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60届年会在上海召开
冯绍雷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60届年会在上海的召开,是一件举世关注的大事。众多高层政商人士势必将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研判国际社会走势,关注亚太区域合作发展进程,聚焦中国未来发展前景。同时,由于此次会议是亚太经社会在57年之后重回其诞生地上海,因此与会代表也必定会将注意力投向上海——这个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都市。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发展合作,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因此,代表与专家显然将会集中就当前国际社会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相互关系问题进行讨论。从理论上说,区域化与全球化之间究竟是相互补充还是相互抵触,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人认为,区域层面上经济自由化进程是全球自由贸易和资本、技术包括人力自由流动的基础。但有人不以为然,并以欧洲一体化的实例加以反驳,认为在欧盟范围建立起来的“体内”的经济自由化过程,是对全球范围内缺乏节制的经济自由化过程的一种平衡与制约。事实上,无论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甚至是亚太地区十分有限的区域整合安排多少都与对全球化进程所伴生的不可测影响的某种防范有关。但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认为全球化与区域化进入了胶着状态,恐怕还只是一种阶段性的、静态的描述。用长时段的眼光来看,当前蓬勃崛起的区域化进程,应当视为是几个世纪以来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特别是20世纪末空前伸展过程中的一次断裂与回摆。从根本上说,区域化进程恐怕不能脱离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推动,而全球化也需在区域层面上经过阶段性的盘整聚敛,尔后方能蓄势再发。
如果说,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对而言是更具有区域阻隔特征的经济联盟,那么亚太区域另当别论。亚太地区一体化过程的最大特点便在于它的开放性。亚太区域之内的不少国家相当大程度的经贸关系,乃至于政治合作的对象不在区域之内,而在区域之外。与此相关的第二个特征,便是亚太区域之内各国各地区经济社会条件差异巨大,文化价值观念更是多样纷呈,合作难度巨大。如果作深究,那么亚太地区之难以整合,除了各种人为的社会经济动因,恐怕还在于高山大洋的阻隔,使之难以像欧盟与北美那样易于抱成一团、浑成一体。
正因如此,在当前态势之下亚太地区如何进一步实施区域整合,势必会是本次会议的讨论重点。依笔者对国际学术界的接触,时下对亚太区域一体化前景的研判,至少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种是以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与货币联盟、政治联盟为先后发展阶段的一体化过程。这一模式显然伴有深重的来自欧洲区域整合的经验色彩。第二种是以地区清算基金、地区货币体系、经济与货币联盟、政治联盟这样循序发展而成的区域发展模式。这显然与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对如何摆脱金融危机干扰的思考有关。第三种是从次区域合作出发,然后逐步形成区域之内的一体化过程。这样一种一体化模式自然是与当前亚太地区各个次区域正在出现的整合试验有关。当然,关于如何实现从次区域合作向整个区域合作的过渡,又有各种不同意见。比如,有人认为应该首先在东北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实现次区域合作,然后再对两个次区域的合作加以整合。另有人认为,亚洲地区首先应是中日之间的合作,类似于法德合作成为欧盟合作的主轴那样,然后推进整个区域的合作。
以笔者之见,亚太地区(首先是亚洲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很可能是上述各种模式的一种综合。理由是:第一种模式很可能不光是对欧洲一体化经验的简单抽象,而是具有普遍性,因为任何一体化过程恐怕都离不开先货品后金融、先经济后政治安全这样的逻辑顺序。同时,亚太地区(特别是亚洲国家)对于资本运作的特殊敏感性和金融危机所警示的金融危险,很可能成为区域金融合作的动力。我特别还想强调的是次区域合作在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是简单重复欧洲的老路,仅由本地区最重要的国家首先成为区域合作的轴心;也并不是各次区域合作简单相加。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出现的一个环形的多边合作圈,很可能会成为整个亚太地区(首先是亚洲)区域一体化的一种巨大推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上海合作组织”为标志的中、俄及中亚诸国的区域合作组织,开创了集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明背景、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大小规模的转型国家于一体的历史性实验;东南亚“1+10”机制,以及由中国与东盟共同开启了于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探索进程。2003年以来在北京举行的“六方会谈”,中国更是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承担了如此重要的推动地区和平进程的角色;如果再加上正在酝酿之中的中、印、俄三边合作机制以及“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回归问题,那么,可以明显地发现在中国的周边正在形成一个前所未见的充满活力的多边合作圈。这样一个多边多样合作地带的形成不仅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而且势必有益于地区的发展与稳定。
一方面,中国在上述次区域合作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当下中国正处于一个空前学习过程之中。推动多边合作、学习多边机制应该是政府官员、企业人士包括学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上海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处,成为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的诞生地并非偶然。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亚太经社会重归故里当然也事属有因。但愿上海人的理性、宽容、敬业、谦虚能够引来更多的国际总部在此地落脚生根。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亚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解放日报》2004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