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和平崛起”
也谈“和平崛起”
庞中英
东方早报上相蓝欣先生的文章《和平崛起与地缘政治》(4月6日)对笔者启发不小。赞赏之余,这里对“和平崛起”论再略谈几句。
我认为,“和平崛起”可以发展成为系统的国家战略,但是,为了做到这点,目前切忌泛泛而谈,把一个本来具有建设性和理性的提法庸俗化。综观目前相当多的“和平崛起”文章和会议,其实都有些空乏。所以,对“和平崛起”这个提法,必须给予科学、严肃和深入的研究。到底什么是“和平崛起”的问题在理论上要尽快解决,要对这个概念进行严格定义,至少要提出一个工作定义(概念化),然后是对此进行理论化。一个提法、观念和想法,尽管可能非常好,但要有用和有力,就必须在知识上概念化和理论化。
历史上,主要是欧洲大国(英西荷法德)、美国、俄罗斯/苏联、日本,它们在一些历史时段(不是所有时段)是和平崛起的。这是一个事实。不过,总体看,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这些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崛起多数并非和平,而是战争的崛起。这些都是复杂的历史问题。这些国家崛起经验中的和平部分固然对中国的崛起有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完全不同,这些别国的历史经验并不一定能为中国崛起提供足够的、有效的借鉴。现在有许多人,对大国的兴衰感兴趣,把中国的崛起与百年多前欧美日的兴起与中国的崛起相提并论。这样的历史类比无疑是牵强的和不合适的。
中国之所以提出“和平崛起”论,主要是意识到了崛起于今日之世界,除了和平的方式别无他途,中国不可能像当年的列强那样通过暴力、战争和掠夺来积蓄或表达力量。也就是说,“和平崛起”是一个值得总体肯定的概念。也正因为如此,笔者才有兴趣对这个概念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如何做到“和平崛起”可以说是“和平崛起”论面对的最大课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和平崛起,到底要依靠什么?
相先生提到,中国要对世界地缘政治进行深刻理解,加强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对此,笔者十分赞同。我认为,目前的世界政治,有两大线路,即主导世界的海洋路线,和欧亚大陆路线。前者由美英日三国控制,中国在这条线路上很难顺利“和平崛起”,只能周旋、谈判、让步、合作和应付;而在大陆路线上,则相对游刃有余。海洋路线方面,中国与美国彼此猜忌,要取得哪怕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局面也不容易。困难的中日关系则使得中日合作共同建立“东亚共同体”仍停留在设想上。大陆路线方面,主要是与欧洲联盟打交道,中欧关系的潜力巨大,但是,中俄关系还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
中国要认真研究“和平崛起”的各种手段,以及它们的结合。和平崛起的手段首推政治、外交、经济、知识。从政治上讲,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由于政治体制的差异,美国和欧洲与中国存在着深刻的政治矛盾。在可预见未来,中国难以有支持和平崛起的政治优势。在外交方面,中国一向用实力来定义外交,外交是实力的婢女,很少把外交当作为一种贯彻外交政策的独立工具来看待。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可以说是有国际交往,但缺少真正的外交。在经济方面,中国是资本输入国而非资本输出国,所谓中国的出口也多数是外资在华的出口,只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而难以成为中国的对外关系的经济优势。也就是说,是国际运用中国的经济潜力(市场、资源和劳力),而非中国能够用自身的经济潜力来做政治上崛起的文章。在知识方面,中国不是当今世界甚至也不是当今亚洲的知识中心,这一点甚至比不上印度和新加坡——印度的数学教育和软件业已经在世界上领先,而弹丸之地的新加坡则是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还有一个和平手段是争取世界人心,争取国际中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崛起的认同、对中国的好感、对中国兴起的支持。但是,这方面的进展也不是很理想。国际上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是成千上万的来华旅行者,但这些旅游者到了中国后到底有多少能对其中国之行难忘,又有多少对中国留下美好印象?难说。
所以,中国和平崛起是可能的,却是不容易的。我们不应把这样一个美好的“和平崛起”理想庸俗化为又一个空洞无物的政治口号,从而戕害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