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式民主
责任编辑 单雪菱 冯绍雷 2005-2-28 8:12:45 (东方早报)
在一个多小时的“私下”会谈后,布什和普京并肩出现在媒体的镜头下。这是一次展现“团结”的记者招待会,两位总统重申了他们“反恐”、“防扩散”的共识。令人感到好奇的只是,他们在布拉迪斯拉发的城堡里谈了些什么?
从招待会上一抹不易察觉的紧张,我们或可窥一斑。“民主的共性在于———依法治国、保护少数派、新闻自由和权力分享。”第一次,布什当面当众说普京的“不是”。俄罗斯总统的回应也直截了当,空谈俄罗斯民主是“不合时宜的”。
事实上,西方舆论对俄罗斯的批评已有时日,布什启程前便明白说要与普京谈“民主”。较之三年前,两人在克劳福德勾肩搭背的亲热,布什这会儿的冷峻姿态不是不耐人寻味。这里,我们可以从千日来的时移势易中寻找原因。
在布什,一方面是胜选连任,他所代表的共和党更控制了参众两院;另一方面是在伊拉克成功推行了大选,他所主持的巴以和平进程亦呈“东风解冻”之象,与欧洲的关系由此相对缓和。也就是说,此布什非彼布什,与普京打交道乃名副其实的强势总统。
在普京,则面临执政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先观其内情。为着“尤科斯”引发的扰攘,过去一年里大量资金撤离俄罗斯,政商关系处于巨大的张力下。由此引发的政治分歧更溢出了执政集团与自由派之间的互相攻讦。笔者日前走访俄罗斯,便听闻政府高官指责总统对“尤科斯”处理不当。而就在普京晤面布什的同一天,被他罢黜的前总理卡西亚诺夫在反对派的拥护下,暗示将竞选下一任俄罗斯总统,这不啻公然向普京宣战。至于一向喜爱普京的俄罗斯民众,近几个星期来,也为宣泄对社会福利改革的不满走上街头。
再视其外境。从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到乌克兰的“橙色革命”,俄罗斯渐渐耗尽帝国的余威———普京再不情愿,尤先科还是做了乌克兰的总统;此君在布什访欧期间风头出尽,更提出要加入北约。一波还未过去,一波又来侵袭。27日大选的吉尔吉斯斯坦无疑将锁牢普京的目光———反对派会否“继续革命”?曾几何时,美苏(俄)并为世界的两极;今时今日,其权势落差一至于斯———老谋深算如普京亦不能阻止布什不无挑衅的呼号:“美国和所有欧洲国家应把民主问题置于与俄罗斯对话的核心。”国力资源既然有限,普京也只能顺势而动,以柔克刚了。
面对“极权民主”的诟病,普京不得不再三澄清立场。“我们不打算追求所谓‘俄国式民主’。我们将遵循所有文明世界都接受的民主原则。”他接受民主的普世价值,“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培植与巩固民主不会使民主概念本身遭到玷污”。应该说,这不只是普京在压力之下的言不由衷。它延续着俄罗斯1990年代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俄罗斯人不变的民主诉求———他们并不渴望“沙皇”。
当然,普京仍然小心地给民主在俄罗斯的“独立”发展留下了空间。“所有民主的机制应与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和历史传统相磨合。”并且,一切堪称“进步”的民主,应当“巩固国家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而不是“搞垮国家,使其人民流离失所”。而普京治下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正是人们在叶利钦时期所未见识的。
对其“控制言论自由”的指控,普京则全不接受。正如上文所述,在俄罗斯,怨怼与不满并非无处投诉。而普京也耐心地列举反对派的意见,证明一向并非一意孤行。“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会考虑这些意见……至于哪一些意见未我所重视,请允许我暂时保密。”遗憾的只是,“西方伙伴的舆论总不明白究竟在俄罗斯发生了什么”。
这里足见普京柔道“黑带”的功力,而如果布拉迪斯拉发的联合记者招待会能够说明什么,那就是俄罗斯总统“四两拨千斤”技巧———布什在“质问普京”的喧嚣中开始的行程,竟在展示与普京的“团结”中结束。至于今后美俄关系,即便“民主”是一个问题,它也不足让我们得出悲观的结论。毕竟,这两个国家还有着共同使命,而布什也不会忘记,“9·11”后,是普京第一时间向他伸出了援手。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