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马斯哈多夫
冯绍雷
车臣地方政治人物的命运似乎总与一些国际节日有关。第三位总统,与普京亲密合作的卡德罗夫去年5月8日死于恐怖炸弹爆炸,那天是二战胜利日;其前任,车臣分离势力领导人马斯哈多夫则在刚刚过去的“国际妇女节”毙命,当时俄罗斯特种部队已将他包围。
仿佛一击重锤,“杀死马斯哈多夫”的消息立刻在车臣、俄罗斯,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引发了震动。有关它的意义和它所暗示的未来,于是成为坊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马斯哈多夫是车臣反对派中唯一能够为西方所接受的人物,”俄罗斯政治基金会的维亚切斯拉夫·尼科诺夫这样认为,“他的表征力量则足够协调反对派各派的力量。杀死他,不啻于泯灭了分离运动的灵魂。”
政治评论家维塔利·特烈采雅高夫则没有这么乐观。“毫无疑问,这是车臣事务的一大进展。一直以来,联邦政府都认为是他监控着分离武装的行动。但接下来的问题是,走了马斯哈多夫,还有更厉害的巴萨耶夫;而前者留下的空白也未必无人填补,事实是,这个人的能量可能更大。”
较之前面两位,更值得注意的无疑是车臣现总统阿鲁·阿尔汉诺夫的判断。“马斯哈多夫之死不会对车臣造成任何影响,他不过是恐怖主义的一个符号。”这位总统的意志斩钉截铁,“任何人的离开都不会影响车臣人民已经选择了的正确道路,那就是在俄罗斯联盟中过和平的生活。”
流亡寡头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的不屑一顾可以想见。“正是克里姆林宫的愚蠢,使得绵延的车臣战争毁坏了俄罗斯,也是同样的愚蠢令恐怖主义不断滋生。”
众说纷纭之下,我们恐怕很难相信任何一种说法。这里,不妨回到俄罗斯的现实中,好好审视一番。2004年连任总统以来,普京面临的国内形势较为困难。尽管经济持续发展,但相继推出的社会改革却引发了民众的不满。此起彼伏的示威游行,令本已紧张的政局更显微妙。
与此同时,独联体内部竟发生了接二连三的“革命”,从格鲁吉亚到乌克兰,人们选择向莫斯科说“不”。这一潮流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可能漫过中亚,促发更多变局。帝国曾经的势力范围正面临严峻的形势,对一位雄心勃勃的年轻总统来说,这无疑是极大的挑战。此外,他还面临西方对他“集权”的指责。
“马斯哈多夫死了”无疑是这个春天捎给普京的第一份礼物。除了振奋士气,它也给克里姆林宫的策略回旋腾出了空间。要知道,许多年来,车臣问题就像一个毒瘤,吞咽了俄联邦太多的精力和资源。
但就像阿尔汉诺夫所说的,一个人的离去可以改变的,原本有限。有人可能取马氏而代之且不说,俄罗斯宪政制度本身的缺陷注定了动荡还将继续。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实行一种“协商性”的联邦制度,中央不授予各联邦主体自己手中的垄断权力,车臣这样的联邦主体也不向中央转让自己拥有的垄断权力。于是,中央和地方就不得不就各自的权限进行谈判。这一度缓和了双方的矛盾,但时间一长却损害了联邦整体的稳定,形成一种离心的趋向。
为扭转这一局面,普京上台后不断强调联邦的统一,更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打击分离势力———马斯哈多夫就是在那个时候转入地下活动。一手高举“大棒”的同时,普京也没有忘记捎上“胡萝卜”。2003年,他就曾大幅增加对车臣的投资,并恢复其地方民主。至于战争中危害了平民利益的俄罗斯军官,也受到了相应的惩处。去年,车臣更在中央的主持下举行了总统大选,秩序有所恢复。
但问题并没有到此为止。车臣人民数百年来的“独立情结”不会一朝消解,而两场车臣战争带来的深刻创伤也不会因为几根“胡萝卜”就全然愈合。事实上,直到去年的大选,车臣人仍普遍地表现出对莫斯科的不信任,以及对选举本身的冷漠。现任总统仅以30%的支持率即告当选,就是这种民族情绪的投射。
除此之外,这些年来,西方藉“车臣话题”批评莫斯科几乎已成了习惯。杀死马斯哈多夫,固然令西方一时难再逼迫普京与“车臣温和势力”谈判,但要欧洲与美国放弃这个“话题”,恐怕还言之尚早。
和生擒萨达姆相类,杀死马斯哈多夫或可扫一时之阴霾,却难解积淀的症结。对车臣,普京还要耐心。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