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石油盛宴终结 俄罗斯这个春天有点冷
●专家测算,石油价格每桶下跌1美元,俄财政收入就缩水20亿美元。
●2008年俄罗斯流失的外资大约为1300亿美元。俄罗斯企业和组织(不包括小企业、农业企业、银行业、保险业和预算组织)净利润同比下降30.4%,1.75万家企业亏损,占比25%以上。
●今年1月,俄罗斯GDP单月同比下降8.8%;拖欠工资债务增长49%;居民实际收入同比下降6.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5%;工业生产产值同比下降16%,创15年来最大降幅。
●今年1月,俄罗斯钢铁企业大幅减产,三家最大的钢企分别减产了28%至40%,1/3的军工企业面临破产。
●俄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8月已有30多万人丢掉了工作,总失业人数超过500万人。
●2009年以来,卢布已贬值23.1%.而去年初到现在,卢布累计贬值近50%.
俄罗斯告急!
即便是强壮的俄罗斯经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也变得不堪一击。作为东欧最大经济体,俄罗斯经济正“命悬一线”,油价急跌、资金撤离、外债居高不下、货币大幅贬值,失业率趋升,政治经济出现动荡。
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社会出现动荡,由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组成的俄罗斯“双头政治”正面临一场严峻的挑战。
3月的莫斯科春寒料峭,气温停留在零摄氏度左右。
寒气逼人的还有俄罗斯经济。与去年高点时相比,石油价格跌了70%,股市跌了近70%,卢布累计贬值了50%.俄罗斯10年繁荣期似乎一转眼就结束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莫斯科流传着一个笑话,一个亿万富翁向另一个亿万富翁借300卢布(约8美元)买《福布斯》杂志,来查看他在俄罗斯富人榜中的最新排名。
“当一名酗酒的司机驾车撞到树上,我们不能说大树就是肇事者。俄罗斯领导人像酗酒的司机,为石油美元所陶醉,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一头撞在一棵名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大树上。虽然被撞得鼻青脸肿,但该司机还能勉强走出撞坏的汽车,对着眼前的大树吼叫:这一切都是美国造成的!”俄罗斯“莫斯科之音”电台主持人尤丽娅·拉提尼娜说,她认为俄罗斯领导人无力解决当前的危机,因为正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导致了危机。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俄罗斯政坛微妙的权力平衡被打破,高价能源掩盖下的矛盾集中显露。
工业城市显露衰败气象
俄罗斯经济遭遇了怎样的“倒春寒”?在莫斯科东北约240公里的雅罗斯拉夫尔市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雅罗斯拉夫尔天寒地冻。这个城市表面十分平静,但细看就会发现餐馆和酒吧空空荡荡,一些孤零零的塔吊矗立在无人的工地上,很多失业者凌晨3点就开始在职业介绍中心门口排队。
雅罗斯拉夫尔市民、30岁的软件工程师弗拉德·克里莫夫告诉本报记者:“去年24卢布兑1美元,现在已经变成36卢布兑1美元,去年夏天,我想买辆汽车没买成,现在汽车更贵了,贷款利率也更高了。”
雅罗斯拉夫尔市所在的雅罗斯拉夫尔州拥有2万多家企业,其中包括300多家大中型企业。从去年8月份开始,雅罗斯拉夫尔发动机厂的产量锐减,裁员5500人。当地独立工会组织“我们的力量”负责人列奥尼德称:“人们被迫离开工厂寻找其他工作,但找不到工作。”以前并不是这样,昔日困扰雅罗斯拉夫尔市的问题是劳动力短缺。
比起“单一工业城市”,雅罗斯拉夫尔已经幸运得多。在“单一工业城市”里,1/3的人往往在同一企业上班。莫斯科以东900英里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俄罗斯最大的钢铁企业———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是城市的经济支柱。自去年夏天开始,国际钢材价格下跌,工人们无活可干,拥有50万人口的城市显露出衰败气象。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俄罗斯约有1500座这样的城市,约有1/4的俄罗斯民众生活在其中。金融危机让这些城市遭受了灭顶之灾。
俄罗斯经济倒退五年
过去几周,还有一些消息让人感到俄罗斯“寒意”阵阵。
其一,俄罗斯铝业巨头、去年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俄罗斯首富的莱格·德里帕斯卡陷入财务困境,但他表示不再考虑从政府得到救助。其二,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科扎克在同普京政府内阁领导会面时表示,2014年索契冬奥会场馆的预算预计要比最初方案减少15%.其三,俄罗斯总理普京在会见俄罗斯统一党领导人时表示,“我们不得不指出,危机还没有结束,而且还没有触底。”
第一则消息意味着,像德里帕斯卡这样与普京关系密切的寡头无法从政府得到更多救命钱;消息二表明,政府的预算紧张,连普京力挺的奥运工程的建设资金也不宽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08年夏天是一个转折点。
当时,石油价格在达到历史最高点(约147美元/桶)后回落,俄罗斯能源收入锐减;而在一些西方观察家看来,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是另一个触发点,军事行动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引发空前“股灾”———股市连续暴跌,大量资本外逃。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并未立刻意识到严重性。普京乐观地认为,俄罗斯能成为全球金融风暴中的“平静港湾”。随后,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股市跌幅高达76%,成为全球股市跌幅最大的市场。
俄罗斯财政部长库德林坦言,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的经济倒退了五年。库德林认为,政府存在失误,近年来过度花费了石油税收收入,而没有采取多样化措施降低国家对石油的依赖。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俄罗斯室主任盛世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经济下滑的速度堪与苏德战争爆发时的1941年至1942年困难时期相比,有些工业部门的生产退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
“后能源时代”问题丛生
这场危机让俄罗斯人想起了1998年,当时的金融危机几乎让俄政府破产。当年9月,联邦政府收入只有50亿卢布,外债超过1550亿美元,普通百姓的财产严重缩水,银行储蓄损失一半。
1998年的危机宣告了“休克疗法”的失败,2009年的这场经济危机呢?
在石油价格高涨的时候,克里姆林宫不用担心施政错误带来的政治后果,俄罗斯的精英阶层与克里姆林宫达成了某种“默契”。石油美元滚滚而来,重新分配高价能源所带来的利润让俄罗斯人尝到了甜头,他们乐于对普京的政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俄罗斯独立新闻工作者拉提尼娜认为,甚至在危机爆发前,国家已陷入一片混乱,政府机能失调,但混乱局面被乐观气氛所掩盖。
仅就经济层面而论,问题是存在的。盛世良告诉本报记者,前几年俄罗斯在政策上存在失误,财政开支增长过快,把太多钱用来满足人们的福利,说白了就是吃光花光,没有利用机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此外,不当的金融政策也对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在国外大量投资,而在国内,贷款利率又过高,造成经营者贷款困难。
盛世良认为,当前的金融危机对俄罗斯民众生活的影响也很大,2009年俄罗斯通货膨胀率可能达到13%,物价比去年大幅上涨。卢布贬值本来应该是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但俄罗斯国内商品价格也在飞涨。
今年年初,俄罗斯远东地区爆发示威游行,一些示威者还打出写有“俄罗斯不要普京”等口号的条幅,克里姆林宫从莫斯科派去特种部队驱赶示威者。此前罕见的示威是一个危险信号吗?盛世良以及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俄罗斯对外政策室主任万成才的观点是,示威游行规模不大,主要是反对政府提高汽车进口关税,对俄政权没有影响。
政坛内斗传言愈演愈烈
在经济危机引发一系列问题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西方媒体有关梅德韦杰夫和普京之间产生罅隙的报道,去年以来相关传言甚嚣尘上。
去年12月,梅德韦杰夫说:“对本国事务和重要决策所担负的最终责任将只落在我一个人肩上,而且我没有办法与其他任何人分担这一责任。”这被分析人士认为是梅德韦杰夫的“独立宣言”。而被当做梅德韦杰夫“争取独立”的证据还包括:会晤反对派媒体《新报纸》编辑以及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强调媒体中出现反对派声音很有意义;下令撤销一份由普京内阁提交的叛国罪法案,这项法案曾在俄罗斯新闻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引发担忧;指责政府解决经济危机进展缓慢,被西方媒体解读为对普京政府的公开批评。
梅德韦杰夫亲自出面澄清。13日在克里姆林宫与地方议员会晤时,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罗斯与某些国家不同,政坛内部稳定、无内斗。
“从当前来看,普京依然可以被视为是当前俄罗斯政治舞台的中心人物,普京执政八年的成就和影响力在短期内无法被其他任何人所替代。”
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俄罗斯东欧学会副会长冯绍雷认为,一方面,在格鲁吉亚危机处理过程中,普京曾着力推举梅德韦杰夫作为国家的最高统帅来处理问题;另一方面,梅德韦杰夫也的确在一系列事务中表现得干练而又有内涵。令人瞩目的是,梅德韦杰夫所表达的对于民主与自由理念、对于私人所有制的尊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尽管这些思路很难马上在工作实践中得以体现。如果说梅德韦杰夫在应对格鲁吉亚危机中就得到机会来提升个人威望的话,那么,这个机会恰恰是普京所提供的。
“事实上,从我个人与他们两位的几次直接接触所获的印象,以及从危机前后一些重要内外政策立场的阐述来看,我觉得目前的重要战略与决策应该还是由两人共同商定的。”冯绍雷说。他认为,来自俄罗斯民间的抗议可能会对普京威望有所挑战。
“我不认为情况会更糟”
在观察俄罗斯政治经济现状时,有分析人士非常强调油价波动所带来的影响。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亚力山大·艾克德表示:“我们不知道今后将会发生什么。如果价格继续停留在目前位置,普京的系统注定要陷入失败。”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主席乔治·索罗斯也认为,由于低油价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普京政权将不再能满足俄罗斯公众对经济状况的期望。
也有人将俄罗斯目前的危机上升到体制的高度。独立新闻工作者拉提尼娜认为,当下的现实是,真正的危机并非眼前的金融危机,而是俄政府的运作模式从根本上具有缺陷。
长期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万成才指出,虽然俄罗斯遗传了苏联的一些体制问题,但这次影响俄罗斯的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及能源价格暴跌。从长远来看,危机只是暂时的。俄罗斯资源丰富,能源价格还会上升。另外,俄科技实力雄厚,军工出口也很赚钱。他认为,不要把当前的俄罗斯危机看得过于严重。
曾在俄罗斯工作和生活了14年的盛世良研究员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外界对俄罗斯经济的估计过于乐观,现在则过于悲观,两种观点应该调和一下。曾任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前社长的万成才也认为,不应对俄罗斯前景过于悲观,在未来的一两年里,能源价格还是会上涨,俄罗斯经济应能恢复增长。他说,俄罗斯不会像1998年那样出现濒临崩溃的局面。从总体来看,俄罗斯的政局还是稳定的。
“我不认为情况会更糟!”雅罗斯拉夫尔市民弗拉德·克里莫夫对前景乐观。
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也许19世纪俄罗斯诗人秋切夫的话能给俄罗斯人打气:俄罗斯不可理喻,难以用常规量度,俄罗斯别具特色,对她,你只能折服。
专家连线
专访中国俄罗斯东欧学会副会长冯绍雷
危机把矛盾投射到梅普关系上
俄罗斯经济状况究竟如何,“梅普二重唱”出了什么问题?华东师大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俄罗斯东欧学会副会长冯绍雷教授接受了本报专访。
俄罗斯经济危机有其独特性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你认为导致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原因是什么?石油价格暴跌对俄罗斯经济有什么影响?
冯绍雷:关于经济危机的原因,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当然最直接的影响还是能源价格的波动。在目前能源价格跌到40美元/桶左右的水平线上时,俄罗斯能源企业难有收益。据一般估计,石油价格如果在50美元/桶之上,俄罗斯经济勉强能够维持,要到70美元/桶以上才能够真正有所收益。
实际上,从普京直到梅德韦杰夫都很明白,俄罗斯经济过于依赖能源工业,以致危机来临时,整个俄罗斯经济悬于一线。
然而,俄罗斯经济自苏联瓦解以来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成功地使经济转轨,并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过多地依仗传统资源。体制改革并没有深入到整个体制要真正地服务于国家宏观发展目标这样的理念,而使得利益集团过度发挥了影响。
有专家认为,早在2008年秋天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俄罗斯的工业、运输业以及投资都开始下降。直接地说,这和预算政策中联邦开支的大幅增加、在国内利率过高的情况下对外过度借债等决策有直接联系,但是根源还是在缺乏约束的传统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这次俄罗斯经济危机有其独特性,问题出在自身经济结构未能及时调整,再加上外来的金融波动和能源价格的大幅下跌。
梅普关系:突破传统惯性不容易
南都:有人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导致大量资本外逃,是触发俄罗斯经济危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对此你怎么看?
冯绍雷:早在2007年底开始,俄罗斯工业生产就开始下滑,其他领域的问题也早于格鲁吉亚冲突就已出现。此外,在格鲁吉亚冲突后,逃离俄罗斯的外资约300亿美元,相对于当时的6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来说,还不至于是一个直接的标志性事件。
南都:今年1月,总统梅德韦杰夫批评普京政府解决经济危机不力。梅德韦杰夫的讲话被外界解读为对政府的公开批评。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吗?
冯绍雷:我认为应该有所区别地看待。
第一,梅普两人的密切个人关系是梅德韦杰夫能当上总统的重要前提。
第二,梅德韦杰夫近半年来多次表达对政府工作的不满,但情况也许就像梅德韦杰夫在电视访谈中所说的:他和普京的关系很好,但这不意味着他可以对所有现象都熟视无睹。
第三,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传统从来就是,一代政治领导人会大幅度改变前任的路线和风格。梅德韦杰夫和普京之间如果要突破传统的惯性,形成和谐的政治继承关系,也需要经过努力,并非轻而易举。
金融危机的突然到来似乎使所有矛盾都一下子集中到了梅普两人的政治合作问题上来了。
(责任编辑:户利华)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