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执政时期处理党内矛盾的经验教训
苏共执政时期处理党内矛盾的经验教训
周尚文(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摘 要: 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时期的党内矛盾和争论主要围绕怎样“夺取政权”问题进行, 在执政时期则主要围绕如何“治国理政”问题开展。执政时期的党内矛盾,主要是大政方针方面的意见分歧, 有时是党内政治权力之争。当两者交织在一起时, 党内矛盾和争论就显得特别激烈。研究苏共在执政时期如何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 如何对待党内争论和组织处理的关系, 如何看待党内出现的派别和争论等问题, 可以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世界上任何政党, 不论处于执政时期还是在野时期, 党内矛盾总是难以避免的。这是政党发展的一般规律, 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也不例外。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党内矛盾的性质、内容、特点和方式有很大不同。各国国情不同, 也会使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的表现形式不同。如果说, 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时期的党内矛盾和争论主要围绕怎样“夺取政权”问题进行的话, 在执政时期则主要围绕如何“治国理政”问题开展。苏共在执政70多年中, 对党内矛盾的认识和处置方法有不少变化, 但总的说来, 它未能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也未能正确地处理执政时期的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 留下许多经验教训值得研究。
革命前的俄国, 虽然已经出现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 但仍是一个沙皇专制统治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着一个特别艰巨的任务: 如何通过非资本主义道路使俄国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一党执政的模式, 使治国理政的重大决策都由苏共来确定和贯彻。因此, 围绕重大决策的党内意见分歧和争论经常发生, 这是苏共执政期间党内矛盾的一个特点, 也是党内争论的主要内容。党内矛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是围绕党内政治权力的斗争, 确切地说, 主要是为争夺党内领袖地位问题的争论和斗争。这两类矛盾常常交织在一起, 使党内矛盾有时显得格外激烈和复杂。这里选取不同时期的若干事例进行评析, 以资借鉴。
一、列宁留下的政治遗产
围绕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党内争论, 是布尔什维克执政后第一次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党内争论。十月武装起义胜利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 俄国作为交战国与德奥等同盟国仍处于交战状态。苏维埃共和国如何对待这场战争, 是新政权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和严峻选择。连年的战祸已经使俄国土地荒芜、士气低落、经济崩溃, 如果继续战争, 无异于葬送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德方提出的媾和条件十分苛刻, 如果接受这样的条件, 又会使执政的布尔什维克承担国家受屈辱的“罪责”。于是, 围绕要不要签订和约, 国内和党内各派政治力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此时, 一些被打倒的反动阶级代表人物纷纷把自己装扮成“伟大的爱国者”, 叫嚷布尔什维克如果接受和约条件, 就是出卖民族利益。尤为严重的是, 围绕要不要缔结单独的对德和约, 党内也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1918年1月21日, 列宁在参加全俄第三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60多名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会议上, 宣读了《关于立刻缔结单独媾和的割地和约问题的提纲》。列宁认为, 如今既没有进行革命战争的物质力量, 西方国家爆发革命的时间又无法精确推算, 而拖延谈判的可能性又不复存在,那么惟一的出路是德方提出最后通牒后立即签订和约。如果继续进行战争, 必然的军事失败将会迫使俄国接受更加苛刻的和约, 招致无产阶级政权的毁灭。列宁提出与德国单独媾和的基本出发点是: 以空间换取时间, 保住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分析说: “我们缔结单独和约, 就能在目前可能的最大程度上摆脱两个彼此敌对的帝国主义集团, 利用它们相互之间的敌视和战争(这将阻碍它们勾结起来反对我们) , 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腾出手来继续推进和巩固社会主义革命。”
在这次会议上, 党内对和约问题形成了三派意见: 主和派、主战派和不战不和派。主和派以列宁为首, 主张立即签订割地和约; 主战派以布哈林为首, 他们自称为“左派共产主义者”, 强烈主张中断和约谈判, 向德国宣布革命战争; 以托洛茨基为首的中间派, 提出“不战不和”的方案, 即宣布结束战争状态, 让士兵复员回家, 但拒绝签订条约。这是党内意见分歧的第一次亮相。在革命胜利初期激情高昂的时刻, 主战派一开始就在党内占上风。表决的结果是, 主战派得到32票大多数人的拥护, 托洛茨基“不战不和”的方案得到16票的支持, 而列宁的提纲只获得15票的支持。
1月24日, 在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的会议上, 争论进一步展开, 三派都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列宁再次提出了立刻缔结单独的割地和约的主张, 他坚持认为, 在普遍的社会主义革命出现以前, 苏维埃俄国必须坚持下去, 而这只有缔结和约才能做到。布哈林认为列宁的立场是错误的, 必须从国际主义的角度来看待社会主义共和国; 若是签订了和约, 保住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却会失掉国际革命运动的良机。洛莫夫甚至反驳列宁说, 我们想为了保住婴儿(社会主义共和国) 而放弃战争, 然而, 或许正是我们被扼杀, 才能发动起西方的革命, 而如果签订和约, 就意味着向德国帝国主义投降。左派共产主义者甚至认为, “为了国际革命的利益, 我们认为, 作好可能丧失目前完全流于形式的苏维埃政权的准备, 是合适的。” 托洛茨基派则主张尽可能拖延停战期限, 但不签订和约。
在此期间, 托洛茨基率领苏俄和谈代表团再次前往布列斯特与德方谈判, 列宁曾和托洛茨基约定: 德国人不下最后通牒, 我们就一直坚持(拖延) 下去, 等他们下了最后通牒才让步。2月10日, 德方提出一个最后通牒式的声明, 要求立即根据德国提出的条款签订和约, 声称如果遭到拒绝, 就立即恢复军事行动。面对这种情况, 托洛茨基没有按照事前与列宁的约定签署条约, 擅自以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人民委员会的名义发表声明, 单方面宣布结束同德国、奥匈帝国等的战争状态, 同时向俄国部队发出全面复员的命令①。代表团随即离开了布列斯特, 使和约谈判至此中断。
2月15日晚, 苏俄政府收到德国关于中止停战和恢复军事行动的正式通知。面对突如其来的最后通牒, 党中央委员会就是否接受德方条件、恢复谈判召开两次紧急会议进行讨论。17日晚, 有11名中央委员出席会议, 结果以6票比5票否决了列宁的主张。次日上午, 党中央委员会继续开会, 列宁又一次提议就恢复和谈、缔结和约的问题进行表决。然而, 列宁的方案再次以6票支持、7票反对的结果遭到否决。2月18日中午开始, 德军向苏俄发动了全面进攻。形势十分危急, 当晚, 党中央不得不再次开会商讨对策并通过决议, 以人民委员会的名义向德方提议重开谈判。但此时己丧失了进行和谈的最佳时机, 德军发动了全线进攻, 在短短的5天内, 德军在整个东线深入苏俄领土200多公里。2月23日上午, 苏俄政府才收到德方发来的回电, 实际上也是一个最后通牒, 其中包含比两周前更为苛刻的新的媾和条件, 并限定在48小时以内接受所有条款, 派全权代表在3天以内赴布列斯特签署和约。
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态势, 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不得不在当天召开会议讨论对策。这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央全会。列宁首先发言, 要求抛弃空谈革命的政策, 立即缔结和约, 托洛茨基、布哈林继续坚持原有的立场, 斯大林模棱两可。经过激烈的争论, 大家仍是各持己见。这时, 列宁提出对是否立即接受德方提出的媾和条件进行表决, 并声明如果不接受他的方案, 他将提出辞职, 因为他不能为错误的决策承担责任。最后表决的结果是, 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 布哈林等4票反对, 托洛茨基等4票弃权, 列宁的提议获得通过。这个决议被通过, 标志着列宁的正确主张在中央委员会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那时起, 列宁的主张被称之为“中央的路线”。第二天凌晨, 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以116票赞成, 85票反对, 26票弃权的结果同意了签订和约的决议, 决定接受德方提出的新条件并派遣代表团赴布列斯特签订和约。
这是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后第一次围绕国家命运重大决策的党内争论。争论中各抒己见、平等相待, 民主气氛浓郁, 开创了一个正确解决党内意见分歧的良好先例。历史的经验证明, 列宁不但在对待布列斯特和约问题上的策略思想是正确的, 同时, 在对待党内意见分歧时, 他能坚持真理, 不随波逐流, 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立场, 又模范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 在自己意见没有获得多数通过时, 能顾全大局, 不计私利, 服从决议; 而当自己意见获得多数通过后, 仍尊重少数反对者的民主权利, 平等待人、和谐共事。这些都说明, 列宁是遵守民主集中制的模范。不可否认的是, 这样的争论, 旷日持久, 会消耗人们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