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重大项目“文明模式与俄罗斯外交”阶段性成果
“试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比中俄文化的发展特性”,郭小丽,孙静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基地重大项目“文明模式与俄罗斯外交” (08JJDGW260)的阶段性成果。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的发展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特别是在鸦片战争之前。虽然也曾有游牧部落侵入并建立了某些王朝,但最后都被汉化。俄罗斯则不同,它始终在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摇摆不定。988年,古罗斯接受了基督教,成为西方世界中的一员;但接下来蒙古鞑靼二百多年的统治又给它烙上了难以抹去的东方文化印记;18世纪,彼得大帝的改革再一次将俄罗斯拉入西方文化的世界;十月革命后,苏联成为政治意义上东方阵营的领袖;上世纪90 年代,西方的民主瓦解了这个东方世界的领袖,于是,俄罗斯重返欧洲的呼声得到了广泛响应。作为一个文化上后起的民族,俄罗斯的文化在一次又一次的东西方文化冲击下不停地发生着断裂和突变。中外学者从各自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谈到过中国文化的连续性与俄罗斯文化的断裂性问题。
巴赫金认为,各民族文化都在历时与共时这两种对话格局中得到发展。但从中俄文化的总体发展特性来看,历史上中国文化的发展以“我—我”的历时性对话为主,而俄罗斯文化则以“我—他”的共时性对话为主。前者是形成中国文化连续性特征的原因之一,后者是造成俄罗斯文化断裂性发展的重要内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