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在东西方之间——涅夫斯基外交及其评价”
“在东西方之间——涅夫斯基外交及其评价”,姚 海,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明模式与俄罗斯外交》(项目批准号:08JJDGJW260)的阶段性成果。
【内容提要】涅夫斯基对西方政策的重点是同瑞典人、日耳曼人、立陶宛人争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同时发展同西方的贸易和文化关系,并在这种交往中保持罗斯的独立性。他的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与鞑靼蒙古结盟,其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在罗斯内部的权力地位,以及在同西方的争夺中稳定后方。涅夫斯基的外交是实用主义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核心利益而在东西方同时开展活跃的外交,甚至不惜让罗斯付出高昂的代价、承受巨大的牺牲。
13世纪初期,处于封建分裂状态的基辅罗斯遭遇到巨大的外部冲击。作为欧亚之间的一个独特的文化世界,罗斯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1206年,在亚洲的腹地,发生了决定未来世界命运的事件。铁木真自称成吉思汗,开始了蒙古人向中国、土耳其斯坦、小亚和欧洲的征伐。在此之后大约20年,1223年,成吉思汗的骑兵在卡尔卡河畔重创罗斯王公的军队。1237—38年的冬天,蒙古人第一次蹂躏了东北罗斯。1240年夏天,拔都征服了罗斯南部各公国。这年12月,蒙古大军占领了基辅。
差不多同时,在欧洲也发生了同样重要的事情。1204年西欧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并洗劫了这座城市,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被推翻。罗斯感受到了现实的威胁。也是在1240那一年,瑞典人、日耳曼人和立陶宛人进入了罗斯土地。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1]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了罗斯历史舞台。通常认为,在当时罗斯遭鞑靼蒙古征服、受西方强敌威胁的局面下,涅夫斯基作出了在西方抵御侵略、在东方寻找盟友的选择。涅夫斯基的对外政策受到俄罗斯东正教会、俄罗斯国家和俄国传统史学的高度评价。在他死后300年,俄国东正教会将他纳入圣徒之列。彼得时代,他的外交活动被塑造为俄国外交的典范。1917年十月革命后,作为俄国外交象征的涅夫斯基一度被淡忘,但1930年代开始恢复了对涅夫斯基对外政策的传统理解,即同金帐汗国的结盟是对西方十字军的反击。1980年代以来,俄国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涅夫斯基的对外政策及其对罗斯和后来的俄罗斯的影响,并出现了根本性的意见分歧。一种意见继续肯定他的外交对俄罗斯的意义,把他视为民族英雄,并提出要恢复传统,将他作为俄国外交的庇护者;[2][2]但也有不少人试图揭穿几个世纪以来关于涅夫斯基外交活动的神话,称他为民族罪人、“俄国历史上的撒旦”,“背叛和出卖了罗斯的人民和罗斯的自由……残酷地扭曲了他们的历史命运”。[3][3]
研究涅夫斯基的对外政策的具体内容,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外交遗产的实质及其对此后罗斯和俄罗斯外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