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完成俄罗斯转型 是普京的历史使命”
来源:东方早报
原文链接:http://www.dfdaily.com/html/51/2012/3/7/755145.shtml
“完成俄罗斯转型 是普京的历史使命”
作者 早报记者 裴浩慈 发表于2012-03-07 03:37
“实用主义是俄罗斯非常重要的政治原则,在目前的俄罗斯政坛,只有普京可以为俄罗斯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未来发展目标,反对党则在政治准备和知识积累方面,都没有足够的能力为俄罗斯展示出不同的愿景,因此很难真正与普京抗衡。”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昨天在评论本次俄罗斯大选时表示。
昨天,由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的“2012年总统选举与俄罗斯的发展前景:新阶段、新议程、新挑战”学术研讨会召开。
冯绍雷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俄罗斯未来的发展很难遇到实质性的外部威胁,欧洲、美国和亚洲国家都不会成为威胁俄罗斯的力量,这一点在俄政治精英层已有共识,但俄罗斯能否在社会进步与秩序稳定、和谐中保持平衡,决定着俄罗斯未来的发展前景。他指出,普京的当选也并不意味着中俄关系的发展会一帆风顺,中俄在未来还将面对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的变化和挑战。
俄社会基本问题未变
普京当选后即表示准备与反对派合作,不过俄罗斯警方依然强力镇压了反对派的游行,而反对派则誓言未来将继续对普京施加压力。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余伟民教授认为,虽然每次总统换届都会发生一些新变化,但俄罗斯社会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并没有改变,从叶利钦开始的转型问题仍然是当代俄罗斯的基本矛盾。当前俄罗斯政治体制仍然呈现出过渡时期的典型特征,苏联时期的政治体制已经终结,但是民主政治制度并没有完全建立,国家主义和威权主义主导下的现代化成为了当代俄罗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普京正是这种体制的代表,他的胜利意味着俄罗斯民众仍然支持这种形式。但是威权主义并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它只是一种当下的选择,并非长久的目标,俄罗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变革,从而完成政治与社会的转型,这也是普京的历史使命。
但余伟民认为普京并没有明晰表达出对社会进一步改革的承诺。“俄罗斯社会的发展到今天,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并没有根本的变化。仍然是苏联解体之后的转型过程。俄罗斯需要进一步的社会变革,普京的宣传和文章应该要表达出对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执政纲领,作为一个强势总统,他不说,也许是他不想做。”
经济前景面临挑战
59岁的普京为了重返克里姆林宫第三次出任总统,不惜付出沉重代价,承诺上任后对重点公共部门的薪酬开支增幅会占到GDP的1.5%,即未来几年每年多出300亿美元。他还承诺增加其他社会支出。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就此对媒体表示,这些承诺的所有成本每年占GDP的比重可能高达2%。俄罗斯财政部一位消息人士私下对媒体表示,这些成本到2018年时可能占到GDP的3%。英国咨询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一份独立评估显示,普京选举相关承诺的总账单可能更高,相关支出到2018年时或高达4.8万亿卢布(1650亿美元),将占GDP的4%~5%。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余南平指出,俄罗斯当前的创新经济发展缓慢,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未来全球货币流动的大背景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石油价格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未来几年内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压力将非常大。如果不做制度性改革,俄罗斯很难获得新的红利因素,将面临巨大困难。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俄罗斯还没有准备好,俄罗斯的市场是畸形市场,无法创造市场红利,而不能创造市场红利就不可能带来现代化。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李新同样认为,俄罗斯是否能融入世界经济还是个问题。“首先,加入WTO并不会使其和美国经贸实现正常化,美国并不会给俄罗斯优惠国待遇;第二,和欧盟形成自由贸易区也没有很大希望,欧盟一直把俄罗斯看做欧洲的亚细亚;最后,如果想建立欧亚经济联盟也存在不确定性,因为中亚国家间矛盾深厚。”
实用主义外交两难
对于俄罗斯未来的对外关系,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教授刘军认为,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存在着某种常态化的内容,它一方面在排斥西方,一方面又在拥抱西方,美俄关系就是一个不断重启再重启的过程,根本不存在是否会重启的问题,而是何时重启,怎样重启。俄美关系的重新启动需要抓住机会,新的突破很有可能是在经济领域。
但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教授杨成却表示,俄罗斯政治外交中的实用主义实际上体现出的是其深层次的身份结构失衡的问题。俄罗斯自认是一个大国,但在西方国家眼中,无论是从文明的意义还是国际事务的层面,都将其视为边缘国家。俄罗斯希望获得西方的认同,又不满于西方小伙伴的地位,这也就造成了它在对外战略选择上的矛盾与困惑。因此,在他看来,中俄关系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复杂的,有停滞的可能,也有进步的希望,需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把握。
见习录入编辑:周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