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报》:中国和中亚:经济合作好戏多
来源:文匯报
转载链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hqsc/201212/t20121230_868411.html
《文匯报》:中国和中亚:经济合作好戏多
中国和中亚:经济合作好戏多 资金流、物流、人流、信息流“互联互通”;清洁能源、环境保护、投资贸易“可持续发展”
引言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一次会议12月4日至5日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召开。上合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以经济合作为主要方向和重要基础。本年度总理会晤的多项议题和决定中就有关于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经济合作项目的实施,深化各国的经贸联系。
近年来,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外,中国与中亚的地缘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商贸往来更加频繁。如今,中国和中亚同时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地区间商贸制度安排还在持续推进之中。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中亚经济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暨国家开发银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王海燕副研究员,探析欧美金融危机以来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地缘经济合作的前景。
结构转型推创新战略
记者:你今年出版的专著《新地缘经济:中国与中亚》是基于您多年来对中亚经济的观察和研究。您认为中亚国家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出现了哪些新动向?
王海燕:中亚国家都是转型国家,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成为它们经济转型道路上的一道分水岭。中亚国家相继独立后10多年的转型着重于所有制和外贸体制改革,几乎推行了包括国民经济命脉在内所有领域的私有化进程。2008年之后,它们认识到,能源、通信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大规模被西方财团掌握给它们的经济带来很大隐患。因此,中亚国家提出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将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产业,尤其是能源和金融等产业收归国有。
与此同时,中亚国家仍然坚持开放市场和吸引外资。前不久,塔吉克斯坦加入了世贸组织,哈萨克斯坦因受制于农业等因素还未能“入世”,但是加入比世贸组织条款更“优惠”的俄白哈关税同盟对该国的经济影响很大。
此外,促使中亚国家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因素还有俄罗斯近年来提出的创新经济战略。俄罗斯已将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参与更多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推动经济更加开放作为长期国策,中亚国家也纷纷提出创新经济战略,但是发展情况略有不同。
中亚国家产业结构都很不完整,前苏联时期的“大分工”导致这些国家的技术工人力量总体比较薄弱。乌兹别克斯坦机械工业基础在中亚五国之中最为雄厚,目前是唯一能制造飞机的中亚国家,还拥有比较强的农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此外重视专利保护也让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我认为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后发优势。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投资。哈萨克斯坦是近年来吸引外资最多的中亚国家,但是目前来看外资集中于油气和矿产资源领域,对其他产业有挤出效应。哈萨克斯坦希望外资更多进入农业和服务业,尤其是作为中亚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致力于将阿拉木图打造成中亚最大的金融中心。
吉尔吉斯斯坦没有突出优势产业,伊塞克湖水电开发也因该国政局不稳难以吸引到投资。塔吉克斯坦经济还比较薄弱,水电业、铝业和农业是主要产业,因为和邻国存在水资源争端,发展很不稳定。土库曼斯坦以能源和纺织业为主的经济模式比较单一。
合作致力于“互联互通”
记者: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近年呈现哪些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国作为这些年在中亚地区迅速崛起的市场力量,和其他国家存在什么样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王海燕:上合组织中期发展战略提出大力发展金融、能源、通信、农业四大领域的经济合作。发展交通物流也为中国和中亚各国领导人所重视。中国近年来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包括“资金流”即金融、“物流”即交通、“人流”即签证和教育合作以及“信息流”即通信、媒体合作等方面。此外,涉及民生的农业合作也很重要。
中亚国家非常需求投资,也很欢迎中国的投资,中国已经对中亚国家发出了两笔100亿美元的信贷。他们认为一些西方国家的投资和贷款的附带条件会让这些国家的经济自主性受到制约,但是中国的投资不存在这种情况。
企业投资层面,中亚市场曾被认为规模较小而不被看重,但是随着欧美经济危机的发酵和上合组织影响力的上升,中国企业近年来对中亚越来越感兴趣,一些中高端品牌也开始主动接触中亚市场。而中国企业近年来在中亚国家鼓励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尤其活跃,以成本优势在多项竞标中击败其他竞争者。
但是,中国企业在投资当地的时候,必须注意到中亚国家投资要求的转变。这些国家并非“来者不拒”,比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就业,在能源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都提高了投资门槛。中国的一些大型国企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政府应该对海外的中国民企加强管理。在中亚国家,民企投资占所有中国企业的投资比重已经达到70%以上。
当然,中国企业目前在中亚国家的市场上面临着来自俄罗斯、土耳其和欧美等多国企业的竞争。比如,在食品工业领域,土耳其和俄罗斯是中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在重工业产品领域,俄罗斯是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产品有价格优势。在通信领域,欧美国家是中国的主要对手,中国企业在当地发展很快,但应当避免彼此间的恶性竞争。
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记者:你在专著《贸易投资便利化——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中指出了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性。上合组织认为,推进旨在降低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成本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是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在这一地区,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面临哪些制约因素和障碍?中国和中亚国家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应对?
王海燕:最近10年,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成为全球趋势。在2008年之后涌现出一些全新的或者是对已有制度进行更新的贸易制度安排,加强功能领域的合作。俄白哈关税同盟在一些制度安排上走在了上合组织之前,而上合组织内的贸易投资便利化近年来进展较慢,原因有组织内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争端多,由于效率、资金问题导致许多项目落实缓慢,还有非传统安全因素等。目前双边合作态势好于多边合作。
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升海关、交通运输、出入境检验检疫、金融、信息交流等功能领域的合作非常重要,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是要确保本国各有关政府部门和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协调和沟通。比如,中国现在实行“联检”制度,只要其中涉及的一个部门政策有所改变而没有及时通报,就可能导致与中亚国家贸易口岸排起长队。这还包括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检验检疫和交通运输等标准的统一化建设,以降低企业贸易成本。现在一些中亚国家还在采用前苏联时期的标准,与现行国际标准有所出入。
二是要推进人民币和卢布的区域化以及区域内货币互换。前者目前推进比较顺利,后者的落实受制于各国货币需求量的不平衡。上合组织目前希望推动离岸贸易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其他金融合作措施。对于后者,中亚国家意愿很强,但是中俄之间互有博弈。
三是可以从改进签证制度着手,减少阻碍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人为因素。
我认为,中国可以参考俄白哈关税同盟,推出一些包括区域内国家的优惠的贸易投资制度,加快功能领域的机制创新。中国还可以争取加入更多这一地区的贸易机制以借鉴经验和更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
记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本次总理会晤发表的讲话中指出,上合组织成员国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本区域的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您认为对于这一地区应当如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王海燕:上合组织以前就提过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次温总理提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明确了这一点,我认为这个提法非常重要。上合组织关注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包括发展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内容,这是成员国之间达成的共识。
我认为在这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不仅应当包括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应当包括投资、贸易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中国企业投资中亚不能急功近利,而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而政府在推动企业投资的时候也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另外,实施一些重大项目的时候也要有可持续发展意识,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