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周边关系与中国的成长(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转载链接:http://politics.gmw.cn/2013-01/09/content_6309380.htm
《光明日报》:周边关系与中国的成长(1)
本期主题
“周边”之于中国意味着什么?这样一组数据或可说明:中国有2.2万公里陆地国界线,与14个国家陆地相邻,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同8个国家隔海相望。良好的周边关系自然是中国周边政策的目标和真诚的愿望,也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周边地区也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演变。周边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周边问题的研究已刻不容缓。
2012年9月2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共同参与建设,联合国内国际知名智库的创新型研究机构——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周边中心”)正式成立。日前,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光明日报在上海联合主办“周边合作与中国成长”大型学术论坛,多位国内外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一线专家学者与会,围绕中国成长过程中的周边形势、周边治理的历史经验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等核心议题,提出了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操作性的建设性观点。本期摘编与会专家观点,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对“周边关系与中国成长”的关注和思考。
一列火车从满洲里国门下穿过开往俄罗斯 光明日报记者 陈旭摄
冯绍雷
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冯绍雷:
周边问题研究需要加强
周边问题是否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周边”这一现象,就像区域或者次区域等范畴,具有明确而客观的研究对象,虽迄今还难以给出一个十分明晰精确的界定,但是却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首先,在每一个大国的周边问题中,都存在内外两个方面,即疆域之内的相对于本国行政、经济或文化中心而言的边远部分,以及疆域之外的邻国或相邻地区,这两个部分往往是紧密联系的;其次,每一个大国的周边问题当中都有着物质和精神状态这两个方面,不仅有着超越国界的物质交往,还有着精神层面的向外辐射区域;再次,周边问题的当下特点包含着主客观两个层面,包括对于中心和边缘的认定,对于区域或国别的文化偏好的向度,实际上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见得都有共识;最后,“周边”范畴的境外部分中,还有“近邻”与“远邻”之分。进一步推敲的话,还包含着周边现象在古今中外的各种变化。总之,这些共同的内容都是所谓“周边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的周边问题具有特殊的功能与作用。中国有着异常复杂的周边态势,国界行走方向和环境复杂多变,山川河海等地表景观面目多样,尤其是战略安全环境的严峻状况,几乎都是其他大国所没有的。但是,30年来经营周边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以通往各方的交通运输、能源管道以及贸易通道所构成的“大周边”正在逐步形成。鉴于中国周边问题与全球发展趋势、与区域合作的前景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因此,中国周边的问题将始终是全球性、区域性、与国别状态的一个动态综合。中国处理周边问题的立场不会拘泥于一国自身的利益和谋划,必定会是全球眼光和本土情怀这两者之间的一种超越与反思。
王缉思
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王缉思: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是要破解历史上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对抗的宿命,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开辟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模式、发展水平方面差异巨大的两个大国之间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范例。
中美两国在政治上深度交往,经济上日益相互依存,目前没有发生战略对抗的现实可能。在这个意义上,中美两国已经建立了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新型关系的雏形。然而,近年来两国主流社会之间的相互疑虑显著增加,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对抗因素。如果不能通过实际行动和政策调整来弥补中美战略互信的“赤字”,建立防止冲突的有效机制,两国间出现敌对状态的危险就会增加,新型大国关系便难以构建。
阻止中美两国重蹈大国争霸覆辙的因素很多。除了中美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关键因素之外,两国在国际安全和全球治理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共同利益。美国无力同中国周边国家结成反华包围圈,而中国也无意在国际上建立反美联盟。两个国家的发展重点都在国内,对外战略基本出发点都不是寻求相互对抗。
我们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议是:第一,两国政府应该向本国和世界公众明确表达中美合作的价值和可能产生冲突的危害,显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决心和信心;第二,应该改善各自国内的政策协调机制,并在两国的国家安全部门之间建立危机预防和危机管理的机制;第三,尽快启动中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同时加快中美投资协定的谈判进程,争取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第四,在广泛的国际安全问题上进行实质性的合作,显示双方在安全领域同样可以扩大利益汇合点;最后,两国政府应当支持各自的重点智库,就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议题进行长期的合作研究,提出更多实质性建议,以谋求更大的战略共识。
沈志华
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华:
周边关系的研究需要重视历史
对于中国周边关系的研究,以及一般国际关系的研究,有结构性或体制性两个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层面是学者与国家职能部门或决策机构的沟通、合作。第二个层面是研究现状的学者与研究历史的学者之间的沟通、合作。因此,在我们这个协同创新平台,需要重视历史研究,特别是近代史和当代史研究。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史和中朝关系史,对周边关系问题也有一些体会。我们在上世纪50—60年代处理周边关系问题,往往不是以国家利益为标准,而是看重意识形态。其实,国家利益才是长远的、永久的。不管它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处理周边关系的问题应该有统一的、一致的原则,应该以长远的国家利益为基础,以现代国家关系通行的准则为标准,而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要想把历史问题搞清楚,要想梳理出一个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历史脉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收集、整理和解读档案文献。我们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下一步的研究重心是冷战时期的中国边疆与周边关系,而首要的工作则是收集和整理中国与周边国家(中苏、中朝、中蒙、中印、中越等)历史关系的档案文献。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的研究才能深入下去,才能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周 弘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周弘:
亚太与周边地区的中美欧关系
今年7月12日,美欧在柬埔寨首都金边联合发表了一个关于亚太地区的专题宣言。宣言除了强调就亚太地区进行“更加紧密的双边磋商”以外,还特别提到了南中国海问题,对中国周边事务表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我认为,美欧的联合宣言并不意味着欧盟有可能、有意愿、有能力在亚太和周边承诺政治或军事责任。
先看一下美欧之间的关系,以确定他们的合作性质。美欧之间的经济依存度很高。美欧之间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所占的全球份额均高于中欧,美欧之间设有专门针对第三国的双边协调机制,特别是设有专门针对中国的战略对话机制。此外,美欧之间有文化传承关系,长期以来都对中国崛起抱有某种类似的担忧。美欧关系根深叶茂,非比寻常。美欧之间的密切关系使美欧在对待一些全球或地区性事务方面都保持了相对一致的态度。
再看一下中欧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欧盟对中国的态度。中欧关系的主体和主题都是经贸。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出口依赖程度很高的欧盟来说是绝对的利好因素。此外,在欧债危机中,一些欧盟国家通过吸引外资来刺激生产,缓解危机,也为中国扩大在欧洲投资提供了机遇,所以中国对欧洲投资快速增长,加强了相互关系。不过,欧盟内部发展极不均衡,也决定了欧盟和中国关系的多面性。
在亚太和周边,欧盟难以像美国那般介入。欧盟在亚太地区的巨大利益在于稳定的市场,所以,欧盟在亚太地区寻求的是建立双边自贸区的机会,而不是参与军事冲突的缝隙。欧盟作为整体在亚太和周边地区的最大利益是繁荣贸易和平衡经济,而不是冲突或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