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中国变量改写中亚油气格局
来源:凤凰网
转载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911/10650681_0.shtml
凤凰网:中国变量改写中亚油气格局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主席习主席近日在哈萨克斯坦阐述中亚政策时,发出这样的提议。
古老的“丝绸之路”,如今正成为一条能源大通道。能源合作,已成为中国与中亚之间最重要的合作内容。目前,中亚已经是中国的重要能源来源地,但其重要性到底几何?在这项互惠的合作中,中国又给中亚带来了什么?
“在中亚至中国的原油管道、天然气管道贯通之后,中国已经彻底改变了中亚的油气供应格局。俄罗斯不再一家独大,中亚地区也已经初步实现了其油气出口多元化的战略。”10日,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成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陆上能源大通道
在习主席访问中亚四国期间,能源合作的好消息不时传来。
3日,习主席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将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建设,并尽早启动D线建设。根据两国联合宣言,D线定于2016年建成通气。
当天,中石油集团还与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康采恩签署年增供25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购销协议。至此,双方协定的天然气购销总量达到650亿立方米/年。4日,由中石油承建的土库曼斯坦“复兴”气田一期工程竣工投产。该气田是世界第二大单体气田,目前探明储量4万亿至6万亿立方米。
目前,中亚天然气管道已经有两条直径为1067毫米的管道贯通,设计输量为300亿立方米/年。得益于这两条管道,中土双方已经成为对方最大的天然气贸易方。2012年,中国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212.9亿立方米,占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的51.4%。未来,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D 线的开通,预计其在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
在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出口量已经占中国进口量半壁江山的同时,哈萨克斯坦对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脚步也在加快。
7日,中哈天然气管道二期第一阶段(巴佐伊-奇姆肯特段)竣工通气,这将开启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大规模供气的历史。
目前,中哈天然气管道一期工程已经实现双线投产,但该工程是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哈国境内段,主要职能是转运来自土库曼斯坦的气源。二期工程是一条新管道,在奇姆肯特与中亚天然气管道连接,在到达巴佐伊后将继续延伸,即二期工程第二阶段,终点是哈国西部里海地区的别伊涅乌。
预计到2015年,中哈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将全线贯通。到时,哈萨克斯坦西部油气区的天然气即可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预计年输气能力100亿立方米,未来根据气源及市场情况可提高到150亿立方米/年。
除天然气之外,中哈之间的能源合作目前更多集中于原油领域。7日,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公司董事会主席门巴耶夫宣布,中国石油[0.73% 资金 研报]天然气集团公司将以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卡沙甘油田约8.33%的股份。该油田位于里海沿岸,预计其储量达350亿桶,号称“全球最大油田”。
目前,起自里海沿岸到中国新疆的中哈原油管道已经贯通,到2012年末该管道管输原油进口已累计突破5000万吨,哈萨克斯坦也将成为中国第八大原油进口国。
除了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之外,乌兹别克斯坦也是中国的油气进口国之一。9日,中石油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两份油气勘探、开发合作协议。在此之前,乌兹别克斯坦已经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乌段向中国输送天然气,预计到2016年前其供气量将达到100亿立方米/年。
中国带来的变量
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国,中亚五国在某种意义上是俄罗斯的“后院”。“在中亚至中国的油气管道贯通之前,中亚国家的油气出口严重依赖俄罗斯。但中国改变了这种格局 。”杨成说。
中亚是世界上天然气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在前苏联时期,中亚地区天然气主要外运途径是“中亚-中央”天然气管道,该管道将中亚的天然气源源不断输往俄罗斯、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
近年来,中亚各国在努力摆脱对“中亚-中央”天然气管道的依赖。“这符合中亚地区国家的利益。”杨成说。
目前,中亚地区已建成一条通往南方的通道,即土库曼斯坦-伊朗天然气管道。该管道分两部分,分别为1997年投运的科尔佩杰-库伊管道,以及2010年通气的达乌列达巴特-汉格兰管道。但这两条管道的输气能力并不算高,分别为80亿立方米/年和60亿立方米/年。
此外,土库曼斯坦还规划有跨里海管道、至印度管道等,但受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影响,这些管道在推进的过程中并不顺利,目前都还停留在规划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中亚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成为改变中亚油气格局的最重要变量。
受益于中亚至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土库曼斯坦已经摆脱依赖中亚-中央天然气管道的格局,中国已经成为其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但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仍未彻底摆脱困局。
中国商务部驻哈萨克经商参处的数据显示,2012年哈萨克斯坦共开采天然气402.6亿立方米,出口88亿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出口俄罗斯。在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也是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对象,2012年出口87亿立方米,2013年双边达成协议出口量为75亿立方米。
中国正在改变这一结构。根据规划,到2015年和2016年,中哈、中乌之间的天然气进出口量都将达到100亿立方米,其时中国或将成为哈、乌两国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对象。
在原油进出口方面,中亚地区的原油储量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在中哈原油管道建成以前,哈萨克斯坦原油除少部分用油轮运往里海沿岸外,只能通过管道过境俄罗斯出口到欧洲。但中哈原油管道在2009年贯通后,输油能力不断提升,到去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原油出口已经超过1000万吨。
在习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中、哈确认将扩建中哈原油管道,这意味着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量将进一步提高。
中亚之外
借着能源合作的东风,中国正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中亚之于中国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中亚本身。习主席7日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要加强道路联通,“打通从太平洋[0.00% 资金 研报]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
从中国往西的陆地通道,远至欧洲波罗的海,近至南亚、西亚,中亚都是最佳的通道。目前,中国向西的陆地通道,已经有“新亚欧大陆桥”,但这条“大陆桥”并不通畅。北京交通大学铁路方面专家赵坚对导报记者表示,新亚欧大陆桥的全线通而不畅,从中国直达至西欧的铁路货运微乎其微。
对于新亚欧大陆桥通而不畅的原因,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孙炜曾撰写报告分析,虽然运输距离较短,但沿线国家对铁路的管理体制仍以垄断为主,缺乏竞争,导致陆桥运输的运费比海运要高很多,因此通而不畅。
也许正是因为新亚欧大陆桥不通畅,才有了“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习主席9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议,要早日实现“中国- 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公路全线贯通”。这条铁路,就是中方规划已久的“中吉乌铁路”。这条铁路再往西,可通往伊朗甚至西欧。如果该路打通,亚欧大陆将新添一条贯通东西的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