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五通”引领,上合打造“升级版”
来源:解放日报
转载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3-09/13/content_1092356.htm
《解放日报》:“五通”引领,上合打造“升级版”
解放-复旦国际论坛第69期
主持人:本报记者张全
嘉宾:潘光(上海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
赵华胜(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
王海燕(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今天,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启幕。而在之前赴哈萨克斯坦的访问中,习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同中亚国家“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在新形势下,中国同中亚国家、上合组织的合作将如何打造“升级版”?
提出向西开放创新思维
主持人:此次习主席出访,中国的“西进”战略成为一个热议词汇。如何评价中亚国家以及上合组织在“西进”战略中的作用?
潘光:“西进”是学界的提法,官方正式的说法是“向西开放”。“西进”包括中亚、南亚、中东等地区,中亚是中国向西开放的优先方向,是中国连接亚欧的通道,上合组织是中国向西开放的主要平台。
习主席“丝绸之路经济带”、“五通”的提法,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创新思维,把中国与中亚政治、经济、文化合作的内涵都融合在一起。
其实早在“上海五国”时期,中国就宣扬丝路精神,但着眼的是文明对话。后来美国提出了新丝路战略——以阿富汗为枢纽,将中亚南亚连在一起,保证这两个地区在美国撤阿后,仍能持续提供利益输送。虽然美国这一战略并未排斥中国,但中国也不可能跟着美国的思路走。如今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一是表明要在同中亚国家经济合作领域更有作为,进而打通中亚、南亚、西亚的脉络;二是体现要在中亚国家中发挥更大驱动力,跟美国的中亚战略形成互补、竞合的关系。
王海燕:中国同一些中亚国家的双边、三边合作,能起到通过次区域合作带动区域合作的功效,增进上合组织的活力。例如,中哈在2011年成立了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就是想通过试点运行,开创物流合作的新模式。中国与中亚的合作,也有利于新疆更好地发挥“国际航空港”、经济合作枢纽作用,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四“流”助推区域便利化
主持人:有评论把此次习主席出访中亚概括为“提升安全和能源战略合作”。还有专家称应打造上合组织共同能源空间。中亚安全面临何种新形势?在经济合作方面的优先任务是什么?
赵华胜:安全合作仍是第一要务。近年来中亚国家恐怖势力有活跃之势,它们的基地多位于或邻近阿富汗。美国从阿撤兵后,上合组织势必更大程度地介入阿富汗问题。上合组织应该推出自己的阿富汗问题纲领,应定位于国际合作框架内的独立角色,而不是美国和西方分配的角色。
说到经济合作,能源是重要领域。但合作如何做好顶层设计是一个问题。比如,俄总统普京也提出过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但俄总统驻上合组织特别代表巴尔斯基曾表示,这是一个非正式的交流机制,故而务虚大于务实。而且,成员国资格、加入后能否享受价格优惠等都是问题。所以一方面,上合组织成员国还要加强协调;另一方面,在美国页岩气革命背景下,如果脱离国际能源的大市场,仅仅是搞成封闭的能源空间,恐怕也是不现实的。
王海燕:经济领域的优先任务是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这包括四个“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
资金流方面,中国一直在推动上合银行。虽然早些年遇到一些阻力,但近年成员国的观念有所变化。中国跟俄、哈、乌都签署了本币互换和结算协议,一些中亚国家积极谋求本国货币在香港的挂牌交易业务,上海和俄罗斯都在打造金融中心。希望上合银行能像金砖银行一样,尽快落实出资规模和份额。
物流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最为关键。贯通中吉乌的铁路是我们希望启动的项目。中亚国家还特别希望通过第二欧亚大陆桥等通道,借助中国这一“走廊”打通海洋出口,实现跟东南亚等国的经贸畅通。作为上合观察员国,印度、巴基斯坦也希望获得里海的资源。管道建设方面,未来或许能覆盖到伊朗,打通南亚和西亚。此外,吉尔吉斯斯坦具备打造成中亚物流集散中心的潜质。
信息流方面,电子商务的对接可以成为未来合作方向;人流方面,主要是免签证、旅游。哈方一直在呼吁简化签证制度。
多举措并用扩大凝聚力
主持人:王毅外长提出,要努力把上合组织打造成政治、安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利益共同体。应该如何解读?在中亚各国还存在一些内部矛盾的背景下,如何增强它们对这一组织的归属感?
潘光:如果考虑到苏联时期中俄互有龃龉、中亚尚未成为独立实体,那么现在 “利益共同体”的提法无疑是历史上第一次把中国、中亚、俄罗斯结合到一个实体中,是一种首创,也确实是由于各方利益的高度融合所致。
然而,大利益的趋同,不代表没有小利益的摩擦。成员国间的水资源问题、边界纠纷等等,这些上合组织并非不能参与调解,而是当事方中的一方往往不愿通过多边解决。上合组织能做的,是继续采取平等、协商一致原则,在框架内做好团结成员国的工作。
赵华胜:利益共同体,就是要共同发展,对每个国家都带来实际利益,而不是只为某个单一国家输送利益。这要求上合组织必须成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王海燕:减少上合组织“碎片化”因素,有很多事可以做。比如,有学者提出建立水资源、粮食安全协调委员会;比如,通过教育、留学相互培养人才。
机制联动拼搭“七巧板”
主持人:据悉,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拟于明年在上海召开。这对于上合组织加强同其他区域组织,如独联体、东盟、欧亚经济共同体等的合作,构建亚洲新型合作架构具有怎样的意义?
王海燕:这些地区性组织犹如“七巧板”一样,在整合区域一体化方面各有特色。亚信会议由哈萨克斯坦首倡,每四年开一届峰会。它的特点是成员国众多,有20多个,从建立互信和安全合作开始逐步扩展到经济议题。它以论坛为主要形式,有利于为促进地区和谐营造环境。中国从明年起任主席国,历时三年,将利用这一平台扩大区域影响。
相比之下,上合组织从成立伊始的“安全”单腿走路,到如今“政治、安全、经济、社会”的四轮驱动,处于均衡发展状态,在未来,经济合作是具潜力的领域。欧亚经济共同体则是由俄罗斯主导、坐实经济合作、整合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架构。
习主席表示,要加强上合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其实两个组织的合作早在2006年就正式启动了。未来,一方面要加强经济对话、磋商和协作。另一方面,各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期,形成了发展新思路。例如,俄罗斯提出创新发展战略;哈萨克斯坦公布战略发展规划,在2017年要办世博会;吉尔吉斯斯坦出台稳定发展战略;乌兹别克斯坦希望打造成中亚的高科中心……中国要善于利用这些契机,同各国分享如经济特区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对各国产生更强大的吸引力。唯有包容性发展,方能避免利益碰撞,推动区域合作步入更高水平。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解放日报国际部
协办单位: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