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上海亚信峰会:提升亚洲安全机制
来源:文汇报
转载链接:http://www.whb.cn/zhuzhan/jiaodian/20140117/1970.html
上海亚信峰会:提升亚洲安全机制
引言
5月20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将在上海举行峰会。
目前,欧亚地区正面临着一系列来自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挑战。全球权力结构的变化与转移、内生与外部力量的干预与威胁、冷战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让亚洲的发展伴随着矛盾的激化。
如何把亚信打造成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地区型安全机制?京沪学者就此交流了构建亚洲安全机制的研究成果。
上海亚信峰会如何赋予亚信崭新的活力?怎样借此次峰会提升亚洲的安全机制,共同应对共有的安全威胁,建设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在15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亚信会议: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京沪两地近40位专家学者和中国外交人员就此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亚信机制“升级换代”
专家们认为,建立中国新安全观,要从亚洲的现实出发。亚洲地缘政治错综复杂;文化、宗教信仰与意识形态差异很大;冷战时期延续下来的问题复杂; 岛屿与领土争端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未解;非传统安全因素突出,恐怖主义、极端势力与分裂分子猖獗,另有毒品走私、军火交易仍为隐患。亚洲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但也是世界上地缘政治局势最不稳定的地区。
在诸多矛盾难以一时解决的情况下,亚洲需要一个统一的,能够被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体制各异的成员国接受,并且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安全机制。亚信会议的举办,对于中国思考如何进行亚洲和平与安全环境的建构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和有力的平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认为,“以多边促双边”的亚信需要在总结过去20多年经验的同时,寻找更好的发展方向“升级换代”。
历经20多年,亚信会议已建立起初步的运行机制,通过了很多重要的基础性文件,如《亚信成员国相互关系原则宣言》、《阿拉木图文件》、《亚信会议信任措施目录》等等。专家们认为,有必要让亚信从一个仅仅更多讨论理念的论坛机制,向着更有能力解决冲突矛盾的、具有执行力的方向转变。
而首先要克服的,便是亚信成员国之间存在的历史影响和信任缺失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杨成认为,亚洲地区碎片化严重,国家与国家间的利益很不一致,并且差别很大,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难以就议题达成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亚信在地区安全与合作方面作用有限。亚信要成为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地区型安全机制,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安全利益紧密相连
安全机制的建立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应该在这次的亚信峰会上“借船出海”,首先满足解决中亚、欧亚地区的相关问题,为中国提供周边环境的安全与保障,也为向西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安全有利的环境。
“反恐问题应该成为这次亚信会议的重要话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认为,中亚与欧亚地区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变化,它的影响绝不低于中国在东部面临的一些安全上的挑战。伊斯兰极端势力在东亚地区的扩散和联动性增加,对中国是潜在的威胁。
冯玉军提出,中国应该借此次上海亚信峰会,未来为西亚地区提供安全产品,遏制极端伊斯兰势力在中亚地区蔓延的态势。
对于构建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来说,仅仅考量中国的自身利益是片面的。关心其他成员国的利益主张、利益关系与发展诉求,也是中国新安全观建立的重要环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泽认为,中国在积极参与引导地区对话和构建框架的过程中,不要过于强调主导的作用,才能真正增加互信,深化务实合作。
关于亚信会议背景下的大国竞争,中国前驻伊朗、阿联酋大使华黎明认为,在与中亚的合作过程中,必须考虑俄罗斯的“舒适度”。比如中国要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地区是中亚,而中亚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如何处理好与俄罗斯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因为经济带建设中的经济利益摩擦而影响中俄重要的战略合作关系。
从安全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亚洲的“一部分”。美国在亚洲有众多军事盟友,又直接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并且涉足台海、南海、朝鲜半岛等问题,所以它也是亚洲安全的重要一环。
如今,外部世界对于中国的日益增长的势头表达出一些忧虑和怀疑情绪。专家认为,应当利用亚信会议这个平台,更明确地表达中国的利益诉求,把不必要的误解说清楚。
当前各国利益交织空前密切,各种全球性的问题日益突出,世界越来越成为命运相连的地球村,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秉持什么样的利益观,应当通过“亚信”传递给世界。对于构建亚洲安全的机制,最重要的是要确保与成员国之间的友好与合作,最重要的是同这些国家结成命运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