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各方博弈下的乌克兰局势解读
来源:《新民晚报》
转载链接:http://xmwb.news365.com.cn/xmhq/201403/t20140306_1806247.html
刘军:各方博弈下的乌克兰局势解读
- 图片说明:刘军
各方博弈下的乌克兰局势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军
自去年11月乌克兰宣布暂停签署与欧盟的联系国协定以来,乌克兰局势3个多月来变得更复杂、更戏剧化。在一系列示威、暴力与流血冲突中,合法总统被罢 免,反对派成立新政府上台执政。国内东西部对立,分裂态势严重,俄罗斯与西方纷纷介入,俄罗斯还宣布将动用军事力量,与西方展开新一轮对抗。乌克兰危机到 底走向如何?它对周边国家乃至中国有何影响?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见解。 ——编者
1 俄视为“领地” 俄欧“抢”地盘
问:乌克兰冲突的背后,国内、国际各有什么原因?
答:乌克兰问题的产生是一系列复杂的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国内因素看,经济危机、宪政不稳、寡头干政、严重腐败等使人们对社会现状及当权者日益 不满。但本质上,乌克兰问题是乌克兰社会关于发展道路与价值观选择二元对立的直接反映。乌克兰西部与欧洲有文化、宗教的历史渊源,主张回归欧洲;而在东、 南部,俄罗斯族人占多数比例,尤其是克里米亚有近67%的居民为俄罗斯族人,当然更倾向于俄罗斯。
从国际因素看,乌克兰问题是俄罗斯与 西方争夺的焦点,俄罗斯视乌克兰为独联体一体化与欧亚联盟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而西方则主张将其纳入北约及欧盟框架中,艰难转型中的乌克兰不可避免地陷入夹 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在俄罗斯看来,后苏联空间仍是其传统的势力范围,尤其是北约、欧盟扩大到中东欧、波罗的海,失去乌克兰是难以想像的。就如布热津斯基所 说,失去乌克兰,俄罗斯就不能成为一个帝国。在普京极力推动的独联体一体化及欧亚联盟进程中,作为“斯拉夫三兄弟”的乌克兰将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冷战结 束以来,挑战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领导地位,试图在独联体地区有所斩获成为西方与俄罗斯相互博弈的一大特点。北约东扩、欧盟东扩、颜色革命、导弹防御等一 波波攻势相继涌来,乌克兰自然成为西方争取的一大重点。本次乌克兰所爆发的冲突就是西方试图将乌克兰纳入欧盟框架引发的又一轮危机。
2 乌国家分裂 可能性不大
问:乌克兰会不会分裂?
答:随着危机加深,关于乌克兰国家分裂的问题引起国际社会担忧。最早是西部利沃夫市宣布独立,紧接着是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决定月底全民公投讨论是继续保 留乌克兰自治共和国地位还是成为独立国家或并入俄罗斯,亚努科维奇的家乡顿涅茨克州也宣布将举行全民公决决定该州地位,一时间分裂迹象甚嚣尘上。但从历史 上看,公元9世纪基辅罗斯建国以来,乌克兰的历史就是一部被外族侵占、分割与奴役的历史,维系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根本意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回归欧洲还是 依赖俄罗斯,主要是对外政策优先方向、发展道路、模式与价值观认同的问题,在根本上与国家认同不冲突。民族认同不等于国家认同,价值观的认同也不等于国家 认同,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更不能取代国家认同。
上世纪90年代初民意测验表明,80%的克里米亚人主张脱离乌克兰。因而,一旦克里米亚 全民公投,未来地位很可能类似于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只要新政权不强制推行东部俄语地区乌克兰化,乌克兰整体分裂可能性不大。此外,当前阶段, 西方和俄罗斯都不希望乌克兰分裂。鉴于乌克兰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俄罗斯与西方均希望保持其完整性并作为自己对抗另一方的砝码,乌克兰分裂将带来欧洲地缘 政治的再次改版,其间产生成本与代价是俄罗斯与西方均不希望看到的。
3 西方缺手段 俄会成赢家
问:在这场势力范围争夺中,欧美与俄罗斯,谁最后的胜算大?
答:2008年俄格战争之后,乌克兰危机再次将俄罗斯与西方带入新一轮的博弈。综合来看,俄罗斯与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各有得失,不分胜负。西方有在乌克 兰颜色革命成功的先例,俄罗斯也有扭转乌克兰乾坤的定力与手段。西方通过政治制度、文化与价值观来吸引乌克兰,俄罗斯靠经济纽带、能源与资源来制约乌克 兰。
从当前乌克兰危机的结果来看,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政权下台,亲西方的临时政府上台,俄罗斯暂处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是最终结果, 俄罗斯卷土重来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经历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长达90分钟的电话交谈,面对西方的“代价论”威胁,俄罗斯不为所动,在短暂的“谨慎”与“沉 默”后,普京明确表示准备好“动用军事力量,直至乌克兰社会及政治经济形势恢复稳定”。这一表态清晰地显示出,对于乌克兰问题,俄罗斯不仅要管,而且要一 管到底,管到最后乌克兰恢复稳定。
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具有天然的有利条件,黑海舰队驻扎在克里米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快速控制局 势。独立后的乌克兰尽管从前苏联得到一笔丰厚的军事遗产,但与俄罗斯抗衡还相差甚远,指望西方的军事力量来保卫乌克兰可能性极低极低。尽管普京表示出兵乌 克兰只是最后的极端手段,但是乌克兰保卫战一旦打响,赢家只能是俄罗斯。
除了可能出兵之外,俄罗斯还可以采取从经济上封锁、能源供应上 卡死、提高关税、催交债务等有效手段制裁乌克兰。反观西方,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国,对俄罗斯都缺乏强有力的制裁措施,除了口头上的警告外几乎没有其他有效的 手段。即使西方采取类似于2008年的俄格战争之后的模式:北约召开紧急会议准备冻结与俄罗斯的关系,敦促俄方撤军,停止相关军事合作,同时在黑海地区聚 结军事力量,但事实已经证明所有这些措施收效甚微。目前,美国的反制措施是宣布暂停与俄罗斯在军事方面的合作,中止贸易与投资对话,西方七国还威胁将俄罗 斯逐出八国集团。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瓦解俄罗斯保卫核心战略利益的决心。事实上,西方要长远解决乌克兰问题离不开俄罗斯的参与,任何试图撇开俄罗斯独立 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想法都将证明是失败的。
4 处理若得当 不会有战争
问:乌克兰危机的未来走向会怎样?
答: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是,乌克兰危机是否走向乌克兰战争以及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如何修复?
首先,乌克兰问题虽然已发展为乌克兰危机,但乌克兰危机不会走向乌克兰战争。乌克兰战争是乌克兰、俄罗斯、西方包括整个国际社会都不希望看到的结局。从 目前来看,尽管俄罗斯联邦委员会授权普京动用军事力量,但普京的表态是谨慎的,表示不愿意与乌克兰发生战争,军事手段只是最后的保留手段。因而,乌克兰危 机滑向乌克兰战争的可能性不大。此外,乌克兰过渡政府已经得到西方的承认,亚努科维奇如同普京所言已经没有任何政治前途,不可能重回乌克兰。如果过渡政府 处理得当,不采取极端行为激怒俄罗斯及俄语地区居民,有可能赢得总统选举。反对派一旦奠定执政的地位有可能重新签署与欧盟的联系国协定,但是,其前提一是 不要过分激怒俄罗斯,二是能处理国内经济与财政危机,包括能源供应问题。在俄罗斯与欧盟之间,新政府的态度将不是非此即彼的,只能是在照顾俄罗斯利益的前 提下更多地向欧盟倾斜。最后,经历乌克兰危机对抗的俄罗斯与西方不会兵戎相见。乌克兰不同于格鲁吉亚,乌克兰是俄白乌斯拉夫三兄弟,格鲁吉亚则不然。 2014年的乌克兰也不同于2008年的格鲁吉亚,2008年是格鲁吉亚首先发动进攻,但当前的乌克兰则不存在这一背景。因而,俄罗斯与西方关系不会因为 乌克兰发生极端的恶化,只要西方认识到处理乌克兰问题必然要有俄罗斯的参与,俄罗斯在军事力量方面保持谨慎,相信俄罗斯与西方仍然是保持既合作有对抗的常 态。
5 中乌合作深 所受影响小
问:俄媒体此前曾报道,中国向国际仲裁法院投诉,要求乌克兰赔偿。尽管我外交部辟谣,仍引发世人的好奇:中国在乌克兰的利益到底有哪些?乌克兰此次变革对中国的利益影响到底有多大?
答:从中乌关系来看,自1994年江泽民访问乌克兰以来,20年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双边合作持续推进。2011年中乌签署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联合声明,2013年签署关于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提出优先开展和加强农业、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高科技、航空、航天等领域务实 合作。中乌之间在农业及军工领域的合作也较深入,因而近期出现了中国索赔30亿美元的传闻。这一传闻已经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方面证实为报道失实,乌克兰方 面也予以否认。乌克兰政局发生变化以后,相信对中国在乌克兰的利益不会构成太大的消极影响。亲西方的尤先科时期,中乌关系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倒退,乌克兰在 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价值观选择不会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构成必然的影响。只要中国外交处理得当,既坚持原则,又实事求是,秉承不干涉内政、尊重乌克兰的独立、 主权与领土完整,相信中乌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将得以顺利地深入发展下去。
至于所谓的“中国向乌克兰提供核保护伞”的传言完全是一种误 读,是对联合国安理会第984号决议和1994年12月4日中国政府关于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的声明的一种错误的理解。1995年4月11日,联合国安全 理事会在其第3514次会议上通过第984号决议,决议“确认《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武器缔约国有获得安全保证的合法利益”、“赞赏地注意到每个核武 器国家的声明,其中作出了不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武器缔约国使用核武器的安全保证”。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单方面放弃核武器,以无核武器国家身份加 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安全保障。因而,1994年12月5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声明指出,中国完全理解乌克兰 希望得到安全保证的要求。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无条件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这一原则立场适用于乌克兰。这样一种安全保证与所谓的 “提供核保护伞”有着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