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美欧与俄罗斯制裁与反制裁只是工具而非目的
来源:凤凰网
转载链接:http://news.ifeng.com/a/20140504/40137169_0.shtml
杨成:美欧与俄罗斯制裁与反制裁只是工具而非目的
原标题:“能源超级大国”的权力与未来
正因为从长期来看“能源超级大国”不可能获得对世界事务的某种支配性权力,此轮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保留了与欧美对话沟通的渠道。而西方,因不愿冒将俄逼入死角而引发强势反扑的巨大风险,也有意将这场明争暗斗限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因此,制裁与反制裁,只是这场博弈中各方讨价还价的工具,而非目的本身。
杨成
广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俄罗斯和西方主要大国围绕基辅临时当局的合法性以及克里米亚并入俄版图等问题,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复杂博弈。尽管整体局势仍在可控范围内,但双方的对立态势,颇有“第二次冷战”山雨欲来的意味。其中,俄罗斯和欧美诸国在能源领域的间接过招尤为引人注目。
继克里米亚公投结束、西方启动两轮制裁之后,美国又针对克里米亚境内的黑海油气公司实施了专项制裁。尽管奥巴马并未宣布制裁目标将直接指向俄罗斯能源企业,但这一动向已十分敏感。因为,它隐隐约约地触及了俄罗斯这个“能源超级大国”的权力与未来。
警示与反警示
毋庸置疑,俄罗斯与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明争暗斗已经波及全球能源市场,原油期货价格近来一直在每桶100美元左右的价位浮动,国际市场对双方爆发局部对抗并产生风险溢价的预期同样在高位徘徊。这首先是由俄罗斯在国际油气供需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是世界上唯一在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以及开采等领域均进入前三名的国家。储量丰富的能源是俄罗斯参与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的一个先天和核心优势,也是苏联解体后相对国力一直下降的俄罗斯赖以复兴的关键工具。俄能源学者西蒙诺夫曾开玩笑说,“如果将整个国际社会视为一个世界政府,那么俄罗斯担任能源部长是理所当然的事。”
西方国家也正是看到了能源产业在俄罗斯经济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才将潜在的制裁目标瞄准了俄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其核心逻辑在于,俄能源企业与普京政权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格局。
但问题在于,后冷战时期的俄罗斯已经高度融入世界经济,任何对俄能源产业的制裁,尤其是限制俄能源输出,势必进一步推高国际能源价格,美欧同样要承受巨大损失。
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等支柱企业尚未被欧美列为直接制裁目标,是否对这些潜在对象动用制裁工具的前提条件,是俄罗斯在并吞了克里米亚之后,是否继续向乌克兰东部其他地区扩张势力。
为了防止俄罗斯变更现行边界,欧美希望俄清醒认识到西方的决心——挥舞能源制裁的大棒在必要时将是现实选项,而不仅仅是外交话语。在此背景下,西方向它的对手发出了各种警示信号。
克里米亚公投前夕,美国能源部在油价没有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向国际市场投放500万桶原油战略储备。此次投放的原油种类,恰恰与俄罗斯出口的主打油品类似。同时,坊间也在盛传美国将于2017年左右建设通向欧洲的天然气运输管道。尽管美国矢口否认上述举动与对俄制裁有关,但国际市场仍倾向于将此视为美对俄展开一场小型能源战的先行试探——拥有能源定价权的西方通过这种貌似不经意的行为,向俄罗斯发出了一个强硬的警告信号。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警告,素以“战斗民族”著称的俄罗斯向世界展示了其一贯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斗争哲学。一方面,俄罗斯提高了对乌克兰出口天然气的价格。另一方面,俄罗斯开始加速原本推进缓慢的能源出口多元化方略,将优先方向调整为亚太地区。
日前,俄罗斯石油公司已宣布,将扩大对东西伯利亚油气田群的投资,其中万科尔油气田的开发主要着眼中国市场,而俄罗斯与越南、韩国等亚太国家的能源合作,也再次被提上优先日程。俄能源部提出,面向亚太地区的煤炭出口有望到2030年实现翻番。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同样是对西方的警告,旨在表明俄有足够实力运用能源武器对与之作对的国家实施惩罚,同时也有替代市场。
奖励与惩罚
俄罗斯的上述反应并不令人意外。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已数次对乌克兰实施报复性天然气涨价。事实上,除为人们熟知的2006年和2009年的“断气”事件外,叶利钦治下的俄罗斯也曾数度动用能源武器打压乌克兰等新独立国家。但相较于强势的普京,叶利钦的强制性能源外交并未获得过多关注。
普京多次动用能源武器,折射出俄罗斯与西方在俄周边的一次次权力争夺。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先后发生政权更迭并明显“西倾”的背景下,克里姆林宫高级官员于 2005年8月23日发表长篇讲话,批评西方利用乌克兰等国分化独联体,并宣布俄大幅调整对独联体政策——将按照“国际关系通行准则发展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一方面,俄将不再向具有反俄色彩和倾向的独联体国家以优惠价格供应能源;另一方面,俄罗斯没有帝国野心,调整对独联体政策的目的不是谋求恢复“颜色革命”中失去的传统影响,而是旨在重塑独联体范围内日益混乱的游戏规则,与美欧在后苏联空间形成“文明关系”。可以说,这一全新政策的出台是2006年俄乌天然气风波的前奏,具有极其重要的指标性意义。
此后,俄罗斯针对后苏联空间日益碎片化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了对独联体政策。根据这些国家曾长期处于俄罗斯体系内且在能源等领域有求于俄的历史,普京独联体新政的核心特点转变为安全杠杆和经济手段并用,但越来越倾向于借助能源供给等经济工具调节与各国的关系。从2006年年初的俄乌天然气争端,到2月份俄对乌肉制品和奶制品下达禁令,从俄提高向传统盟国亚美尼亚和白俄罗斯出口天然气的价格,到同哈萨克斯坦达成增加里海原油管道运力的共识,无不彰显出这一新动向。
俄罗斯《生意人报》曾评论说:“那些愿意留在俄罗斯影响力轨道之内的国家将得到大笔财政奖励,具体说就是石油、天然气和武器系统,而那些向西方看齐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则将面对不太好的结局——没有天然气、石油,也没有武器。”
“能源超级大国”的地缘政治设计
2005 年12月22日,普京主持召开安全会议,讨论能源问题,其有关“俄罗斯理应成为国际能源市场的领导者、俄罗斯的现在和未来直接取决于其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的宣示,让西方确信俄已将“能源超级大国”列入战略议程。2006年以来多次爆发的天然气争端,更是坐实了俄罗斯的这一角色。
在某种程度上,“能源超级大国”不仅是俄罗斯的经济方案,也是一种地缘政治设计,其目标直指恢复俄一度失去的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的核心地位。
能源学者西蒙诺夫指出,俄领导人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认为经济实力才是获得影响力的最好途径。而俄罗斯,正是凭借石油和天然气这两张王牌,为自身的重新崛起完成了资本积累。
同时,能源也是俄罗斯实施政治、外交影响的战略工具。据国际学术界评估,当下世界各国按照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基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俄罗斯的能源附庸国”,包括乌克兰、摩尔多瓦、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中东欧的一些国家,其所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中,有50%以上甚至全部来自俄罗斯;第二类是“坐在俄罗斯油气针毡上”的国家,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及波兰、白俄罗斯等国,其对俄能源的依赖程度在10%~50%之间;第三类是“俄罗斯能源的现实需求国”,包括挪威、丹麦、西班牙、英国及日本、印度、中国和美国等,这些国家多半把对俄能源需求视为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渠道之一。
可以看出,欧盟国家对俄能源依赖较为严重,尽管在欧盟整体的天然气消费中,俄罗斯天然气所占比重目前已不足30%且正在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现在依然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者。一旦俄罗斯停止供气,不仅乌克兰,就连德国、土耳其和意大利也会遭受重创。旨在摆脱对俄天然气依赖的“纳布科”管道计划于2013年宣布失败后,欧洲在对俄制裁问题上,不得不谨小慎微。
美国《时代》周刊在一篇题为《石油的权力》的评论文章中指出,俄罗斯正重新成为一个“能源超级大国”,全世界都越来越寄希望于俄的石油生产能力,但文章也不无忌惮地强调,“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带来了政治代价。”
能源武器的“市场前景”
面对西方的制裁压力,俄罗斯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抗争精神。俄罗斯当然有底气与西方斗,但它也有自身的劣势——它面对的是综合实力远超自己的西方国家的群体性压制。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力量的差距绝非“油气权力”一项可以抵消。一方面,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缺乏议价权,决定了它尚不能形成“能源霸权”;另一方面,俄经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程度很高,对国际油价变动高度敏感。这对西方来说当然是局部利好。
即便是对欧洲而言,俄罗斯惯用的能源武器也未必总是灵丹妙药。美国“页岩气革命”的传导效应已经对俄欧天然气贸易产生了广泛影响。由于美国的天然气将自给自足并可适度出口,原本面向美国市场的中东、北非国家的液化气出口开始转向欧盟,天然气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及供应总量的增加,将使欧盟逐渐成为买方市场。
对俄更不利的消息是,页岩气储量与美国相近的欧洲,有能力也有理由开发本土的页岩气资源,而页岩气储量预计占全球近6%的波兰,已作出开发页岩气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一旦落实,欧盟的天然气自给能力有望显著提升,这无疑会进一步降低其对俄罗斯的依赖。
对俄罗斯来说,目前的利好是“页岩气革命”的传导效应仍在形成之中,欧洲的天然气需求结构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去俄罗斯化”。这便意味着,短期内俄罗斯仍可动用能源武器。但从中长期来看,俄罗斯的筹码趋于减少,乌克兰危机过后,欧洲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俄罗斯则不得不加速寻找新的替代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的庞大的亚太市场,将成为其优先选择。
正因为从长期来看“能源超级大国”不可能获得对世界事务的某种支配性权力,此轮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保留了与欧美对话沟通的渠道。而西方,因不愿冒将俄逼入死角而引发强势反扑的巨大风险,也有意将这场明争暗斗限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因此,制裁与反制裁,只是这场博弈中各方讨价还价的工具,而非目的本身。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俄罗斯研究》杂志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