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在线:国内学者解读上海亚信峰会:中国为推进亚洲安全提供强劲动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转载链接:http://www.csstoday.net/xueshuzixun/guoneixinwen/89647.html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国内学者解读上海亚信峰会:中国为推进亚洲安全提供强劲动力
5月20—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以下简称“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亚信成立于1992年,是有关亚洲安全问题的多边论坛,主要目的是与会各方通过对话、合作等形式,在亚洲大陆上建立起有效的、综合性的安全保障机制,以维护亚洲的和平、安全和稳定。
树立“新安全观” 应对复杂形势
亚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同时也是安全形势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韩锋认为,亚洲各国的国家建构进程大多与西方殖民统治重合,因此国家安全始终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一些国家的国家安全甚至在被殖民过程中完全丧失。直到冷战后期,随着大国关系调整,亚洲国家才开始在地区安全合作方面有所尝试。1992年亚信的成立表明,地区安全在当时已成为亚洲各国的共识。亚洲各国面对的诸多共同安全问题,如经济安全、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致使地区安全合作亟待从传统军事安全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虽然非传统安全在亚信成立之初已经成为其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当前大国间平衡已达到较高水平的背景下,非传统安全挑战更加凸显。
目前,亚信峰会正以独特方式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表示,对大部分国家而言,非传统安全问题比传统安全问题更加迫切。因此,当今世界的安全问题需要综合施策。“比如打击恐怖主义就不能单靠军事力量,还需要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各种措施。”
化解文化冲突 强化亚洲意识
近年来,亚洲国家在联合执法、共同打击犯罪、抗灾救灾、应对流行性疾病等方面已有很好的合作。在传统安全领域,各国军事交流活跃。“亚洲国家正在共同推动的安全合作已有较好基础。”吴心伯说。
“维护安全,离不开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潘光认为,经济文化发展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基础。由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构想,为亚洲安全体系的建构开拓了思路。此外,安全问题的另一背景是文化冲突,因此加强文化合作与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有助于应对恐怖主义、地区对抗等安全挑战。“安全合作要与经济、文化合作结合,才能实现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然而,“构建亚洲安全机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亚洲国家的信心”,吴心伯认为,亚洲国家需要树立这样的信心——通过自身区域合作,解决自身安全问题,而非依赖区域外的大国来提供安全。回溯亚洲意识发展,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曾带来亚洲国家的自信心提升,中国的崛起再次振兴亚洲意识。与此同时,亚洲国家在展开经济合作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仅靠发展经济无法应对安全挑战。在此背景下,亚洲国家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凸显亚洲意识,增强安全上的自信心、自主性和行动力。
加强对话合作 构建亚洲安全机制
亚信的宗旨是通过制定多边信任措施,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现已制定军事政治、新威胁新挑战、经济、生态、人文等五大领域的信任措施。“亚洲已经到了构建安全机制的时候”,吴心伯表示,但到目前为止,亚信并非机制化的亚洲安全合作平台,而此次峰会为促进亚洲安全机制构建提供了良好机会。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冯绍雷认为,面对地区安全挑战,亚洲国家在构建亚洲安全机制过程中,要对当前世界和亚洲地区的安全态势作出评估,确定原则立场,彰显各国维护稳定和安宁的政治意愿和决心。此外,要以非传统安全领域为切入点,为推动各项安全合作作出部署,以渐进方式提升亚洲安全合作水平。
冯绍雷表示,此次峰会不仅将对缓和地缘政治冲突的敏感形势有所助益,也可能为改善周边安全形势提供磋商和交流的机会,同时将会推动欧亚地区有关安全组织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落实反恐、合作救助等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合作项目。
“中国的积极参与为亚信更添强劲动力。”潘光表示,中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并且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后,中国毫无疑问将在亚信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有意愿、有能力推动亚信进程进入新的阶段。”吴心伯认为,中国的崛起带来了亚洲意识的再次凸显,在推动提升亚洲安全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方面,中国当之无愧。中国应当激活亚信进程,以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亚信赋予新的理念、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并为机制化建设提供必要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