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亚信会议创新“一带一路”安全体系
来源:文匯报
转载链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5/02/content_415658.html
王海燕
2016年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外长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几乎包括所有亚信成员国、观察员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在内的近40个代表团出席本次会议。
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时代,没有地区安全和稳定就难以保障区域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涉及亚欧非广大的国家和地区,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亚信会议正在成为保障“一带一路”区域安全的一个重要机制。
首先,亚信会议为“一带一路”构建安全平台。亚信会议是为在部分亚洲国家之间讨论加强合作、保障区域安全问题应运而生的一个多边论坛。从1992年提出至 今,已成为拥有26个成员国、12个观察员国和包括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内,以亚洲为主,横跨亚洲、欧洲、非洲各次区域,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合作机制。亚 信会议与时俱进,合作宗旨从对亚洲地区形势达成一致认识,消弭相互误解、对立与冲突,保障地区稳定与安宁,进而协商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到共同推动在亚洲 地区建立安全保障机制,促
进区域性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合作领域从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拓展到军事政治、新威胁 新挑战、经济、生态、人文等五大领域,近年来在打击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制毒贩毒等领域推动务实合作;合作范围从亚洲拓展到与亚信合作的国际组织涵盖的欧 洲、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等。由于与“一带一路”区域高度重合,亚信会议正在成为保障“一带一路”安全的重要机制平台。
其次,亚信会议首倡的新安全观为“一带一路”奠定安全基石。亚信峰会和外长会议均为每四年举行一次,两会交错举行,间隔两年,自从2014年中国接棒主席国 以来,亚信会议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参与成员的积极响应。2014年5月,在参与人数最多和级别最高的亚信上海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首倡提出共同 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亚洲安全观。实现真正的安全,必须靠互补而不是互斥,靠包容而不是排他,靠双赢而不是零和的创新安全理念。这一安 全观涵盖了发展和安全的双重维度,含义深广,与上合组织“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相互呼应,各有侧重,为 “一带一路”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理念支撑。除了新安全观外,习主席的讲话还涉及对亚信的四个
极具建设性和可操 作性的建议,即考虑“适当增加亚信外长会乃至峰会频率”,“支持完善亚信秘书处职能,在亚信框架内建立成员国防务磋商机制及各领域信任措施落实监督行动工 作组”,“举办亚信非政府论坛”,“增强亚信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正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的具体实践,将会促进亚信平 台的政治引领、机制建设与务实合作,为“一带一路”区域安全奠定坚实的合作架构。
最后,亚信会议为“一带一路”提供 安全治理的新模式。全球化背景下,安全的跨国性、综合性和联动性日益突出,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问题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 共同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亚信会议提出的亚洲新安全观致力于走出一条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为 “一带一路”区域提供了安全合作的新模式。“共商”是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形成对发展目标的共识,并共同探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和路径;“共建”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要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共享”是指“一带一路”建设 的成果应该由沿线国家的全体人民共同
分享。“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倡议,是开放的、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区域; “一带一路”是多元的,呼应了沿线各国实行对外开放、实现繁荣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共同愿望,顺应了当今时代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历史潮流;“一带一路” 同时涵盖各个合作领域,合作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它的未来属于沿线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得到沿线各国的认同、支持与合作,彼此守望相助,弘义融利,风 雨同舟,命运共担。中国正在致力于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主选择合作伙伴与合作方式的内在合作愿望,与所有愿意参与“一带一 路”建设的国家在安全领域努力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提升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通过亚信会议等多种机制和平台加强相互间的政治沟通和战略互信,尊重 各国的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模式选择,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各国多元化合作伙伴和多样化国家发展道路选择潮流,营造超越传统国际关系模式、文 明属性、制度差异、发展差距的新型国家关系,通过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成为共同发展、共同安全的“好邻居、好伙 伴、好朋友”。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暨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