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16+1”合作与中东欧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
2018年6月14日,“16+1”合作与中东欧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成功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上海欧洲学会和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联合主办。研讨会邀请了20多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和欧亚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同济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展开交流与对话,联袂推动学术发展。
“16+1”合作与中东欧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院举办
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潘兴明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上海欧洲学会秘书长杨海峰先后致辞。冯绍雷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东欧地区经历了苏联模式和新自由主义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模式具有特殊性。当代中东欧领导人深刻思考世界的发展模式,不再单纯地追随西欧,新的历史实践呼唤新的概念。此外,他还回顾了华东师大国关院在中东欧问题研究领域的悠久历史和取得的骄人成绩。此次中东欧问题研讨会的举办无疑将是一个新的起点和契机。杨海峰秘书长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加强合作交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的支持。
冯绍雷教授和杨海峰秘书长先后作开幕式致辞
此次会议共包括四个阶段性议题。第一阶段包括三个主题。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孔田平在“维谢格拉德集团新变化与中国-V4关系”中指出,美欧金融和债务危机后,中东欧国家精英重新思考1989年之后的转型范式,更加强调政治发展的自主性,加强国家经济干预,社会民粹和民族主义上升,文化趋于保守主义,并挑战和质疑欧盟政策。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宋黎磊在“德国对中国-中东欧合作:以V4集团为例”中指出,德国的反对是由于担心中国-中东欧合作破坏欧盟的制度安排,中国作为“外部平衡者”的角色制约德国的影响力等。中国目前投资总量小,领域广泛但分散。未来中国-V4关系随着中德合作或对立而相应变化。华东师大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高晓川在“从欧盟调查匈塞铁路看‘16+1’合作的外部制约性”中指出,欧盟调查是因为该计划冲破了欧盟基建的市场壁垒,中国与欧盟机制存在错位。中欧对中东欧铁路建设规划上存在差异:中方把匈塞铁路作为中欧陆海快线的一部分,但其不属于欧盟的优先项目。
第一阶段研讨
第二阶段研讨中,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崔宏伟教授在“中欧互联互通关系演化背景下的‘16+1’合作”的发言中,强调需加强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比如中德在中东欧市场的合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项佐涛副教授,在“民粹主义对‘16+1’合作的影响”中指出中东欧的民粹主义不同于西欧,有其特殊性。这些民粹政党是策略性调整,始终在欧盟框架内行事,对华友好也是策略性和功利性的。 中国社科院欧亚所研究员朱晓中在“‘16+1’合作中几个问题”中指出,“16+1”合作目标是通过经济合作进一步促进政治互信与合作。“16+1”合作层面坚持国家与地方同时进行,在国有企业合作的同时,民营企业不断加入到合作中,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合作各国不断加大对“16+1”合作机制的政治与经济支持,使其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并推动中欧合作的深化。
第二阶段研讨
第三阶段研讨中,华东师大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余南平教授在“逆全球化下的中东欧国家再定位”主题发言中指出,从全球价值链看,V4国家扮演了德国的离岸加工厂,建立了紧密的产业链。中国仅依靠政府间的合作难以实现如此情况,应在“16+1”合作中,根据中东欧国家的需求,政府积极进行产业对接,并充分依靠市场和华人华侨的力量,从中小领域开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龙静在“欧盟内部的裂痕:新时期中东欧新成员与欧盟之间的分歧”中指出,内部有多速欧洲、难民政策、国家干预以及宗教的政治地位等的分歧;外部有扩大方向,安全依赖对象、对俄态度和在大国关系中倾向性的分歧。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戴轶尘助理研究员在“欧盟对华政策中的中东欧因素”中指出,中国成为欧盟转嫁内部分裂的替罪羊,中东欧国家在欧盟对华政策中总体处于追随状态,趋同性大于差异性,在中欧关系中既打中国牌,又打欧盟牌。
第三阶段研讨
第四阶段研讨中,华东师大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潘兴明教授在“中东欧地区特殊性的历史解读”主题发言中分析了关于中东欧的中间地带说、心脏地带说和落后地区说及弊端。世界体系理论更具说服力,东欧的发展路径更复杂,发展进程常被外部打乱,屡失机遇,排外主义强烈,对大国的依附性和警惕性并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尚宇红教授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的新动向:以农产品为例”中指出,对华农产品出口受到中国政府推动的强烈影响。在华市场占有率低,因为中国缺乏对它们产品的认知,也是它们缺乏品牌意识和国际市场开拓精神。华东师大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臧术美老师在“欧盟三十年来地区差距演变研究”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欧盟成员国间和欧盟总体地区间的差距都呈现缩小的趋势。欧债危机暂时打断该进程,目前处于恢复中。在整个危机过程中,欧盟地区政策,对中东欧国家缓解危机的冲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东欧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实现与欧盟均值间的趋同。
第四阶段研讨
在闭幕式致辞中,上海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会会长、华东师大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范军教授指出,国际关系的研究应加强从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对国家社会的深入把握和研究,有利于提升政治分析和判断的准确性。学术会议,建议每年应该召开一次,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上海欧洲学会曹子衡监事谈到,此次会议主题广泛,共识是目前“16+1”合作取得很多成绩,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欧盟与“16+1”合作的关系,需要加强对“16+1”合作目标以及对该地区社会经济政治的深入分析,实现知己知彼与合作共赢。
范军教授、曹子衡监事先后作闭幕式致辞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撰稿:史永康
摄影: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