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首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2018年7月17日至7月19日,我院举办首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本次夏令营旨在让广大优秀学子近距离了解我院,了解国际关系领域的前沿成果,拓展研究视野。同时,选拔品学兼优和开拓创新的优秀储备人才,促进各高校国际关系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首届夏令营师生合影
7月17日上午,开营仪式在理科大楼A404室举行。在观看了学校宣传片后,我院院长刘军教授介绍了我校和我院的概况。他从学校的历史沿革、文化名人、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在各个阶段的标志性成就说起,生动描述了师大的历史与现状。同时,他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历史和发展现况,重点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国际化发展的成果,以及大批学生海外访学交流的成绩。他希望同学们未来能具备三种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与国际交往能力。随后,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鲁静老师介绍了前期选录情况以及夏令营的日程安排。据介绍,今年学院共收到近150份报名申请,最终录取了20名学员。为期两天半的夏令营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学业展示、上合暑期学校联合活动——上海多元文化现场教学以及白俄罗斯日主题活动等。研究生院招办主任华春燕老师则专题介绍了学校的研究生招录政策。
开营仪式
刘军院长介绍学校和学院概况
华春燕老师介绍学校研究生招录政策
学术讲座环节中,著名中日问题专家、日本东洋学园大学教授、我校特聘紫江教授朱建荣为大家做了“中日关系四十年”主题讲座。他从详尽的史料入手,勾勒出了一个与常识完全不同的历史过程,深入浅出地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日关系,并从新的视角审视日本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
朱建荣教授做主题讲座
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我院冯绍雷教授做了“中美俄三边关系与中国对外战略”主题讲座。他强调,我们当前处于一个后现代与后真相时代。面对任何事情都应独立而深刻地思考。国人对俄罗斯和美国的特定印象是一种“后真相”,我们应去亲眼认知我们的研究对象。他认为,俄国学界一直在批判地介绍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没有完全跟着西方走。在俄国,“地缘政治比意识形态更为深刻”。他从十九大报告入手,解析了新时代国际体系的演进,对“西方衰落”这一命题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从思想史的角度与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的透视加以论证。他指出,国际格局转换有几种模式:革命、对抗、划分势力范围、区域一体化、基于主权国家的多元共存与力量均衡。他倾向于未来的国际秩序是基于主权国家的多元共存与力量均衡状态,并认为“多极化”这个词语更侧重于竞争性状态,但是“多元化”更多的是并存状态,应在国际上更多使用“多元化”这一词语。
冯绍雷教授做主题讲座
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昕老师则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做了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论的讲座。他说,“一个人就是一座图书馆”。他以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学术经历引入话题,认为对国际关系研究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好时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和平的研究环境,并且个体选择空间空前广阔。最坏是因为原有的国际秩序已经处在转折点,而且这个时代“虚火旺盛,难以把握”。他建议,语言专业出身的学生要加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文献学习和阅读时,要慢慢学会做笔记和摘要,养成做摘要的习惯。在阅读和讨论时,要做一些附属的训练,在批判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东西。此外,还应多角度和多媒介地累积性学习,把交互性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整合为自己的网络。
张昕副研究员做主题讲座
在7月18日的学员学业展示环节,各学员结合研究兴趣与专业背景逐个进行了ppt陈述展示。陈述主题包括,俄罗斯的地缘困境和未来发展方向,中兴事件分析,美俄北极合作的路径分析,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影响,欧洲难民问题与全球化,从非对称的相互依赖看OPEC国际权力变化,欧洲一体化的形成、困境及前景,“中国崛起”问题,透视友谊勋章的“门道”,中印关系与“一带一路”倡议,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战略利益异同等。刘军院长、鲁静老师、孙溯源老师、Dr. Hooijmaaijers参加评审。
学员学业展示
本届夏令营的特色活动是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大学生暑期学校”的两次联合活动。7月18日下午,学院党总支书记贝文力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聂耳音乐广场、田汉纪念碑、普希金纪念碑、上海工艺美术馆。他用中俄双语为中外同学们讲述了精彩的历史故事,谈笑间,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一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跃然眼前。7月19日上午的“白俄罗斯日”活动,则帮助同学们初步了解了白俄罗斯的文化与风情。
贝文力书记做上海多元文化现场教学
“白俄罗斯日”活动
7月19日,结营仪式中,刘军院长为七位表现突出的同学颁发“优秀营员”证书,并为其他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学员们结合自己的所见、所学、所感,分享了夏令营的学习体会,都表示盼望着明年9月回到丽娃河畔继续求学。
刘军院长为优秀营员颁发证书
依依话别
附:
1.夏令营优秀营员代表呼晓艳同学结业感言
2.夏令营优秀营员代表李福强同学结业感言
撰稿:马岩峰、傅裕、陈娴
摄影:李泓翰、傅裕
统稿、制图: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