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普特会”弦外之音
来源:新华网
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globe/2018-08/06/c_137349667.htm
尽管美俄关系要得到实质性改善仍面临重重障碍,但双方领导人改善关系的意愿和动作仍将给国际关系格局带来微妙的变化,值得密切关注。
张红
尽管自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特朗普多次表示要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但现实却是俄美关系呈现螺旋式下降,一度跌至冷战以来的冰点。直到7月16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实现会晤,特朗普才在他特别看重的对俄外交领域取得了“突破”。
不过,国际观察人士普遍看淡此次“普特会”的影响力,认为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克里姆林宫也表示,并不期待这次会晤能有多少成果,但希望能使俄美向着解决双边关系的危机“迈出第一步”。
三大因素促成峰会
在美国政界和欧洲舆论双重压力之下,“普特会”仍能如期举行,离不开三个关键因素:领导人个人因素、国家间关系因素及国际格局因素。
第一,“两强”领导人惺惺相惜。特朗普并不讳言欣赏与他具有类似“气场”的强人总统普京,而普京则对特朗普的商业才能给予肯定。双方曾在多个场合“挺”对方。在2017年10月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第14届年会的问答环节,当有学者问及“如何教育特朗普”时,普京明确表示“特朗普是美国人民选举出来的,应该尊重美国人民的选择”。而在此次峰会前夕,针对美国司法部指控俄干预2016年美国大选一事,特朗普表示这是奥巴马治下的问题,未提及俄罗斯的“干预”。
第二,两个强国的关系紧张对双方均无益处。俄美关系具有全局意义,是全球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特朗普政府受国内政治压力影响,加大对俄制裁力度,不顾俄反对空袭叙利亚,加入英国队列驱逐俄外交官,使俄美关系恶化,甚至一度有引发国家间危机的可能。处于临界点的国际紧张局势与大国间可能出现的重大危机,使双方都认识到缓和双边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应对当前国际格局演变的需要。新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遭遇了一系列内外危机,包括全球金融危机、欧洲难民危机、民粹主义危机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且日益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股强劲力量。有分析人士认为,面对“东升西降”的国际政经格局,美国无疑要想尽办法挽回局面,改善与俄关系也是美国应对当前国际格局演变的策略之一。
各有所图
虽有一定契合度和相互需要,但对此次赫尔辛基会晤,美俄双方仍是各有所图。
就俄罗斯而言,与西方改善关系有利于其国家现代化进程和改善民生,同时有利于俄恢复其全球地位。“普特会”的召开,体现出特朗普对俄罗斯的尊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孤立俄罗斯的“魔咒”。
而就美国而言,“普特会”的举行是特朗普对美国国内反俄建制派的胜利。
首先,特朗普再度取得外交“突破”;其次,为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赢得更多支持者。俄美关系若得以重启,将帮助特朗普减弱“干选门”和“通俄门”的消极影响;第三,与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问题并企图制衡其他大国。
同时,“普特会”传递出三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第一,改善美俄关系符合特朗普倡导的“美国利益”。
第二,跨大西洋关系裂痕显现,欧洲安全格局可能将面临转型。早在2017年9月,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就发布报告,认为特朗普是衰朽的跨大西洋关系的结果而非原因,主张一方面积极谋求“后美国”时代的欧洲政治和防务,另一方面仍看重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作用。在“普特会”召开前夕,欧盟宣布对俄制裁将再延长半年,这被一些西方媒体认为是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普特会”的反感。当前美欧关系间的乱象体现出“西方一致性”面临挑战,欧洲安全格局可能将面临转型。
第三,微妙影响未来国际格局走向。尽管此次峰会未能收获具体成果,但普特二人均给予积极评价,并表示会增加峰会频次,这为俄美关系正常化打开了一扇窗。尽管美俄关系要得到实质性改善仍面临重重障碍,但双方领导人改善关系的意愿和动作仍将给国际关系格局带来微妙的变化,值得密切关注。
(作者单位: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
来源:2018年7月2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