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从总统大选看乌克兰意识形态空间的演变
来源:东方网
转载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yGZw-THtdhuZatpV3s6sw
图片说明:东方智库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手推出国际形势季度研讨会
在4月9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东方智库共同组织的“东方智库国际形势季度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做了题为《从总统大选看乌克兰意识形态空间的演变》的专题交流,整理全文如下:
图片说明: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进展中的乌克兰总统大选对乌国内意识形态空间原有的平衡产生了冲击。过去几年以现任总统普罗申科为代表的乌克兰政治力量以“军队、语言、信仰”为核心口号推动实质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构建,这三个核心词的组合与中国历史上的“保国、保种、保教”口号恰恰一一对应。但这样狭义民族国家的构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种语言、一个宗教)有强大的排外性,导致乌克兰政府和上述力量在过去几年里有意识地纵容右翼势力发展,包括一些半武装的极端地下组织,给乌克兰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
这次大选第一轮得票第三的季莫申科和她代表的政治力量可以算是典型的左翼民粹力量,其阶级和收入为维度动员选民,提出的议题和竞选主张包括降低能源价格、提升养老金和最低收入等等,都是传统的左翼民粹政治主张。
本次大选的一个新变化就是目前大幅领先的“素人”候选人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对乌克兰内部意识形态空间产生的冲击,并且其政治含义超越乌克兰本身。目前为止,他的政治操作和政策主张既符合经典民粹主义的部分特征,又有意识地和经典的民粹主义政治语汇、政治行为保持一定距离,试图形成某种超意识形态或者是后意识形态的政治吸引力。一方面,他延续了经典民粹主义最主要的几个政治工具,强调“人民主权”,挑战现有的建制(“反建制”);以“人民公仆”自居的他把政治斗争界定为一个笼统的“腐败的精英”和笼统的“正义的人民”之间的冲突,喊出“让我们把他们都打败!”的口号要把老精英全部赶下台。他试图跨越现有的精英体系、国家机器和官僚系统,借助各种新媒体和交流工具形成和“人民”之间的直接对话。他邀请民众通过网络媒体和电视与他及他的团队共同撰写未来治国理政纲领、提名新政府的政要。在政治话语表达上,喜剧演员出身的他也擅长嘲讽、以夸张的语言(包括身体语言)来增强自己表达的渗透力。
但是,他又没有完全照搬民粹主义其他的要件。如果说新自由主义的特征是“去政治化”、掩盖意识形态争论,那么民粹主义的意识形态操作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主动挑起与强化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有意识地“再政治化”人们的公共生活。泽连斯基目前总体上是试图淡化这一点,因此他没有像传统的右翼民粹那样高举族群牌、移民牌、将少数族裔作为各种问题的替罪羊,而是试图消解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语言”的僵硬解释,他自己在公开发言中就经常在俄语和乌克兰语反复切换,显示出对一个多元乌克兰的包容意向。同时,他也没有直接采用传统左翼民粹主义的主张,他自己的经济政策主张还很模糊,而他会见过的前政府经济官员的底色则基本是明确的新自由主义:缩减社会福利、严肃财政纪律、支持进一步私有化等。外交上,他也同时既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也主张在东乌和俄罗斯延续和平谈判、以及更宽容的语言政策和有关历史记忆的政策。
泽连斯基的出现超越了2004年以来基本主导乌克兰政治生态的“橙、蓝对立”,显示出跨越乌克兰传统政治分野的吸引力:所以他的支持者不仅仅集中在特定地区,也基本覆盖所有收入阶层。但是这个跨地区、跨阶层、跨越传统橙蓝分野的政治基础有多牢固?泽连斯基目前的支持率相当部分得益于他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的模糊化策略、拒绝直面问题给出答案。如果泽连斯基最后当选,这样的政治联盟和其代表的政治空间重组结果能否在大选结束之后转化成为可行的政治举措,仍然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