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京举办京沪俄罗斯欧亚研究青年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于2019年12月27日在北京举办“京沪俄罗斯欧亚研究青年论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等高校十余名青年学者与我院青年教师、博士生,就俄罗斯欧亚相关问题展开学术交流。我院曲文轶教授和张昕副研究员分别主持上下半场。
在研讨中,我院郑润宇老师结合自己所做的在俄华商访谈介绍了在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并提出自己对中俄经贸合作的观点。他认为中小型的华商能否在俄罗斯生存和发展下去,是中俄之间务实合作持久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我院2019级博士生崔怡雯的发言题目是“俄罗斯媒体对2013年以后的中国外交政策评价”,她梳理和总结了俄罗斯报、新报、俄罗斯商业咨询、论据与事实和商业人报近年来对中国外交的评价与分析。我院博士后宋羽竹的发言题目是“当代俄罗斯文学活动与身份认同问题”,她的核心观点是文学活动有政治维度,就是国家自上而下的身份建构,她的研究就是要把国家身份建构抽象或者上升到精神价值的程度。我院博士后崔珩从俄罗斯政党研究较少入手的财政入手,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为案例,从微观的政党行为分析宏观的政治系统。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封帅的发言提出俄罗斯欧亚研究的议题和议程应当根据学科发展和现实需求不断演进。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学者韩燕红分享的内容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以中俄首脑外交促进政党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王思羽阐释了新世纪以来乌克兰民粹主义十几年间发展的三个阶段,列举了乌克兰民粹主义相较整个欧洲区域的显著特性,以及主要成因。清华大学青年学者王涛浅析了中亚一体化进程的新趋势。外交学院青年学者马燕宁做了俄罗斯对中美贸易战的认知及原因分析,认为俄罗斯对中美贸易战的态度是不联美反中。
本次论坛充分反映出当前俄罗斯欧亚研究青年学者思维活跃、积极探索新的研究领域。我院院长助理张昕副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举办青年学者论坛的意义在于给予青年学者发声的机会,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好、更高的平台。未来,我院将进一步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新思路,致力于培养更多的俄罗斯与欧亚研究相关人才。同时,进一步促进京沪青年学者的交流,进一步构建学术研究共同体。
撰稿:崔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