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第二届全国俄罗斯欧亚青年教师与博士生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来源:新华网
转载链接:http://my-h5news.app.xinhuanet.com/h5/article.html?articleId=ead1a259-d046-474d-80a7-49f3b72d7607&share_device_token=AE9A6907-8086-4725-98ED-71FF762F0367&share_time=1607563951864&share_type=1
日前,“第二届全国俄罗斯欧亚青年教师与博士生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完美落幕。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永全教授指出,本次论坛为全国俄罗斯欧亚研究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学习探讨的平台,优秀青年学者们“智慧的碰撞与思想的交锋”展现出一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
据了解,本次论坛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50余位学界专家、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
论坛伊始,李永全教授为与会师生做了《如何认识百年未有之变局下的欧亚局势》的高端讲座,引起了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论坛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刘军院长主持。
刘军院长表示,这是一场高层次的思想盛宴,50余位学界专家、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与激烈讨论,34篇论文从各个角度展开论述,其深度与精度都颇具一定的高度。
青年教师论坛由《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主编李中海研究员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和黑龙江大学等10余所高校青年教师做了发言。
黑河学院吴博发表了主题为《疫情下的国际环境变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前景展望》的演讲。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全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国际形势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吴博对疫情之下的国际环境的变迁,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前景展开了系列论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李中海研究员、袁正清研究员、《俄罗斯学刊》主编靳会新研究员、北京大学助理教授费海汀作了对相关主题演讲作了精彩点评,大家的思想碰撞折射出智慧的火花。
全国俄罗斯与欧亚研究博士生论坛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由靳会新老师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徐向梅老师主持,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博士生参与。李中海、袁正清、阎德学、尹如玉、徐向梅、 张昕、孙超、费海汀八位专家对博士生文章进行了细致独到的点评。
郑州大学赵秀赞作了《和而不同:中俄应对美国网络霸权策略的比较研究》的主题演讲。根据斯诺登的说法,一旦你连上网络,就能验证你的机器;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措施,你都不可能安全。无论你是哪国人,在美国的服务器里,你都在裸奔。小至个人隐私,大至一个国家的舆论环境、机密信息,可以说,网络安全几乎掌控在美国手上,为了建立长久的互联网霸权,美国在网络技术资源、信息话语权、互联网制度制定这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而基于网络的重要性,各国必然要实施应对策略,赵秀赞就根据中俄的应对策略作了比较研究。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徐向梅等专家对其论文作了精彩点评。
在最后的颁奖仪式上,刘军院长鼓励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们多参加学术会议,争鸣思想、砥砺前行,同时也希望学者们更能做真学问,并期望将该论坛打造成一个全国知名的学术品牌。
本届论坛由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指导,《俄罗斯研究》编辑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部、《俄罗斯学刊》编辑部、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和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承办。(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