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转载链接:http://www.cssn.cn/zx/zx_gx/news/202102/t20210223_5313277.shtml
“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与会专家热议新时代国家安全学建设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军作情况汇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贝文力主持会议开幕式。
刘军认为,在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日益上升的背景下,国家安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理论构建必然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要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范畴与相关概念,又要在实践推进中不断形成自身独有的理论框架,既要有一定的“拿来主义”,又要有自身的“发明创造”,两者相互结合才能筑牢国家安全学的理论大厦。构建中国自身的国家安全学理论框架,要以中国特色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理论核心,围绕这一核心不断丰富完善,从“小安全”走向“大安全”,从国家安全走向国际安全,致力于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安全命运共同体,这是有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理论构建所应遵循的发展逻辑。
加强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研究
国家安全学创始人、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刘跃进教授,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院长肖晞教授,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移民管理学院牛继承教授,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副院长熊晓煜,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蒋华福副教授分别作第一阶段主旨发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主持会议。
刘跃进提出,建设好国家安全学学科,首先须加强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学习理解和深入研究,只有对总体国家安全观钻研透,理解准,掌握到位,才能使国家安全学这一新兴学科摆脱陈旧的传统安全思维,体现全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思维和理念。要沉下心,下苦功,扎扎实实地深入研究国家安全领域的各类学术理论问题和现实实践问题,只有扎实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从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学术规范等方面做起,才能把国家安全学建立在坚实的学理基础上。
肖晞表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需要探索自身发展规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作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综合性核心支撑学科,也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学科体系方面,要加大探索力度,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的国家安全理论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确立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科体系框架。在学科方向方面,应围绕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思想、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管理、国家安全技术、国家安全保障等方向进行重点建设。人才培养方面,按照国家安全学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建立课程体系,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学科化、学理化、知识化和系统化,探索面向国家安全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材建设方面,聚焦学科发展中的基础性、原理性、方法性、思想性、政策性、热点性、通识性等核心问题,组建教材编写团队,启动编写适用于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专业教材和通识教材。
国家安全学拥有了明确的学科定位,为未来学科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牛继承认为,这是国家安全学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为进一步建设发展国家安全学,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都应探索符合自己的学科建设道路。要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研究,厚实国家安全基础理论内容,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的构建做出扎实的学术积累。依托传统研究领域和累积优势,做好交叉领域创新研究。也要出台专门政策支持科研团队建设,推进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熊晓煜提出,国家安全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跟传统的学科门类划分维度存在显著区别。学科建设与推进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引领,与实务部门加强联络沟通,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才能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才能更加准确地凝练方向,同时也才能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作用。建设交叉性新兴学科,综合性大学有学科优势,要处理好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人才培养规模和层次需要循序渐进,且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可能更加需要从博士到硕士再到本科生的推进过程,与传统学科人才培养的路线存在较大差别。
蒋华福表示,国家安全学科建设,要体现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思想,要呈现构建大安全格局的工作要求,要落实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以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国家安全人才培养进行设计,适应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的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打造坚不可摧的国家安全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国家安全治理效能。
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建设
中国前驻俄罗斯大使馆武官王海运少将、上海反恐研究中心副主任顾定国、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胡键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钱海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孙叶青教授分别作第二阶段主旨发言,上海市社联原党组书记、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沈国明主持会议。
王海运认为,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没有国家安全谈不上国家发展振兴,更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须把国家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当前国际形势空前复杂严峻,维护国家安全任务也是空前艰巨,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建设。加强国家安全学科,第一要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服务于国家安全,这是我们学科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第二是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从人才到管理,完成重点任务。第三整合资源,打造队伍,第四要关注前沿问题。高校应致力于为国家培养知识广博、战略思维强、国际视野宽阔的国家安全决策人才、研究人才。
顾定国提出,城市安全学也是国家安全学研究的对象。处在复杂多变的现代城市,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问题更为迫切。城市化进程既是解放生产力和积聚财富的过程,也是积聚风险和诱发危机的过程,城市规模越大,功能越复杂,发展速度越快危机源也就越多。因此,随着城市大规模发展,城市的安全管理矛盾也日益凸现,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软肋”,容易成为恐怖势力的攻击目标。城市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的一个综合体现,应成为国家安全学研究的一个内容,需要对影响安全城市的诸多因素及其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安全发展战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安全体系,创建符合时代形势需要的新型安全城市。
胡键表示,新学科的建设需要处理好学科的整合性与领域的复杂性之间的关系。国家安全学作为一个新生的学科是基于既有的国际关系学、军事学、信息安全学等诸多学科整合而成的,涉及多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涉及的问题和领域就非常广泛。处理好加快构建安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加强安全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需要从关既有的研究成果中去梳理关于安全学科的知识,使之完整化、体系化,提供让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讨论和对话的共同理论范式。
钱海峰表示,信息安全是非传统安全当中最核心的部分,涉及科技、金融等方方面面。从软件本身来看,所有信息技术的手段与革新一般会以软件的形式最终呈现出来,所以软件的安全问题应得到妥善考虑。我们应做好嵌入式和系统安全及人工智能,以及密码和安全本身的研究工作,真正重视文理交叉,把技术手段运用到各个安全领域中,持续做好学科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的研究、数据和分析。
孙叶青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次国际格局的变动,都催生了理论的发展和重构,今天国家安全理论重构的主角应由中国学者担当。具有中国气派的国家安全学首要特色是社会主义特色。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为中心思考全球安全问题、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安全目标,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国家安全学要突出中国特色还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国家安全学的哲学思想源头的理论研究。
会议总结阶段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主持。沈国明在会议总结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后,大家都作了持续而认真的研究。到十九届四中全会时,我们的治国方略中,国家安全已被作为重要的治国方略提出。当下,我们要积极推动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建设,学术界应认真领会,做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重要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军作情况汇报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贝文力主持会议开幕式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主持第一阶段主旨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国家安全学创始人、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刘跃进教授作第一阶段主旨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院长肖晞教授作第一阶段主旨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副院长熊晓煜作第一阶段主旨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蒋华福副教授作第一阶段主旨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前驻俄罗斯大使馆武官王海运少将作第二阶段主旨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反恐研究中心副主任顾定国作第二阶段主旨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胡键研究员作第二阶段主旨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钱海峰作第二阶段主旨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孙叶青教授作第二阶段主旨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市社联原党组书记、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沈国明主持第二阶段主旨发言并作会议总结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主持会议总结阶段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