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0日
22:06
русский
学院首页
周边中心
首页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学术成果
俄罗斯研究
学术成果
工作简报
《俄罗斯研究》杂志
杂志在线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白俄罗斯研究中心揭牌暨“中白关系廿年”研讨会系列活动
白俄罗斯驻华大使率团访问我院
科研团队
主办会议
国际交流
工作简报
媒体聚焦
事件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科研团队
学术成果
工作简报
主办会议
国际交流
媒体聚焦
《俄罗斯研究》
русский
学院首页
周边中心
首页
-
姜毅 吴大辉 苟利武:乌东地区真的“大规模交火”了?
姜毅 吴大辉 苟利武:乌东地区真的“大规模交火”了?
2021-03-17 16:27:15
媒体聚焦
来源:上观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转载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qjv7yqAa7KePJLZ4Zd-Vw
近日,安静了一段时间的乌克兰东部局势再次冲入舆论视野。有消息称,顿巴斯地区烽烟再起,乌政府军与当地民间武装大规模交火,并互指对方破坏和平协议。有乌克兰官员警告,顿巴斯地区可能滑入大规模冲突。
乌东局势究竟怎样?舆论议论纷纷。分析人士指出,乌方最近确实有增兵举动,但一场所谓的“大战”并不存在,地区现状并未打破。
大规模交火?
从上周起,多个消息渠道都传出乌克兰东部发生大规模交火的消息。
中文网络上有消息称,乌克兰政府军有6至7个精锐旅正向顿巴斯地区发起攻势,甚至还有关于进军路线图的内幕。有网络视频显示,乌政府军正往当地火车站运送坦克、自行火炮和步兵战车等。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众所周知,乌政府军和民间武装于2014年4月在顿巴斯发生大规模冲突。后经国际社会斡旋,双方在明斯克达成停火协议,并于去年7月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不过自那以来,小规模交火从未间断。乌当局一直指责俄罗斯暗中支持民间武装,莫斯科则予以否认。
人们不免疑惑,当下乌克兰东部究竟又发生了什么?真的又大打出手了?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指出,迄今为止,乌东局势并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乌克兰主要媒体对乌东冲突的报道比较少,西方媒体几乎没有报道。如果真是乌政府军要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按理说是体现乌当局政绩的事,乌媒应该更积极。
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吴大辉认为,目前的局势可从两方面解读。
一方面,从乌克兰方面的战报可知,并未发生大规模交火。乌克兰国防部每天都有战报公布,在中国国内一些媒体认为交火最激烈的11日和12日,乌方阵地只有一辆旧的步兵战车被击中、一名前线士兵被狙击手打伤,根本没有大规模的交火。从今年1月到现在,双方伤亡人数大约都是十多人,并没有超出以往冲突的零星伤亡规模。事实上,自2015年签署《明斯克协议》以及去年签署全面停火协议以来,双方之间低烈度冲突从未停歇——小到狙击步枪狙杀、中到RPG互射、大到100毫米口径以上火炮射击,一直在接触线上发生。
另一方面,最近一段时间,乌方确实向这一地区增加了一些兵力,但并没有打破现状,也不是为了大规模开战。乌军并不具备靠武力来解决东部冲突的能力。因此,乌方向前线调兵更多的是一种姿态,其目的主要有两点。
一来,吸引欧盟和美国关注,向它们施压。今年4月,“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乌克兰、俄罗斯、德国、法国)即将举行,乌克兰方面正在促成一份绕过明斯克协议的新和平协议。它希望欧洲能向俄罗斯施加更多压力,同时也希望美方能参与“诺曼底会谈”。拜登一直以来对乌克兰有种特殊的感情,当副总统期间曾5次到访乌克兰,对乌政府给予支持。但拜登也不希望乌方打破现状,用武力解决问题。
二来,转移国内矛盾,提振民心。乌总统泽连斯基目前的支持率非常低,只有百分之二十几,比前总统波罗申科还低。他领导的人民公仆党也是人气低迷。因此,他需要想办法凝聚民心,但在疫情造成严重冲击、乌克兰经济一蹶不振的情况下,很多老百姓甚至揭不开锅,他很难找到其他办法。
华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学者苟利武指出,2020年乌克兰经济衰退5.5%,疫情控制不力,国内政局乏善可陈;拜登自上台以来至今未与乌总统通话,泽连斯基支持率持续走低。因此,他想要通过增兵之举凝聚国内支持,并吸引美国和欧洲的注意,从而获得资金或疫苗援助。
西方要插手?
既然乌方增兵只是想展示姿态,那么西方是否会配合这场表演,帮它一起撬动乌东地区的脆弱平衡?也有网友猜测,随着拜登“新官上任”,西方会不会借机给俄罗斯来点“硬”的?
不过,舆论普遍认为,寻求乌东冲突的解决,乌克兰“人微言轻”,西方也不会轻易铤而走险。因为乌东冲突表面上是乌政府军与民间武装的内斗,实则关乎另两个维度的较量:一是俄乌之间矛盾难解,二是西方与俄罗斯博弈激烈。
自2014年起,乌克兰不仅奉行激烈的反俄政策,还表现出加入西方阵营的强烈意愿。对此,俄罗斯认为,乌克兰处在欧洲大陆的关键位置,理应奉行中立政策,不应急切地选边站队。因为乌克兰的一边倒,不仅会使欧洲大陆的地缘战略格局发生变化,还会对俄罗斯构成直接威胁。鉴于上述分歧,俄乌自然而然在克里米亚和乌东冲突问题上争执不下。在此基础上,西方一直把乌克兰视为棋子,借其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苟利武指出,俄罗斯和乌克兰缓和关系的希望渺茫。对于美国来说,这反而是其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乌克兰是其战略上可牵制俄罗斯的盟友。就乌克兰来说,有评论称,它是最悲剧的角色。它继承了苏联的工业体系、农业基础良好,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但如今却陷入困境。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外交和军事战略上一直摇摆不定,国内政策制定不够完善,整体战略的眼光不够长远,因此给了大国干预可乘之机。
吴大辉指出,无论是北约、欧盟还是欧安组织,主观上都希望俄罗斯“归还”克里米亚,希望乌东地区能够重新归到乌克兰的版图管辖内。但它们也知道,在目前的形势之下做不到,就算它们向乌克兰提供大规模进攻性武器,乌克兰方面也做不到。乌方只有不到90架战机,坦克和装甲车的数量都没有东部民间武装多,双方军力基本打个平手。
“从美国来看,拜登上台后恢复了一些对乌军事援助,但尚未公开宣布要提供大量进攻性武器。美国的目标仍是希望通过乌克兰问题向俄罗斯施压,但不希望大规模开战。如果开战,那么乌军自2015年以来积攒下的这些家底又会片甲不留,北约帮助其训练的将近4万人军队并不能扛住民间武装的猛攻。”吴大辉说。
姜毅指出,美国正在帮助乌克兰加强进攻性军事能力,但其对乌政策跟过去比并无太大区别,即加大对乌克兰各方面的支持,将其作为对俄斗争的一个前线。
局势怎么走?
目前来看,乌东地区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很小。那么,是否意味着低烈度冲突将继续常态化?4月的“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会是新节点吗?
吴大辉称,在乌东地区,近期没有大战可打。一来,各方都不希望打。二来,与2018年年底俄乌发生刻赤海峡危机、三艘乌军舰遭俄方扣押时相比,目前乌东地区的局势远没有当时那么紧张。三来,民间武装在50公里隔离带已布设地雷阵。乌军想通过雷区极为困难,最多就是隔着缓冲区进行一番炮击、派狙击手抵近狙杀等行动。四来,下月将举行“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
反倒是另一个方向更值得人们关注:克里米亚。乌克兰很多军队的调动方向并不是乌克兰东部地区,而是跟克里米亚接壤的南部地区。北约训练的部队也大量投放到这个方向,以牵制俄军。与此同时,破坏小组向克里米亚进行的小规模渗透从未停止。俄罗斯方面更担心在这个方面遭到来自乌克兰方面的破坏和爆炸行动。
姜毅认为,局势如何发展现在还很难下判断。冲突各方、“诺曼底模式”都陷在僵局里,目前看不到一个系统性转变的机会。俄方在对乌政策上看不出有什么太大变化,俄罗斯没有太大意愿和能力去卷入独联体地区的冲突,但这可能也是因时而异、因国而异。就乌东局势而言,维持现状可能最符合其意愿。
苟利武指出,乌东问题目前处于一种搁置状态。在一系列和平协议下,双方应该还是会有所克制,冲突会保持在一个可控范围。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