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万青松副研究员接受天目新闻采访
来源:华东师大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转载:https://mp.weixin.qq.com/s/uM_vr1pI2oc7bUb_LnaICg
2月16日,美国自导自演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大戏,终如预料一般,俄乌边境一切如常。
拜登亲自披挂上阵指挥俄乌“开战”,但说到底还是普京棋高一筹。老样子的“美式三件套”——制造舆论、拉帮结派、军事威慑,最终班门弄斧让美国颜面尽失。相反,俄罗斯在关键时间节点撤军速度可谓进退有度,狠狠打脸了美国。
当美式配方遇上俄式招数,谁更略胜一筹?一切尽在不言中。
美式标配动作翻车
俄乌边境岁月静好
闹钟响起,枪声却并未如期而至,乌克兰境内居民生活一切照旧。生活在俄乌边境苏梅州的中国留学生Joy告诉天目新闻记者,自己的确有看到乌克兰军队集结的现象,公路上随处可见装甲车,但居民日常生活并未受到影响。“民众生活没有太大变化,大家也并不恐慌。在俄乌局势紧张后,我有和当地乌克兰人聊过,老一辈的乌克兰人告诉我,他们和俄罗斯人关系亲密,甚至有亲人也在那边生活,他们都不希望两国交战。”
在乌首都基辅市,当地市民工作生活秩序平稳 图源:新华社
尽管俄罗斯一再重申没有进攻乌克兰的计划,但自去年年底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阵营却唯恐天下不乱,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渲染俄乌之间的战争风险,俄乌局势持续升温,火药味越来越浓。
先是短时间内三番五次向乌克兰运送军事物资,又下令撤离当地的侨民,并派遣“杜鲁门”号航母前往地中海,这无疑是在给外界释放战争即将爆发的信号,拜登这套组合拳,完美演绎了美国从中搅局的标配动作。
进入2月后,美国官员领头、媒体应声,几乎每天都在发表“俄罗斯随时要入侵乌克兰”的声明。继美国总统拜登11日通知北约盟友,称美情报机构评估俄罗斯将于16日进攻乌克兰后,《纽约时报》、《明镜周刊》和彭博社等西方媒体随之大肆炒作,甚至几家英国小报在15日还给出了具体时间以及进攻方式。
制造假新闻、大打舆论战、在乌克兰危机上火上浇油,制造“俄乌必有一战”的紧张氛围,美国为何出此下策?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边中心科研主管万青松表示,美国此举显然是刻意制造“战争陷阱”,目的是将被迫卷入乌克兰局势的各方进行捆绑,并动用其强有力舆论信息战工具,搞得世界“鸡犬不宁”,以便更好地坐收渔翁之利。
万青松解释称,“战争陷阱”使得俄罗斯不管对美国的战争宣传做出何种回应,都会成为拜登的“靶子”,更会给其创造一定的收益。“俄罗斯一旦卷入与乌克兰的小规模冲突,将被塑造为发动战争的侵略国,成为美国强化在中东欧地区的军事部署、武装乌克兰的借口,而如果俄罗斯放弃对乌军事行动,那么美国及其盟友就被宣传为阻止战争的勇士。”
更重要的是,拜登通过舆论造势,并把“制造紧张气氛”的责任转嫁到俄罗斯身上,旨在进一步抹黑俄罗斯作为地区安全保障者的国际形象。“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俄罗斯在当前‘安全保障’谈判的立场优势,确保在今年夏天举行的北约领导人峰会上继续将俄罗斯作为未来10年北约最大威胁和对手写入该组织的‘新战略构想’,最终达到控制北约、遏制俄罗斯的战略目标。” 万青松进一步分析道。
美国总统拜登1月28日表示,为应对俄乌危机,他将派遣少量美军至东欧地区及北约成员国境内 图源:新华社
2月16日,俄乌边境静悄悄。拜登这场自我加戏,终归是以尴尬的闹剧收场,有不少人质疑——拜登是不是疯了?毫无疑问的是,今年,美国领导人中期选举将至,而拜登的支持率一路下滑,一手好牌却因内外交困的局势优势全无,这或是拜登急于在外交上赢得一场胜利的另一层原因。
万青松指出,对内,拜登不想成为“跛脚鸭”总统,给共和党等政治对手更多的攻击“弹药”,尤其是处在临近中期选举的关键年。对外,他不想被盟友和对手视为“纸老虎”。“尤其是,拜登并不想在乌克兰问题上重复继阿富汗撤军溃败之后的第二次惨败,因为,这对拜登渴望恢复美国全球领导力、确保美国作为‘集体西方’的领头羊角色非常不利。”
俄式新招以退为进
缩回重拳另有谋略?
反观俄罗斯,大兵压境、频频在乌东部边境地区军事演习……看似是出兵的征兆,但当面对美国笃定热战即将拉开序幕,俄方却不慌不忙地撤出部分兵力,摆了美国一道。
2月15日,俄罗斯军队从俄乌边境撤军 图源:新华社
2月15日,据外媒报道,俄方宣布部分俄军结束演习,开始从俄乌边境撤军。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多次公开表态称,“俄方不希望发生战争,将继续与西方谈安全保障问题” 、“美方是挑衅性的猜测”……2月12日,普京在与拜登通话时还质问他为何故意散布虚假消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6日报道称,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给出了讽刺性的回应,“建议乌克兰人可提前定好闹钟,看看到时候会发生什么。”
俄罗斯的撤兵之举,瞬间让美国人沦为笑柄,美国也被扣以“歇斯底里”的帽子,以情报系统为荣的美国当真是患了“失心疯”?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军指出,俄罗斯的表现可谓谋略得当。“事实上,俄方采取适度的军事威慑、利用紧张局势,最终,还是希望能够为赢得本国利益‘加码’,促使双方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本月早些时候,随着俄乌边境问题持续高温不下,匈牙利、法国、德国等欧洲领导人就已接连赴克里姆林宫谈判,试图为紧张局势“降温”。外媒报道中提到,“所有人都希望能与普京取得联系。”因此,欧洲领导人的到访被看作是俄与欧洲国家关系缓和的信号。访问期间,马克龙表示要尊重俄罗斯的安全关切,表态没有俄罗斯的安全就没有欧洲的安全;而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发话,面对美国的压力对“北溪—2”项目不做表态……
2月7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右)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新闻发布会 图源:新华社
不得不说,比起拜登颇具“冷战思维”的全球外交政策,普京刚柔并济的一系列外交举动,为俄罗斯占据了充分的话语主动权。
刘军提到,“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对乌东地区保持事实上的控制,不得不说,是一个赢家。”尽管俄罗斯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面临美西方的集体制裁与遏制而处于内外交困境地,但俄罗斯不为所动,始终以我为主,把握主动,在不利局面中开创了新机遇。
一方面,俄罗斯通过主动设置议程的方式,促使美国、北约及欧安组织举行系列会谈。据观察者网报道,2021年12月,俄外交部就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开展安全保障对话发表声明,要求美国和北约就排除北约进一步东扩的可能性提供法律保障。同月,俄罗斯向美国和北约提交了两份安全保障协议草案,草案就俄罗斯关切的北约东扩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并要求二者作出明确回应。
另一方面,刘军指出,普京通过整合前苏联国家的协同作战能力,来强化其对中亚事务的影响力。“具体事例有,深入推进俄白一体化,借哈萨克斯坦骚乱事件激活集体安全组织等。”
目前,俄乌危机虽有所缓和,但争议话题仍旧悬而未决,刘军分析称,接下来,为了避免热战,双方还是会进入长期的外交谈判。“双方谈判的核心仍将围绕《明斯克协议》、《新明斯克协议》的履行,讨论和平撤军、乌东地区的特殊政治权力下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