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将赴卡耐基莫斯科研究中心从事为期两月的访问研究。期间,为商谈华东师范大学与法国巴黎高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冯绍雷教授还将赴法国巴黎高师进行工作访问。
从2004年5月10日到28日,法国里昂人文高师以及加香高师两位教授来华东师范大学就欧洲研究进行专业授课,主要题目为: 德国政治哲学的历史与教育 主讲人:Renault Emmanuel 教授 主讲人:Alessandro Stanziani教授
2004年5月6日,基辛格讲座教授、华师大紫江教授相蓝欣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主持召开了
欧盟驻中国大使安高胜先生于2004年4月29日上午9:30-11:30在华东师范大学就《欧盟东扩与中欧关系》发表了演讲。安高胜大使首先谈了欧盟的概念问题,简要回顾了欧盟的发展历程,指出,当前即将进行的是欧盟的第四次扩大。他认为欧盟本次扩大是有着充分的准备的,他们对本次扩大充满了信心。在过去的10年中,欧盟和即将加入欧盟的10国之间在资金的流向等方面是有准备的。虽然新老成员之间存在贫富差距,但是,由
2004年4月29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亚欧研究中心与上海欧洲学会联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欧盟东扩对中国的影响”报告会。报告会由欧盟驻华大使安高胜发表主题演讲。
2004年4月28日下午,在欧盟东扩国际讨论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教授与欧盟驻华大使安高胜会晤,双方在鸡尾酒会上致欢迎词,共同祝贺本次欧盟东扩国际讨论会的成功举办。张书记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将极大促进我校欧洲问题的研究;安高胜大使认为今天是非常完美的一天,中欧之间的战略关系将不断发展。
2004年4月28日下午,在欧盟东扩国际讨论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冯绍雷与欧盟驻华大使安高胜会晤,双方就欧盟东扩的政治经济影响及中欧关系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2004年4月28日下午,欧盟驻华大使安高胜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欧盟东扩国际讨论会”。上海东方卫视著名栏目主持人袁鸣采访了大使。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东方早报》等媒体也采访了大使。
2004年4月28日,根据欧盟驻华使团的提议,华东师范大学亚欧研究中心于2004年4月28日下午14:30—16:30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新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欧盟东扩问题讨论会”,主要围绕欧盟东扩后的欧洲政治经济形势以及中欧关系进行讨论。欧盟驻华大使Klaus Ebermann专程到会。欧洲政策中心主任Stanley Crossic博士作主旨发言,中方专家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俞新田研究员、上海欧
2004年4月22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顾问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系教授William B. Quandt在华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就“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局势”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主要从当前的伊拉克危机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东地区的局势,并对该地区的未来走向进行了一定的预测。Quandt教授从美国的立场出发,分三个层次集中分析了当前伊拉克危机的一系列问题。第一是美国如何卷入伊拉克战争;第二是美国在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Middle East) and Comparative Government (Middle East). Author of Peace Process: American Diplomacy Toward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Sinc
各位研究生同学 中心即将迎接教育部检查,请将所借的图书抓紧时间看完,然后归还。另请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归还图书。 联系人:郝宇青
为给研究生科研提供便利条件,应中心主任冯绍雷提议,俄罗斯研究中心向研究生提供《参考资料》阅览,从即日起,可在中心借阅,但不外借。联系人:高建萍。
2004年4月14到17日,冯绍雷教授赴京分别参加全国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会议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发展研究所会议。
2004年4月12日下午,日本NEC前总裁关本忠弘访问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与亚欧研究中心并作题为“IT革命与中日关系”的专题演讲。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王建磐教授在演讲之前会晤了关本忠弘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冯绍雷教授主持了演讲会并与关本忠弘先生商谈合作事宜。关本忠弘先生1926年生于兵库县。1948年3月东京大学理学系毕业后进入日本电器(NEC)。1972年田中首相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的
2004年4月8日,俄罗斯研究中心史亚军博士接受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栏目采访,就俄罗斯局势发表了看法。在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的大力推动下,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近年来积极引进人才,注重跟踪动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一批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4月11日,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将在上海图书馆发表“伊拉克战争后的国际局势”演讲。(详情另发)
4月10日,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与圣彼得堡驻华首席代表、圣彼得堡俄中发展中心暨圣彼得堡驻上海商务代表处主任伊戈尔•捷鲁诺夫进行了座谈。双方就上海与圣彼得堡友城及中俄两国之间的交往合作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广泛共识。双方表示,两机构以后将加强交流,开展合作,共同为进一步推动上海与圣彼得堡及中俄两国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合作献计献策。(史亚军供稿)
2004年4月6到9日,中心主任冯绍雷受澳门欧洲研究学会的邀请赴澳门进行学术交流,并参加于7到8日举行的“第四次亚洲国家与地区欧洲研究会议”。这次会议是在欧盟东扩的背景下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紧接着北约实现新一轮东扩,德国总理施罗德和法国总统希拉克近日先后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希拉克在访俄期间,居然还拔得了西方国家领导人参观俄秘密航天中心的头筹。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法德领导人访俄,包括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7日将对俄罗斯进行的访问,是欧洲方面在当前敏感时期对俄罗斯的一种安抚,而俄罗斯向法国总统展示秘密航天中心的举动则表明,俄罗斯仍希望处理好与西方国家关系。
russiastudies@vip.163.net russiastudies@yahoo.com.cn
此次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东扩后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关系的未来走向等问题,记者昨夜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冯绍雷指出,本次北约东扩的实质是使北约势力直接渗入到前苏联的疆域。本次东扩所吸纳的7个国家,与上一轮东扩扩入的中东欧“铁三角”国家(波兰、捷克和匈牙利)相比,大大推进了一步,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加入将使北约直接与俄罗斯边境接壤
继2002年1月上海在圣彼得堡开设“上海贸易中心”之后,2004年3月30日,圣彼得堡商务代表处暨俄中合作发展中心驻上海代表处在海湾大厦举行开幕仪式,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应邀到会祝贺。该代表处的开设将为两市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搭建简捷的平台,为双方企业家增进了解和开展合作开启便利的窗口,同时也将为上海和圣彼得堡友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架起一座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2004年3月15日晚,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就俄罗斯总统大选以及俄罗斯局势发表评论。此前及今明两天,冯教授已经接受或即将接受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香港文汇报、解放日报等媒体采访。
2004年3月14日,应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的邀请,美国旧金山大学校长Stephen A. Privett、副校长Stanley D. Nel一行5人访问俄罗斯研究中心,宾主双方就加强相互合作,促进交流进行了广泛的交谈。
应美国有关方面的邀请,周尚文教授自2004年3月13日到28日赴美国纽约参加世界社会主义者大会。同时还将访问美国国会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等单位并与有关学者交流。
2004年2月16日晚,日本国驻沪总领事杉本信行先生在其官邸举行宴会,招待参加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日中关系征文活动并荣获优秀论文奖的15名大学生。我校法政学院的仙慧丽、李晓锋和汤倩倩三位同学也获此殊荣。总领事先生在致辞中着重指出,中日和平友好的历史重任就寄托在两国青年人的肩上。 2003年10月15日,在我校亚欧研究中心举行了中日友好奖学金颁奖仪式。该基金由亚欧研究中心副主
2004年3月1日到6日,中心邀请沈志华教授讲授“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专题研讨班。 以下内容转载于《燕园评论》 沈志华: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 沈志华学术简历: 一、受教育情况: 1963-1966年,北京四中(初中)毕业 1979-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专业(硕士)肄业 二、学术职务情况: 1982年肄业后离开学术界,
就在距离总统选举日不到3星期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24日突然解散政府。这一动作被普遍解读为普京试图通过割断与叶利钦时代联系来进一步提高支持率。不过,俄罗斯问题专家冯绍雷教授认为,作为支持率高达80%的普京总统这一雷厉风行的措施,其意不在大选,而在大选之后,他希望在自己的第二个任期内有一个理想的政策执行人。 据冯教授介绍,根据俄联邦宪法规定,总统有权组织或者解散政府。此外,总统有权在解散政府
2004年2月23日,在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的邀请下,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杨成同志来俄中心座谈,就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等问题与部分教师及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
Advanced Special Courses 录取名单
2004年1月12日,美国前助理国务卿、现美国欧亚基金会主席Charles William Maynes 受中心主任冯绍雷教 Charles William Maynes has held senior positions in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U.S. Cong授邀请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并与法政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的教师及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 附个人简历
2004年2月6日,我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中心副主任李宏图教授、法政学院院长范军教授参加上海市欧洲学会2003年年会并作主题发言,对2004年的俄欧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认为2004年的俄欧关系悲观成分居多,俄罗斯只是与欧盟在融合,而不会融入,等等这些观点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与会代表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新年伊始,霍普金斯大学学者Frank Gaenssmantel 来我中心进行为期半年的合作研究。Frank Gaenssmantel在霍普金斯大学意大利勃洛尼亚中心获硕士学位后在霍普金斯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研究、北大西洋关系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在我中心与法国巴黎高师联合培养欧洲学专业的研究生项目启动后,Frank Gaenssmantel的到来必将进一步促进中欧学者
我为何要再写一本关于义和团战争的书呢?关于这个题目的流行著作自1900年以后已出了不少。同时,针对这个特殊的历史事件似已有大量的学术著作、回忆录和日记加以广泛的叙述。尽管如此,一个多世纪已逝去,关于义和团战争的来龙去脉仍未被说清楚。在20世纪的历史研究中,很少有像义和团事件那样受到了如此众多的神秘主义者和学术界专家们的青睐。保罗柯文几年前出版过一本很有趣的著作,“历史三谜:义和团作为一个事件,一种
澳大利亚Latrobe大学教授Joseph Camilleri在华东师大俄罗斯中心的演讲内容摘要 首先Joseph Camilleri教授谈到有关全球化的七种观点,他认为这些观点对全球化的表述不完全正确。 第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新的事物,20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第二种观点认为:全球化不是新的事物,从15世纪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殖民运动带来的。人类社会一直
近期重点学科与俄中心涉外活动安排
在第四届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中,支持总统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党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由于这种“压倒性”,有媒体认为克里姆林宫将很容易获得修宪所需要的三分之二议会绝对多数票,更有甚者,称忠于克里姆林宫的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将发动一场“宪法政变”。 此次杜马选举对于普京来说既是政绩的“试金石”,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统一俄罗斯”党并不是俄罗斯杜马历史上的第一个“总统党”。俄最早的“总统党”可以
应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的邀请,澳大利亚Latrobe大学教授Joseph Camilleri来俄中心访问并作系列演讲,具体是:9 Dec. (Tuesday) Center for Russian Studies, ECNU9:30 a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 the
应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的邀请,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Allen Lynch在2003年12月16日到2004年1月1日访问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并做系列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a) a)The Influence of Domestic Factors onRussia's World Role Over the Next Ten Years;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亚欧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研究中心于2003年12月5到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全国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以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新进展、多学科视野下的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与当前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外交为主题,从理论与国际关系务实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研讨。京、沪及全国各地高校与科研机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一高水准的学术讨论会。本次学术
2003年11月14-19日, 中心主任冯绍雷、副主任周尚文参加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俄罗斯社会转型与俄罗斯思想”国际研讨会并在会议上作主题发言。近年来,作为教育部国家重点文科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承担了教育部重大项目——俄罗斯社会转型并相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03年11月15日,法政学院院长范军参加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外交学科与中国外交战略全国性研讨会。会议就中国外交学科的建设及中国外交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003年10月,中心主任冯绍雷、法政学院院长范军前往江西南昌参加第九届欧盟研究会大会。会议就新一轮中国与欧盟的教育合作进行了研讨华东师范大学亚欧研究中心是中欧高教合作项目的核心研究机构之一。
为推动我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加强该领域高层次的学者同行间的切磋交流,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华东师范大学亚欧研究中心拟于2003年12月5日-6日在上海举行“国际关系理论研讨会”,会议成果将结集出版。会议的主要议题是:(1)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海内外的新进展 (2)多学科视野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3)国际关系理论与当前国际态势
受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的邀请,澳大利亚Latrobe大学教授 John Jesfread来俄罗斯中心作题为“东亚国家关于尊严范畴的形成”的演讲。 时间:2003年11月14日下午三点地点: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大楼15楼
2003年11月8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李静杰、副所长邢广程等来俄罗斯研究中心座谈,就俄罗斯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问题与教师及研究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2003年11月11日,中国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凤林大使来俄罗斯研究中心就关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问题做了系统的阐述。李大使还与俄罗斯研究中心的教师及研究生们进行了座谈,就中俄关系研究的意义问题与发展趋势、中俄关系研究的理论视角、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
10月30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图书馆,举行了上海市图书馆俄罗斯阅览室揭牌仪式。俄研中心和俄语系的部分师生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中俄双方有关部门领导莅临揭牌仪式并发表讲话。俄罗斯文化部部长夫人施韦德卡娅和俄驻沪总领事柯安富热诚希望这一阅览室能够成为一个小型的俄罗斯问题研究中心,并进而架起中俄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桥梁。这是继今年9月上海市图书馆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开设“上海之窗”后的又一次中俄文化交流活动。设
2003年10月30日下午,芝加哥大学著名国际政治学家米尔斯海莫来俄罗斯研究中心演讲。米尔斯海莫的专著《大国政治的悲剧》中文本译出后,在中国国内国际政治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一、题目:欧洲劳动力市场(1980s-2000s):一种社会学的方法主讲:Tania Angeloff二、题目:欧洲一体化地 点:田家炳书院118教室的理想与法国 主讲:Olivier Wieviorka
2003年10月28日,在中联部以及上海市外办有关部门陪同下,俄罗斯总统首席经济顾问伊拉里奥诺夫来访问俄罗斯研究中心,并与我中心教师及研究生进行座谈。校长王建磐、中心主任冯绍雷等与客人进行了亲切交谈。
Theodor Bergmann,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政治学教授2003年10月22号晚上七点半,校本部,文科大楼15楼题目:当前世界政治的几个基本问题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定25周年,2003年10月15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杉木信行以及NEC首席代表来华东师范大学亚欧研究中心颁发奖学金。近20余名研究生获得了本次奖学金。日本驻上海总领事还作了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报告。亚欧中心副主任范军、陈洁华及秘书长金仁芳参加了本次活动。
从10月6日起,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专业课程——欧洲研究开始授课。下面是有关安排:
2003年9月26日,俄罗斯汉学家代表团一行10人来中心访问。文化部、上海市对外交流协会等有关部门陪同。中心主任冯绍雷、副主任陈建华、李宏图等参加。双方就一系列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座谈。俄罗斯专家指出,对东方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研究在俄罗斯仍然是一个研究的重点。尽管今天俄罗斯的年轻一代对东方问题的研究兴趣下降,对西方的研究兴趣上升,但是东方问题的研究还是有自己的地位。俄罗斯专家还透露,今年10月在
2003年9月9到10日,中心主任冯绍雷赴京参加中俄和平与发展友好委员会全体会议。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及外交部高级官员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2003年9月5日,受中心主任冯绍雷的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杨成绪在文莱参加完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会议后来上海做关于朝鲜问题及伊拉克问题的报告。
应中心主任冯绍雷的邀请,乌兹别克斯坦外长助理阿布杜拉耶夫将于2003年8月18日上午访问俄罗斯研究中心,就中亚形势及反恐合作问题作演讲并与师生进行学术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亚欧研究中心兹定于2003年7月2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1、中俄油气管线及其战略思考:2、伊拉克战争后的大国关系新发展
2003年7月16日,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基辛格讲座教授相兰欣来我中心进行合作研究。相教授在我中心承担了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同时还参与了其他国家级的重大项目。近期,相兰欣教授将为研究生开设两场讲座,安排如下:
1998年,印度试爆了原子弹,并声称此举是为了应对中国的威胁,中印关系曾再次跌入低谷。在那几年中,俄罗斯内部也曾一度出现“中国威胁论”,欧亚大陆上三个面积最大国家之间的猜忌和防范令人有历史倒退之感。然而5年之后的今天,中、俄、印三国领导人频频接触,中俄、中印、俄印双边关系在相互理解、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三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声音。这样一种变化是很值得注意的。 站在今天
Johns Hopkins大学教授Thomas Row来我中心讲学 “紫江”特聘教授相兰欣获得亨利·基辛格讲座学者职务 冯绍雷教授与伍贻康教授:来自《新民晚报》的对话
2003年3月21到29日,冯绍雷教授应台湾政治大学俄罗斯研究所郭武平所长的邀请赴台访问。
2003年5月22日晚,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俄语系联合在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为纪念圣 彼得堡建城300周年举行了名为“美丽的约会”联欢活动。俄罗斯驻上海总领馆总领事柯富安、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杜公卓、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等出席。
2003年4月18日,受我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的邀请,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柯安富、副总领事莫初黎等来华东师范大学做关于俄罗斯政治经济情势的报告。中心副主任周尚文教授、李宏图教授等参加了报告会。在双方的会谈中,还达成了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就普京娜赠书两周年以及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举行系列纪念活动的协商意见。
--2003年4月1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
由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发起,本中心参与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与东方社会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于4月12日—14日在南京举行。我中心三人出席,中心主任冯绍雷、副主任周尚文教授分别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
相兰欣,华东师范大学“紫江”教授,俄罗斯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日内瓦高级国际研究院,亨利 基辛格学者近期将为我中心作如下讲座:
自从梅德韦杰夫就任俄罗斯总统以来,外界对俄下个政治周期的预测和期盼就没有停止过。随着普京日前被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形式的豁然开朗既令人始料未及,又一切在情理之中。梅普“王车易位”的背后到底有哪些难为人知的驱动因素,又将对俄内政外交产生何种影响,这些问题已经引发了专家和媒体的广泛讨论。 存在着两种普京王者归来的镜像:一种认为这是众望所归,过往梅普间存
Как стало известно
In a critical reshuffle of the world's archaic political stage, Russia's PM Vladimir Putin and his Chinese counterpart Hu Jintao are looking to lay the first BRICS of a new relationship in Beijing tod
BEIJING - Russian Prime Minister Vladimir Putin on Tuesday urged major European nations to help countries severely hit by the continent's debt crisis, saying it is primarily a political problem
第16次中俄总理定期会晤11日在北京结束。会晤期间,中俄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包括关于在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的备忘录。俄罗斯总理普京昨日在访华期间表示,俄罗斯与中国正在探讨开辟新的能源运输线路。此外,两国在天然气问题上的谈判也已接近完成。 在11日下午举行的会晤期间,普京与温家宝总理共同出席了中俄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据悉,双方签署的协议包括关于两国政府在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的备忘
核心提示:本次普京访华前夕及访华期间,中俄将签署约20个项目的合作文件,总额达70亿美元。 10月11日上午,俄罗斯总理普京的专机缓缓降落——这是普京上月宣布参选总统后首次出访,也是他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参加中俄总理定期会晤。 本次普京访华前夕及访华期间,中俄将签署约20个项目的合作文件,内容涉及金融、贸易、能源、高新科技等领域,总额达70亿美元。能源合作成为这
今天,俄罗斯总理普京开始为期两日的访华,并参加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由于“梅普”前不久刚就明年普京参加大选释放出明确信号,因此普京此访被一些西方媒体称为明年再度上位前的“预热之旅”。此次“老相识”聚首,将为中俄关系发展带来哪些新的推力?访华并非特殊时间点在“梅普”表明竞选态度后,统俄党称将在11月正式推举普京参加大选。这一背景使普京的访华引起多重解读,例如俄罗斯远东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贝格尔认
日本著名学者小关哲哉曾经说过,对日本而言,最近而又最远的国家既不是中国也不是韩国,而是仅仅隔着宗谷海峡的近邻俄国。9月以来,随着俄日领土之争的升温,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先是“罕见”地围着日本领海上空转了一个圈,其军舰随后又“罕见”地穿过俄日交界的宗谷海峡,画了一条线,紧接着俄太平洋舰队在堪察加半岛组织大规模军事演习。凡此种种,无疑再度彰显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10月4日,前不久刚刚宣示准备重登总统宝座的俄罗斯总理普京公布了首个重大对外政策倡议,即呼吁建立由部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参加的国家间一体化联合体——“欧亚联盟”。普京强调,将于2012年1月1日启动的俄白哈统一经济空间“不仅对这三国,而且对前苏联地区所有国家来说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他主张以海关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为基础组建的欧亚联盟奉行强大的超国家联盟模式。这篇被视为“后苏联空间一体化宣言”的
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的体制安全与“革命”风险 本文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系列研究之八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内参《当代世界研究参阅资料》第55期采用。 本文从体制安全的核心概念出发,比较了中亚国家和中东北非“革命”国家面临形势的异同,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分析路径,即集中关注三点要素的综合作用分析体制安全与“革命”风险问题:其一是粮食安全的非传统威胁;其二是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因素——人口-社会因素
人们看俄罗斯政坛就如同看一个俄罗斯套娃,外面是鲍里斯·叶利钦(Boris Yeltsin),然后是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Putin),再打开可以看到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然后又是普京……9月24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在他自己的政党“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上宣布将参加明年的总统角逐;在同一场合,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他支持普京的决定。普京的回报则是当选后将
普京“王者归来”。这一安排结束了外界关于俄罗斯政治未来的种种猜测,特别是西方原本期待的“2012梅普对决”已被和谐,势必成为未来多年克里姆林宫难以撼动的权力布局,俄罗斯政坛“普京单极”的政治格局似乎从制度上进一步固化。按照修正后的宪法规定总统任期为六年计,假如2018年普京二度连任,他将有望超越勃列日涅夫成为继斯大林之后执政时间最长的俄罗斯(苏联)领导人,这也意味着俄罗斯在经过短短四年的“双头政
舆论越是怀疑梅普之间关系将要崩盘,越是预言梅普之间必有一争,甚至于表现出对于梅德韦杰夫的同情和支持之时,我们越是应该从相反的方面来考虑梅普‘矛盾’被故意夸大的可能性。 在梅德韦杰夫正式提名普京作为2012年总统候选人以及普京提名梅德韦杰夫担任新内阁总理的信息公布之后,一场争议多时的政治安排总算有了着落。今后少则6年多则12年的时间里,俄罗斯有可能在一个政治强人的统帅之下,朝向国家构建和复兴之
9月24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提名总理普京参选下届总统,由此揭开了多年来围绕克里姆林宫的一个谜题。然而,旧谜题虽解,新谜题又生:普京能够顺利当选吗?梅普二人转是否能够按照设想转足25年?这对俄罗斯是好是坏?记者就此采访了莫斯科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学者的郑润宇。 山东商报:以普京在俄罗斯的超高人气,当选下届总统是不是真的毫无悬念? 郑润宇:应该差不多。就民众
现在已经可以肯定,将于明年3月举行的大选中普京将会以绝对优势胜出。对于普京而言,“梅普组合”是在不改变宪政制度框架的前提下,俄罗斯政治权力呈现的一种罕见的让渡和共享局面,现在历史的这一页可以揭过去了。政治:“结合部”民主符合国情 西方发达国家从学术界到政界以及媒体几乎都将普京即将王者归来视为俄罗斯民主进程的倒退,这其实是对普京本人的治国理念及实践的一大误解。关键的理论分歧在于,是否应该将民主与强大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公开提议普京明年竞选总统,届者欣然接受并提议梅德韦杰夫出任总理。24日俄政坛这戏居性的“轮替”不仅令俄罗斯人“意外”,也在西方激起一种遭人耍弄的愤懑:原本期待的 “2012梅普对决”竟提前半年和谐收场,最不愿看到的“普京归来”却几乎成为未来多年克里姆林宫难以撼动的权力布局。《纽约时报》感慨说,梅普过去的紧张关系原来都是 “人为策划的政治剧”。这种失望随即化成西方舆论对俄民主
Фэн Шаолэй: В следующем десятилетии ожидается большее сочетание интересов Китая и России Эксклюзив В следующем десятилетии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продолжат углублять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в сферах энергетики и эко
When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 was set up, the Shanghai convention on countering terrorism, separatism and extremism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documents signed jointly by the s
新闻来源: 解放日报驻京记者 张全 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中俄发表了两个联合声明,并签署了关于电力合作、企业融资、银行合作、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合作的双边文件,分析人士认为,这不仅深入总结了中俄彼此交往之道,也为中俄关系日后再续佳话、推动两国务实合作指明了方向。两国关系有新定位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联合声明中,中俄提出要致力于发展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
核心提示:中俄双方领导人在联合记者会上说,双方决定在未来对外关系上,将彼此列为最优先的外交关系。但是,面对不同利益驱动,未来能源合作、经贸合作,如何能突破障碍,共创双赢。再把这个焦距放大,中俄双方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有共同交集,也有彼此纷争。面对美国重返亚太,中俄双方如何在同一阵线,背靠背强化战略利益。当然面临复杂国际化南海领土争议,俄罗斯的背膀究竟会靠向何方?
CCTV2011年6月15日 采访视频SCO"s efforts on maintaining regional stability06-15-2011 13:49 BJT 视频链接:http://english.cntv.cn/program/newshour/20110615/107532.shtml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s a regionally-base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established against the complex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religious civilizations, national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大体沿着一个不断克服摩擦、寻求合作的过程向前发展。俄罗斯与欧盟之间既有利益的重合点,又在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双方在寻求共同利益,克服分歧的基础上进行政治对话、开展经济合作并不断深化战略伙伴关系。俄欧关系未来的发展前景从性质上说将是合作与对抗并存,但合作的成分居多;从组织形式上看,俄罗斯与欧盟还将保持各自独立的组织形式,双方联合的势头进一步发
内容提要:伊拉克战争以来,大西洋同盟遭遇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美欧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几乎宣告“西方的终结”以及“大西洋同盟的崩溃”。与冷战时期相比,今天大西洋两岸矛盾的根源在于:一是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二是共同威胁消失,两者共同导致相互依赖关系下降。因此,大西洋同盟如果不能恢复一种保持稳定的权力分配格局,不能寻求一种共同、致命的威胁,从而继续维持相互依赖关系,那么,大西洋同盟走向衰落并
【摘 要】:在冷战后北约东扩的过程中,北约的安全文化与大国的战略选择之间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安全文化中的规范与认同影响着大国的战略互动,是大国战略选择的内在根据。而大国战略互动中的矛盾与分歧也反作用于安全文化中的规范与认同。从北约东扩来看,北约欧洲化与全球化、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矛盾及其发展将对北约的安全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关 键 词】:北约东扩 安全文化 战略选择 在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相
舆论越是怀疑梅普之间关系将要崩盘,越是预言梅普之间必有一争,甚至于表现出对于梅德韦杰夫的同情和支持之时,我们越是应该从相反的方面来考虑梅普‘矛盾’被故意夸大的可能性。 在梅德韦杰夫正式提名普京作为2012年总统候选人以及普京提名梅德韦杰夫担任新内阁总理的信息公布之后,一场争议多时的政治安排总算有了着落。今后少则6年多则12年的时间里,俄罗斯有可能在一个政治强人的统帅之下,朝向国家构建和复兴之
一直到9月24日梅德韦杰夫总统在俄罗斯统一党的年会上公开宣布,同意提名普京为2012年总统的候选人,这一场几乎延续了整整三四年的有关俄罗斯总统人选问题旷日持久的争议和猜测,才算基本上尘埃落定。 由普京担任俄罗斯统一党的总统候选人角色,并不太出乎大家的意料。 首先,这一段时间以来,普京不光以其持续领先的民意支持率表明了他在俄罗斯的人气之旺盛,而且,普京也以他历练多年的成熟经验和施政风格,在实
俄罗斯非常希望通过发展与亚洲的关系,从而进入全球性事务的进程,进一步实现其全球事务的影响力。 近一段时期以来,俄罗斯政治精英们就如何将未来内部政治经济发展和俄罗斯对亚洲的战略相互关联起来的问题,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并且已经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迹象之一,在过去的一两年中,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都急迫呼吁必须加强向亚洲经济的转向。俄罗斯外交部也提出了相应的设想。有一大批项目议定书与中国
中新社上海7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来自中、日、美、俄及中亚、欧盟的知名学者和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官员近日聚会上海,共同关注中亚地区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在11日闭幕的第十届中亚和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官员围绕“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回顾与展望”、“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亚的经济复兴和能源合作”以及“中亚安全形势: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和中东事态发展的影响
视频播放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yMTYzMzQw.html